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_1313心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13心累 (第2/2页)

教育人既要致力于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怎么到了现在,感觉这话好像有毛病。

    读书人就该读书,不要说那些有的没的,要关心天下事,还是等入仕以后再说。

    魏广德告辞离开首辅值房,径直回到自己那边,脑海里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虽然他知道,如果张居正一心要做,也肯定能强行推动此事。

    内阁里,二张已经可以左右内阁的阁议,即便他反对也没多大用。

    只不过,他一旦反对,朝野支持的声音就不会小,就会拿他当这个反对的领头人。

    但是,内廷有冯保相助,想来强行闯关还是能够做到的。

    魏广德这边还没有安下心思,毕竟今天的奏疏都还一份没看过。

    这就是绩效啊,今天不把转过来的奏疏处理完,那明天还是自己的,活儿累积起来可就不是小事儿了。

    虽然说实话,大明朝这些奏疏,许多放半年后处理,依旧不会影响朝政运转,因为近半的奏疏都是没营养的汇报工作,恭喜这贺喜那的,根本就没有实务。

    但奏疏处理快,也显示朝堂、内阁的效率,所以也不能因为奏疏言之无物就不予理会。

    看,还是要看的,票拟也不能少。

    只是魏广德的脚步还没有挪到书案后,自己座位前,门外芦布又拿着一份奏疏进来。

    这样送进来的东西,其实才是六部着急要处理的实务,不能耽搁的。

    “什么东西,哪儿的?”

    魏广德随口问了句。

    “老爷,是兵部的文书。”

    芦布躬身,双手把文书奉上。

    魏广德伸手接过,快步回到座位上坐下,仔细阅读起来。

    不算什么大事儿,但也不小,是说西南已经将缅王和一众缅甸部族首领押解进京的报告。

    虽然缅甸还有少量残余,但已经不影响大局。

    缅甸主要的地区,如缅南已经被大明牢牢掌握在手里,只剩下缅西和缅北尚有残部为了争夺主动权在内部厮杀。

    大明不想费力征讨,打算等他们内斗完成以后,李成梁才派兵进剿,如此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乘机也可以继续编练缅军,让他们成为剿灭缅甸东吁王朝残部的主力。

    之前这个策略报到京城,魏广德是支持的。

    让缅人治缅也是他给出的策略,缅甸各部相互仇恨,更有利于大明的长治久安。

    不过这件事儿,考虑的就不是这个早就有决定的事务,而是朝廷要怎么处理缅王这批反贼。

    是的,魏广德早就把大明征讨缅甸作为和国内讨伐叛乱一样的性质,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可能引发的争议。

    大明先要定死缅甸遭到二百年前就已经纳入大明版图,只是大明给了他们很高的自治权。

    只是,缅王自己作死,大明给力他们好处,但却贪心不足蛇吞象,居然还想反噬大明。

    自然,这就不算大明不教而诛,而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人人得而诛之。

    只不过,到了魏广德这个位置,考虑的就要多些。

    到底要怎么处置缅王一家人,还有那些部族首领,留还是不留?

    放他们回缅甸,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可不是诸葛亮,还玩什么七擒七纵的把戏,搞不好玩脱了,麻烦就大了。

    最简单的法子,其实就是把人都杀了,一了百了。

    不过魏广德就得考虑这么做的后果,会不会不利于以后大明对缅甸的统治。

    至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魏广德倒是不担心。

    或许,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家会有兔死狐悲之感,但魏广德觉得示之以威要比示之以仁要好。

    不杀的话,那就是流放,可流放去哪儿?

    辽东?亦或者小琉球?

    想到前年时,大明刚搞了献俘大典,杀了王杲,是否再来一次?

    思考半天,魏广德也没有做出决定。

    杀王杲,是为了震慑辽东女真,既是要打压女真族中反叛之心,也是要绝了他们联络蒙古之意。

    其实,杀王杲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和蒙古的联络,让大明不能容忍。

    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置,魏广德干脆就把文书留下,打算晚些时候在内阁议会上说说,听取下张居正和张四维的看法。

    咱们还是要民主的,不能做一言堂。

    以往兵部的决策,大多都是魏广德在做决定。

    魏广德压下奏本不说,张居正在魏广德离开后,也是心绪难平。

    其实手里这份奏疏,他也清楚,魏广德怕不是那么容易接受。

    而且,就算是张四维等人,他都不曾拿出来给他们看。

    在张居正眼里,如果直接给他们看后,即便他们都选择支持,怕也会心生不满。

    魏广德这一试,就更让他相信,朝堂官员里对此有意义的人怕是不少。

    但是,张居正是打定主意要强推此事,所以还是打算先把魏广德说服。

    只要魏广德支持或者说默认,那么其他人就闹不出什么风浪来。

    实际上,整饬学政,张居正看得更远。

    现在明朝科举这一刻弊端丛生,他想要的不仅是禁止士林议政,更有整顿学风,煞住找路子、拜门子的科举歪风的想法。

    大明到现在,从上到下贪腐之风盛行,而带来的弊端之一就是阶级固化,特别是科举中的弄虚作假。

    张居正之前和魏广德谈话时有句话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知道魏广德的长子已经启程回江西,准备参加江西的科举。

    而魏广德对此也提前半年做了布置,就是调整了江西的学政。

    魏广德不说,但张居正心里明白,可以说那就是要保自己儿子拿下一个秀才功名。

    至于乡试,还早,说不定到时候魏广德还会有其他动作。

    这些,还都是他不能拒绝的。

    如果当时张居正说自己想要整顿学风,魏广德不免多想,说不定就坚决拒绝这个政策了。

    “唉”

    张居正长叹一口气,感觉很是心累,自己想要做点事儿怎么就这么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