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1章 胳膊朝外拐 (第1/1页)
热门推荐: 张飞举起碗,从李奇、黄忠、马超、马岱、庞统、孟获等挨着敬酒,然后还要向全体益州兵敬酒。 李奇劝道:“翼德海量,吾等佩服,可你这么喝下去,对伤势恐怕不好吧。” 张飞道:“难得有这么个喝酒的机会,正泓就不要劝我了!” 说着,张飞蹒跚着走向城楼,朝着城下的两军将士“打了个批发”。 次日,刘备率本部人马往湖阳撤离。 李奇率庞统、黄忠等相送出城十里,双方作揖而别。 回到新野,庞统建议道:“新野小城,要防备曹cao大举来犯,尚有诸多掣肘。以统之见,不如将新野、吴房百姓分迁至襄阳、江陵及荆南四郡,然后新野可以军屯田地,改造城防,作为抵御曹军的城塞来用。” 李奇从其计。 新野作为一个县城是小了一点儿。 可是作为一个城塞,那是相当庞大了。 城塞之内,还可以自行屯田种粮,修建箭楼,对城墙进行加高、加厚修缮。 于是,悲催的新野百姓第三次被迁徙。 可是谁也没办法呀! 现在的新野与曹cao占领的宛城顾盼相望,动不动就听曹军在城外叫嚣着要屠城,老百姓自己也不想留在这里啊。 至少跟着李奇走,李奇还答应给他们按排生计。 李奇率大军还襄阳,又派赵云、邓芝、冯习等在新野驻军三万,主要负责屯田、练兵,加固城防,修建箭楼、地道、哨所、城栅等等。 黄忠、法正继续守襄阳; 李奇、马超、甘宁等以江陵为新的治所。 说到新的治所,现在也已修缮完毕,就等李奇拎包入住了。 益州的家室和主要文臣皆迁往江陵,只留了诸葛亮、李福等驻守益州老家。 任东终究是留不住吴国太了,只好亲自送吴国太至江陵——嘴上说的是送女儿任絮。 李奇在江陵署衙接待益州老乡,又对吴国太说道:“江陵已离江东不远矣,吾当修书请吴侯过来一聚。到时候母亲可随吴侯回江东。” 吴国太道:“仲谋事务繁琐,恐怕顾不上老身。” 李奇道:“母亲这是什么话,吴侯以孝治江山,正是他做表率的时候呢!” 任东暗底里对李奇竖起了大拇指。 这样,又可以留着国太多玩玩儿了。 江东孙权接到李奇信函,称国太已至江陵,特邀大舅哥去江陵玩玩儿,顺便将国太接回去。 张昭谏道:“主公不可啊,李奇邀主公至江陵,若心身歹意,江东六郡不再姓吴矣。” 孙权想了想,好像也是哈。 虽然孙尚香是李奇的夫人,但是孙尚香哪里有江东六郡香啊! 想到这里,孙权不敢去江陵,便派了鲁肃代表自己,一来向李奇表达谢意,辛苦他照顾自己的母亲这么久——虽然李奇也没有亲自做什么,但话还是要这么说;二来向李奇请教一下关于通货膨胀的事情。为什么益州发行大额钱币后,经济突飞猛进,而江东发行大额钱币后,饿死的百姓更多了呢? 鲁肃带着使命,乘船抵达江陵。 李奇向来重视鲁肃,亲往江边迎接。 各种寒暄之后,李奇又问:“周嘟嘟身体可好?” 鲁肃道:“承蒙李益州关心,周嘟嘟身体安康。” 李奇心说,这是缺少诸葛亮的毒打呀! 筵席上,鲁肃问及益州的经济发展,李奇道:“甚好,甚好!” 鲁肃道:“可是江东这边采用同样的货币政策,为什么钱币贬值严重,以至于百姓越来越穷了呢?” 李奇笑道:“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原本是想跟吴侯说道说道的,可是他没空来。” 鲁肃道:“你跟我说也是一样的啊,我回去传达给吴侯嘛。” 李奇道:“子敬这话可就有失水准了。” 鲁肃奇了个怪,怎么就有失水准了呢? 李奇笑着招呼鲁肃喝酒吃rou,不再谈及关于货币的问题。 鲁肃一直琢磨着,莫非想要振兴江东的经济,需要官僚世家输血?否则他弄不懂为什么李奇不当着他的面来说。 其实为了江东的长足发展,鲁肃是愿意割舍一些利益的。 毕竟鲁肃向来仗义疏财,周瑜在任居巢长时,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交为莫逆之交。 这里有个先后顺序:是先赠粮,才成为朋友;而并非因为周瑜是他的朋友,才赠送粮食。 所以鲁肃此人眼光长远,轻财重义,非一般的文人能比的。 可是鲁肃认为李奇不懂自己,所以才把自己这么崇高的人想象成了那些凡夫俗子。 豁达的鲁肃没有跟李奇一般计较,而是接了吴国太回江东,再向孙权禀明此事。 孙权听鲁肃这么一说,也怀疑益州经济的发展,是世家豪强出血了。 不过还不确定,孙权便以拜见吴国太为名,侧面打探益州的风土人情。 一阵嘘寒问暖之后,孙权问吴国太道:“李奇在益州与世家豪强们相处如何?” 吴国太连连称赞道:“好,好得不得了。李奇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尤其是李、王、贾、任几家,对李奇的事业很是支持,出钱又出力。” 孙权就纳了个闷儿,心说这些人是心甘情愿的么? 莫不是迫于李奇的军事压力吧? 孙权又问:“他们出钱出力,就没有怨言么?母亲有没有听说过,谁家在私底下抱怨过的?” 吴国太变色道:“汝拿吾当jianian细么?” 孙权连忙跪拜道:“孩儿不敢!” 吴国太道:“吾回江东时,李奇特别忧心你这个大舅哥在江东的经济发展。本欲与汝一聚,谈及具体事情,奈何汝推托不肯。莫非你还担心正泓会害你不成?” 孙权虽然矢口否认,但架不住吴国太会察言观色,斥责道:“正泓与刘豫州非亲非故,尚且能够相扶互持,共同抗曹。正泓乃汝妹夫,汝竟然颇多猜疑,如何能够成就大事啊!” 孙权羞愧道:“母亲教训得是。待吾腾出时间,定往江陵拜访正泓。” 吴国太这才缓和了语气,道:“可多捎些江东特产带与汝妹与妹夫。” 孙权连连点头告退。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