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通过 (第1/2页)
“何日入宗?”悦远面色平静。 姜恒始终保持着问心符下的“正常”状态,“仙武新历4621年四月九日。” 闻言,悦远与高明对视了一眼。 并未让黄常翻看记录,高明便已然颔首,表示无误。 “两年前的历练,你为何会留在山中?”悦远继续询问。 “弟子起初并未发觉异样,只知落入了一处灵气聚集之地。” 姜恒回复,“待弟子成功破境,便已身处山外,遂立刻以传音符与宗内取得联系。” “将入山前后的所有事情说一遍。” 简单几句,并未发现异常,悦远干脆让对方把一应经历托出。 早在首次历练结束,和勋带人出山后,各宗便对自家弟子做了统计。 结合王儒凭借白辉所感应的生死气息。 才筛查出具体的失踪人数。 为此,各宗自然也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询。 在广元宗掌握的李玉书轨迹中。 该弟子是在与神泉派聂致、南符峰葛云等人组队北行后遭遇到人面蟾蜍。 据葛云一行述说,当时,团队中似乎出现分歧,未能及时发现蟾妖。 之后,蟾妖造下杀孽,团队死伤惨重。 回忆过程中,这几人提供的信息都不太连贯。 在上层长老探查后,得出结论。 葛云众人的神魂有被人面蟾蜍妖丹干涉的迹象。 记忆应是被人有意裁剪。 同时,出现此等状况的还有一位元婴,李战彰。 据李战彰回忆,他自与和勋等人分开后,便一路搜救被大妖所欺的历练子弟。 不知为何,便昏迷在树林中。 待他清醒后,就见到葛云五人。 姜恒作为删改记忆的主使,应对悦远的话,简单异常。 姜恒如实的将李玉书碰到他前后的经历讲述。 待到关键处。 “我当时有些埋怨葛云,他带着何乐天,险些几次拖了大伙后腿。” “我一时情急,便与葛云争吵叫骂,斥责他不顾大局。” “不料,诱来人面蟾妖。” “好多师兄弟都被蟾妖迫害!死了好多人!” “张师妹死了!” “杨师弟被蟾妖嚼成碎渣!” “...” “可就在我们以为要丧生之时,凉武阁的许俊良师兄凌空一枪把那蟾妖打翻在地!” 听到这,悦远和高明四目相对,皆是瞳孔微缩。 但很快,两人脸上又露出了一丝兴奋激动之意。 从李玉书现在的说辞来看,他定然未被人面蟾蜍干涉记忆。 而且,还讲出葛云等所不知的真实情况。 悦远不仅是正刑殿中的长老,还是广元宗在镇妖盟长老会中的代表。 长老会中很多人对许俊良的立场是抱有怀疑的。 按白圣武的话,在4638年二月二十日,也即盟会结束后,许俊良连同安怡、文华皆回到星衍山脚的衡店。 在那不久后,文华师徒三人便带着一位疑似白城的赵氏子弟,动身前往望秋城。 可结果便是,文华魂牌破碎,甘梦菲生死未知,许俊良莫名出现在群山中。 目前悦远在长老会掌握的推论有很多。 部分说,许俊良实际与凉武阁玉成无异。 二者皆是叛离宗门之人。 最为极端的言论,则是说许俊良勾结新的东家,将文华谋害闷杀。 不过,也有长老会成员说。 许俊良好歹是切实在群山中解决了妖患,成功避免各宗入山元婴大幅陨落,为人应当不至于此。 总之,众所纷纭。 更有甚者,直言承天书院有重大嫌疑。 毕竟,文华是在去望秋城路上失踪。 且在期间,昌武国的情报显示,望秋城下了一场十分诡谲的雨,弄得民众人心惶惶。 何况,历练入山前,所有弟子都被王正奇的手段加身。 这位大儒真要在暗里搞些手脚,还不是轻而易举。 悦远不得不承认,这些分析确实有道理。 但在没有实际把握之前,这类话,是不会在长老会之外传播的。 当然,也索性,长老会从始至终都没有包含三家书院的成员。 否则,光是明面上,宗盟恐会因此出现分崩离析的状况。 对于经历过群山之外战斗,并亲自踏入过群山的一众元婴来讲。 书院的实力还是相当重要的。 否则,光是那三群结阵为行的海妖,就不是他们这些广元宗外的任一宗门可以应付的。 更别提那头沐浴雷霆的幽魂冥兽。 此刻,悦远为能第一时间获知真相,连忙追问‘李玉书’,“你可看到许俊良之外还有其他人。” 姜恒神色未变,“如实”回复,“有一位持剑人。” “具体修为,弟子不得而知。” “在他们出现后,林中突然起雾,弟子只觉脚下踏空,身子不由自主地陷入一个地xue。” “再往后的事情,弟子便不清楚了。” “地xue之中灵气汇聚,弟子一时贪婪,很快就沉浸修行中,将其他师兄弟的死活抛之脑后。” 姜恒的剧本,可谓侧面展露了李玉书真实的一面。 诸如高明这等真君,寻日里自是不会过问太多门内弟子之事。 但外事堂内的紫府长老,可不闲。 比方说黄常。 他要定期观测内外门弟子动向,弄清弟子们暗中组建的小团体,以及相互之间的利益纠纷和仇视关系。 简要把有关内容整理之后,黄常等外事长老,就会将这些呈报给峰主高明。 大多内外门弟子都不知道的是。 这些东西,很大程度影响他们拜入诸峰成为某一真君长老或是真人长老亲传弟子的几率。 外门升入内门有时也与这相关。 稍微懂行的内门弟子,都不会轻易惹是生非。 还会提前和外事长老打好关系,为前程铺路。 这也体现了广元宗的特色之一。 兼具包容性与原则性。 所以,姜恒的答复极好地体现了危难关头‘李玉书’表露的人性。 而这非常符合黄常对李玉书记录在案的性格描述。 尤其是诸如“斥责葛云”、“陷入妙地后的反应”,可谓点睛之笔。 至此,悦远的问话也逐渐步入尾声。 最后,悦远检查了一遍‘李玉书’的储物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遇特殊状况,久未归山者,在外事堂与正刑殿双方长老问心见证下,确认无异后,便能恢复正常修行。 不多时,问心符光耀消散,姜恒“恢复正常”。 “师弟,事关重大,我这便回峰向元良师伯禀报此次结果。”悦远面朝高明交待一句,扬手从殿内顶梁吸走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