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章 胆大包天 (第1/2页)
董良相信刘备会给予这些人应有的惩罚的。 刘备现在势力强,不需要妥协,依照刘备那鞭打督邮的性格,这些干出来那么多恶事,让人恶心的官吏,不会有好下场的。 “人头砍了吗?” “十九个人头一个不少,全都砍了。” “立刻带人去,在焦矫下榻的地方,找到离他最近的告示牌,如果没有就自己打一个,旗杆竖起来人头都挂上,告示牌上将罪状贴好。” “是!” 董良又出了门,看看那外面的地上躺着已经不成人形的硬汉。 浑身血rou糜烂,确实是惨不忍睹。 不过这医生确实是跟了华佗,得了些真传,这样都没让他死。 这可让董良太满意了。 “将此人扒光,伤痕全给我露出来,钉在挂人头的旗杆上。” “是!” 十几个穿着藤甲的士兵,奔跑着来到了焦矫下榻的驿站外。 两个人抬着一个藤筐,里面十几个黑乎乎毛乎乎的球,走一路滴滴啦啦的滴了一路血。 两个人抬着一副担架,上面放的就是那个浑身烂rou已经不成人形,气若游丝的硬汉,用担架抬着他,也是怕他当场死亡。 一个人扛着一卷麻绳,两个人扛着工具箱,还有几个人扛着大木头。 这样的组合可是彻底的吸引了街道边老百姓们的注意。 已经快是黄昏时分本来都已经该回家去吃饭休息,可突然有着新起的热闹可看,一群人就跟着这些士兵一起跑。 对着那滴血的框指指点点,一个个好奇的交头接耳。 很快的,驿站外面就已经被聚集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驿站的外面就有一个告示牌,但是不够大。 所以士兵们先要将旗杆立起,再扩充一下告示牌。 拿着锤子、木头就敲敲打打,一边几个人挖坑埋杆。 十几个人一起动手,速度并不慢,很快的就将工作完成。 在百姓们的惊呼与震惊的眼神中,从那筐中一个个带血的毛球取出来,人头绑在了绳子上,串成了一串。 顺着旗杆就提溜了上去,绑在了旗杆的高处。 十九个人头串成一串儿,仿佛是一长串灯笼一样随风摇摆。 这样的场景太刺激。 百姓们都于心不忍的捂着眼仔细看,都是善良的人啊,见不得这样残忍的场景。 只能透过指缝瞪大眼睛,仔细的可怜可怜这些人头。 一个士兵往告示牌上抹浆糊,一个士兵贴罪状。 还有两人将那硬汉担架上掀下来,绑在了旗杆上。 那人哪还有个人的样子?手指、脚趾全都被敲掉,满口牙也被敲掉。 浑身上下不知道挨了多少道刀口,血淋淋的一片,遍体鳞伤,但就是不致命,半边脸和嘴唇都是糜烂,被丁奉用铁尺和钳子打成了rou泥。 “哎哟,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啊?这是什么人呐?”….“是啊,怎么被打成这么惨呢?” “是哪一位官老爷下手这么狠呢?” “这人头都挂出来了一长串儿,告示上也开始贴公文,是哪里来的强盗吧?” “有没有识字的给咱念念呀?” “大家让一让我们认字,让我们来看一看!” 几个看热闹没有百姓们来得快的儒生,开始往里挤。 一边吆喝着,一边往里去,要凭着硬挤,他们可挤不过这些百姓主要是没有太多的看热闹的经验。 听见有识字的来了,百姓们自愿的给让开道路。 对于有知识人的尊敬,这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 何况现在正是要他们用武的时候。 三两个儒生一起到了里圈,士兵们已经张贴好了告示,转身离开了。 一句话也没多说。 儒生搭眼一看。 “哎呦!” 惊呼一声! “怎么样啊?” 识字的人叹了口气咬牙切齿的说道:“真是死不足惜呀,就该千刀万剐。” 这儒生一转头,走到了人群前面的空地,站在那人头和告示栏的旁边。 “乡亲们看一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这是他们的罪状。每个人都死不足惜,所有人的身上最少都背了两条人命。” “有因为抢劫鸡鸭而杀人全家的,有因为道路相逢,看人不顺眼便将人砍死的。有因为兽欲发作,jianianyin妇孺,而残害生灵者。” “实在是禽兽啊禽兽!” 儒生在一旁越骂越窝火,世上有些人对百姓的欺压是司空见惯的。 即便这是所有人都默认的潜规则,但是,潜规则毕竟是潜规则,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 他可以在当地作威作福,当街欺压百姓。 但当将他的罪行换个地方张贴示众以告天下,就会瞬间造成巨大的反响。 也正是因为所有的百姓都经历过这种被人欺压的痛苦,所有人都心里有共情,都憋着一股气。 自己头上大山扳不倒,不敢说,但是看见其他地方发生的不公的时候,他们便可以畅所欲言的主持公道。 识字的儒生不停的念叨着这些人的罪行。 一桩桩血案,就这样血淋淋的被揭开丑陋的疤痕,展露在百姓们的面前。 这儒生与百姓们骂着骂着还不过瘾,便要动手。 一群人一拥而上,来到了那旗杆的下面。 张牙舞爪,一顿乱哄哄。 “闪开!闪开!” “统统给老子让开!” 噌——!噌——! 后面突然有人开始叫嚷,从外往里冲。 刀剑冷冽的出鞘声音响起,他们叫嚣着。 “统统都给我闪开,谁挡在前面,别怪我手中的长刀不认人!” “去你妈的!” 到底有人心中怒火上头挥刀就砍,一个百姓瞬间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有人行凶,有人行凶!” “你们是什么人?你们要干什么?”….“光天化日啊……” 乱哄哄发泄着心中怒气的百姓们又被一群强悍的家伙冲散,愈发变得乱哄哄。 嘈杂的吵骂声过后,很快的,百姓们到底是被分开了。 场面上泾渭分明。 一群持刀带剑的浪荡子,护卫在旗杆旁边。 惊恐的百姓们则躲到告示牌的一侧。 仍然是几个儒生拔出了刀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