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铁山练兵(三) (第1/1页)
金砖碧瓦建成的弘德殿中,一个老态龙钟的身影正捧着份奏章,满脸尽是倦意。 “陛下,兵部的赵兴邦正在殿外侯着。” 臂担佛尘的红袍太监走入房中。 放下手中的奏章,朱翊钧不自觉的打了个哈欠。 虽说不上朝,但并不意味是不理政事。 辽事败坏,再加酒色不节,尽管有大内无数的珍惜药材滋补,万历皇帝的精气神还是变得越来越差。 “让他进来。” 万历皇帝自尊心极强,不愿让人看到自己这幅病态,因此特地在书房布置了一道布帘。 赵兴邦只好隔着帘子弯腰下拜。 “臣,兵科都给事中赵兴邦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卿平身。” 帘后的万历又拿起一份奏章。 “谢陛下。” 赵兴邦直起腰,准备进入正题。 “熊廷弼何时出发?到哪里了?” “算算日子,熊经略应该快要抵达山海关。” 赵兴邦思索片刻,给出了个模糊的答案。 “十二日前,建奴前锋兵犯铁岭,被辽东总兵李如柏击退。如今开原已陷,铁岭独为沈阳屏障,万不可失,兵部有何提议?” 沙哑的声音从帘帐中传出,其中还夹杂着几声咳嗽,显示出这位庞大帝国的掌控者已经是风烛残年。 赵兴邦自然也发现了这点,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在脑海中诞生。 说是万岁,老朱家能活到七十岁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太祖一人。而帐里这位怕是没两年的活头了。 不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国本已定,就算万历驾崩,新君马上继位,他赵兴邦仍旧当官吃皇粮。 当然这话也就心里想想。 “议定调山海关总兵刘綎领兵进驻沈阳,调遣宁远、锦州、广宁等地一部三千官军增援铁岭。” 赵兴邦十分恭敬地将兵部的计划统统告知万历。 光是从兵部的增援铁岭的计划就可以看出,时至今日,明军仍然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万历虽然年纪大了,却还没到痴傻的地步。尽管不愿意承认,但自己有生之年可能是看不到剿灭建虏的日子了。 不过太子虽然不讨自己喜欢,但在朝中颇有贤名,依靠大明庞大的人力、物力耗死几万蛮夷应当不成问题。 几万生在蛮荒之地的野人同天朝千万百姓、百万雄兵相争实乃自取灭亡。 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朝鲜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绫阳君李倧已经继位,如今正在镇江游击的协助下编练新军,练成之后即可协助朝廷大军一同进剿建奴。” 为了避免惹得万历不快,赵兴邦专门挑好事说。 “镇江游击……” 万历嘀咕一声,忽然像是想起什么。 这镇江游击不就是当年献上祥瑞的那员“福将”么。 在书桌上乱翻一通后,万历抽出一封书信。 信件原是呈给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后者看了觉得有意思,又将信转交给万历。 不曾想万历看完却是连连摇头,原本以为这位先献白鹿,又连着打了两次胜仗的福将能给自己一个惊喜,没想到竟是如此。 “迂腐,当真迂腐!” 什么?有古之遗风? 赵兴邦十分诧异。 陛下这是在夸奖谁? 好在万历的下一句话替他解了惑。 “赵卿,镇江游击赵安算是你的本家,你以为你这个本家如何?” “臣自朝鲜回京时,曾在安奠居住两日,赵将军不知待客有礼,亦好读书,书架上有《论语》半部、《礼记》十二卷、《兵法》六篇,臣凡见他,唯有练兵与读书二事。” 皇帝都“表扬”了他,赵兴邦又怎么会唱反调。 至于什么“唯练兵与读书尔”完全是胡诌。 赵安平时在书房内很少看书,大部分时间花在作画上,实际上就是用黑墨在纸上进行以抽象为名的胡乱涂鸦。 “不过赵将军却有个怪癖。” 纯说好话,没人会信,赵兴邦深谙其道。 “说!” “赵将军的书架上除了书,还有石头!” 赵兴邦脸上浮现出古怪的笑容。 “哦?” 万历有了些兴趣。 “他与臣同座时,曾经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块河卵石,细细地向臣介绍石上花纹之妙,臣接过把玩时,赵将军却紧紧盯着臣之双手,恐臣毁坏其珍藏。臣视此石,如同……” “如同什么?” 万历向前探了探身。 “如同河边随处可见的卵石一般,并无半分异处。” 万历嘴角上扬,消失已久的笑容重现。 “赵卿,替朕去宫后苑寻些卵石,连同他要的兵部文书一起给他送去,朕不会让他背负不孝的骂名,只要他速速替朝鲜练好兵马,辅助大明天军征伐建州。” “臣遵旨。” ”赵卿请回吧。” 处理了半天政务,万历深感疲惫。 在心腹太监搀扶下,回到寝宫歇息。 赵兴邦则在另一名宦官的带领下去了宫后宛。 随手挑拣几块雨花石,回去用精致的礼盒一装,怎么也算得上一份厚礼。 —————————————— 铁山大营。 穿着纸甲站成一排排的朝鲜鸟铳手正凝视着正前方的靶子。 “准备。” 一名穿着布面甲的明军家丁高举令旗,另有数名朝鲜什长站在旁边。 鸟铳手们铳口朝天,迅速的开始装填火药。 “放。” 伴随着家丁的吼声,令旗落下。 一缕缕青烟升起。 刺鼻的硝烟味弥漫开来。 数名军官上前,将仍然未完成击发的士卒拉出队列。 又是一队士兵小跑着上前,检查靶数。 很快,又是一帮脱靶的士卒被拉出。 余者或是庆幸或是同情地看着他们受罚。 “知事大人体恤士卒的好官。” 金富恩身旁的络腮胡子仍然在吹捧赵安,原因是赵安将原本的鞭刑改为跑圈。 虽然受罚的士兵跑完以后往往瘫倒在地,但在普通士卒眼中,受了一顿鞭子必然会皮开rou绽,而跑圈却不会见血。 二者相比,更是突出了赵大人的仁义。 “胡子说的是。” 众人表示赞同。 而仁义的赵大人正在帐中摆弄着从军仓中偶然发现的两件东西——飞击震天雷、别大碗口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