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章 不请自来 (第1/1页)
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正文卷第74章不请自来礼物送完,趁着时间还早,长乐便告辞往骊山去了。 爹爹说了,魏徵那个老东西不要脸,永嘉姑姑,很快就能恢复自由,她得抓紧了。 怎么着,也得在禁足结束之前去探望一次,否则,以永嘉姑姑记仇的性子,回头还一定怎么捉弄她,报复她。 陈远,则把笼子打开,一面命人觅地建造“貔貅馆”,一面与郑愔姜篱一道,带着两只小滚滚玩耍。 这时他有一个想法,把郑愔,姜篱,其一,或者两个,都带到现代社会去看看。 这样一来,老家父母就算催,也顶多是催过年带回家,而不是谈,相亲。 那些殷勤作介绍的,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拒之门外。 而事实上,这还是次要的,可有可无。 女朋友嘛,解决方法很多的,不一定非得就要从这边带,还可以花钱网上租。 实在不行,养一个,也就那么回事,无非是花点钱,容易变绿。 真正重要的是,一旦带过去,以后来回横跳,倒进倒出,也就方便了。 届时不用再遮遮掩掩,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生活的自由度,也会因此而得到巨大的提升。 至于说风险,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也没想象中那么大。 因为但凡脑子正常一点,就不至于在现代社会乱说,而在大唐,他其实是不担心泄密的。 大不了抛开这一切,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没准混得更好。 却也不能cao之过急。 当下,说说情况,打打预防针,没事,真的带人,怎么也得房子装修好以后。 此外,户口,以及安全,都要考虑。 主要是安全,因为对于古人来说,现代社会病毒太多了,如果没有免疫能力,中招的可能性很大。 是以,也只是一个想法,悄悄酝酿着,并未提及,更没有实施。 骊山,道观,永嘉还是酸了。 可恶的小贼,撩她也就罢了,又对长乐这么好,还要一起合作开酸奶铺,他想干嘛? 长乐也不小了,嫁人,估摸着也就这两年的事! 关键是,长乐跟她不一样啊!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以二哥对长乐这丫头的钟爱,夫婿,必定会选择最好的。 而这个好,包含了很多方面,其中个人才华能力,反而不那么重要。 同样的道理,长乐入道当女冠这种事,也必定不会被允许。 可而今这丫头说起陈远时眉飞色舞,满脸崇拜的模样…… 说实话,担心。 陈远或许没想太多,只把这丫头当小孩子看,可女儿家,十二三岁,情窦初开,喜欢上一个人,太正常了。 万一这丫头就动了那份心,对于陈远来说,不啻于一场灾难。 二哥也绝对不会允许,哪怕陈远再有能耐。 …… …… 新的一天,太阳照常升起。 因为事先得了长乐遣人传回来的消息,是以早早的,李二便出发了。 随行者众多,除了李君羡为首的百骑司将士,还有司农寺,都水监,将作监乃至六部之一工部人马。 都是来参观学习的,不但自备工具,还自带干粮。 到地方一看,又不由感到吃惊。 因为那巨大的水车,及配套的灌溉设施,也因为苗田里,那茁壮整齐,长势喜人的种苗。 此时,移栽工作已经开始。 培育好的棉花苗,玉米苗,番茄苗,西瓜苗,等,连土钵一起,一个一个移到框子里,或肩挑,或车拉,运到划定好的区域。 种起来也简单,地是翻过的,只要用自制的工具,打个洞出来,然后种苗连土钵一起放进去,再盖上一些土,把洞口封闭即可。 而印象中,貌似盖土封口这一步,而今乡下很多地方都省了。 毕竟,一斤粮食换不来一瓶水的时代,种地,也变得有些无所谓。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都这么麻烦。 比如辣椒,茄子,油麦菜,莴笋,等,就没有用土钵,而是直接撒的。 这些菜苗,成片的,密密麻麻,只要起出来,一把铲刀,一棵一棵,成行成垄,栽种到地里,再淋上水即可。 李二带人一路走来,很快便看见陈远在浇水忙活,遂高声笑道:“贤弟,这就开始移栽了吗?” 陈远直起腰回头,也笑了:“是啊,秦兄这是,带人给我帮忙来了?” 李二哈哈大笑,上前:“是吧,愚兄亦不知,反正朝中这些同僚,非要跟着来看看。” 语毕,一干人等,但凡有点身份的,皆上前见礼。 陈远赶忙还礼,又要命人准备接待。 李二摆手笑道:“贤弟就别忙活了,既是来观摩学习,又岂有坐下品茗享受之理?” “言之有理,吾等不请自来,已是叨扰,陈县子勿要客套才好。” “是啊,若真是要喝茶,又何须来此,不若留在长安,诸位以为然否?” “实不相瞒,吾等可是连工具干粮都自备了,就等着一展身手,陈县子可不能这点面子都不给啊!” “……” 李二在场,这些官员要说一点不紧张,一点不惊讶,那绝对是假的。 只是当下君臣之间的关系,到底不像后来一些朝代,是以场面还算轻松愉快。 陈远也不再强求,拱手笑道:“那就怠慢了。” 言罢,低声嘱咐了几句,命郑愔去安排人杀鸡宰羊,提前为今日的中午饭做准备,而后,便亲自带人参观起来。 时间也不长,约莫半个小时,人群就散开了,一行人观摩研究的观摩研究,帮忙移栽的帮忙移栽。 李二也没闲着,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摆往腰间一系,亲自上阵。 看这架势,陈远也不好意思偷懒,本打算种会菜就去钓鱼的,却也没能够,只能一起干。 所幸结果不错。 奴隶两波,一波永嘉给的,一波自己到奴隶市场买的,逾四十人。 又有身为官员,免费来服役帮忙干活的人员二十四。 再加上李二带来的一群人,总人数,将近一百。 便是这样一群人,一天忙下来,棉花,玉米,两种本季最主要,种植面积也最大的作物,都搞定了。 时间,也就此来到傍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