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斯人独憔悴 (第2/2页)
喜悦感慨之余,不免唏嘘更甚。 “校尉陈十一何在?陛下有旨。” 少年一愣,给我的?戚无崖轻轻推了少年一把,示意其跪下,自己则后退几步,与崇礼司众人一同跪在少年身后。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旌奖贤能乃朝廷之著典,显扬忠谨亦人臣之要义。 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必资威武以安黔黎,未尝专循文而不演武。 今有崇礼司校尉陈十一,尽忠职守,骁勇无畏,特赐爵云骑尉,晋百户,以彰其能。 受斯任者,必忠以立身,仁以抚众,智以察徵,防jianian御侮,能此,则荣及前人,福延后嗣,而身家永昌矣。敬之勿怠。 钦此。” 众人一脸艳羡的看着少年,这是连升三级啊。 陈十一莫名其妙,圣旨里的话不难懂,他大概听了个明白,只是,自己这就升官了?别不到一炷香,回头又给罢了,还是先不忙,继续听听再说。 于是,跪在那一言不发,一动不动。 传旨太监疑惑的看了看陈十一,心想,难道是杂家没念明白,于是又叫了一声:“钦此!” 跪在少年身后的戚无崖,伸手戳了戳少年,低声提醒道:“该谢恩了。” 陈十一这才回过神来,领旨谢恩。又在同僚的示意下,取了五十两银票,径直递给传旨太监说要请他喝茶,把少年心疼的直抽抽,还好带着面具,脸上看不出来。 传旨太监脸都绿了,心说无冤无仇的,你这是要害杂家啊,没见着魏王和御前侍卫站在后面么,武夫到底粗鄙,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戚无崖也没料到陈十一塞钱塞得这么光明正大,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最后还是魏王看不下去了,摇摇头,“刷”的一声收起折扇,上前一步,敲了敲传旨太监的肩膀,说道:“给你,你就拿着,回去复旨吧。” 这才草草收了场。 魏王令随行从人给越宁安上了柱香,跟着落座里间,看着陈十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到了京城也不说知会一声,本王的门槛就那么高?若不是薛财凑巧碰见你,你是不是就不打算来见本王了。” “这不是怕殿下事务繁忙,不好意思登门打扰么。” 魏王咂摸来咂摸去,还是没忍住,疑惑的问道:“你这话,没第二层意思吧?” 少年一本正经的回道:“没,就字面的意思。” 倒是站在一旁的薛招忍不住“嗤”的一声,笑出声来。魏王面上挂不住了,折扇一指门口:“出去,就不该让你进来。” 陈十一拿过圣旨,但见蚕织绫锦为身,祥云瑞鹤为纹,黑牛角的轴柄,两端印有银色腾龙图案及“奉天诰命”四个篆字,望着魏王,疑惑的问道: “殿下,这是怎么回事?” “哦,你年前走驿站送到府里的‘年货’,我收到了,这礼有点重啊,琢磨来琢磨去,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礼。” “回什么礼啊,都是些山货罢了。殿下,您还没说这圣旨的事呢。” “别急,先听我说完。”魏王摆手,继续说道:“你那可不是‘山货’这么简单。仅千年山参这一项,太子就给了我两座园子,还直说亏欠了。其中那件白虎皮,更是价值连城之物,怕是精怪所留吧,寻常人等使用,怎么样都算得上是个逾制的罪名;于是,借此机会,我以你的名义,献给了当今圣上,给你谋了个散官武职,回头再补你座园子。要不然,这人情越欠越大,那可怎么得了,本王的面子要往哪搁……” “那……这算不算卖官鬻爵呀?” “呦,看不出来,你还知道这词。这捐纳呢,同朝廷的科举、荫封、保举,都是正经的仕官制度,历朝历代通过捐纳得官、名垂青史的名臣良将多的去了,因此并不像民间所传的那么不堪,再不济也是利大于弊,等你哪天步入中枢,你自然就明白了。” “可不敢想……” “看你意思,好像不怎么承情啊。” “哪有,只是刚得了陛下赏赐,这又赐了官,有些不真实……殿下,这云骑尉几品啊?” 魏王一卷袖子,手都快杵到陈十一脸上去了,只见他五指张开,说话掷地有声:“正五品!” 看到陈十一瞠目结舌的样子,魏王终于自得起来:“你就且乐着吧……” 刚笑了两声,发现似乎不合时宜,仔细端详了一下始终压抑着一丝哀容的少年,又看了看四下堆满的明器,魏王收敛起笑容,正色说道:“你自己保重,等把手头的事忙定了,本王再介绍些朋友给你认识,几个人都催我好几天了。” …… 次日,城外东郊。 竹林深处,有残碑小筑,陈十一坐在其中,把着酒杯,遥望不远处一大一小两座新坟,对酌南山。 晚风送,纸钱起,香烟缭绕,不知谁家又添新痛。 脚步声轻响,戚无崖转过小径,走到少年身边,拿起酒壶,倒了两杯酒,一杯洒在新坟前,一杯自己浅啜。 相顾无言,只有风梳竹叶穿林声。 直至月初上,萤火曼舞,戚无崖这才轻声问道:“决定了?” “是!” “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三个月之后。” “边关是军方的势力范围,衙门里一般不怎么和边军打交道,要小心……” “无妨。” “为何这么急?” 陈十一借着月色,看着坟前墓碑上的字——故大明崇礼司衙门管领校尉越宁安大人之墓、故越门宗氏夫人之墓,仰头喝干了杯中剩酒,一抛酒杯,朗声说道: “季先生说,子曾经曰过,‘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我娘说,‘白铁何辜,迟来的报应,就不是正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