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_249.背叛,还是信任(感谢东城皇图的盟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9.背叛,还是信任(感谢东城皇图的盟主!) (第2/4页)

了些。

    接着,许鑫开始纠结了起来。

    刘毅君这眼神……太特么绝了。

    大眼睛的男演员能把眼神戏运用到这份上……

    太难得了。

    金仕杰就更别提了。

    虽然岁数不符合,可……看到他的戏,尤其是在开始之前,他那种仿佛在与你凝视的,对着镜头的凝固表情……

    不需要说话,那种恐惧感就一步一步往上推。

    姜,是真的老的辣。

    王劲淞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

    四平八稳,不见狠辣,不见阴柔,不见笑面,偏偏,每一句台词,你都能感觉到那股算计的味道。

    在搭配他那种随意的坐姿……好悬没让许鑫喊出来总座高见。

    最后,是王治文。

    王治文的履历无需多说。

    或许是先入为主的概念,许鑫看到他,脑子里就想起了当年看的嫪毒。

    那种复杂的演技层次感,给他留下了太深太深的印象了。

    这几个人……

    他好纠结。

    想了想,他把刘毅君和王砚辉一起先淘汰了。

    虽然留给了他很深刻的印象,但问题就在于……王田香这个角色,应该是有“隐”的一面。

    情绪可以外放,但不适合全部外放。

    刘毅君的戏……实话,对于眼神的运用,许鑫真心觉得是和梁潮伟一个等级的。

    可是用在这部戏里,他的表现不够“隐”。

    通过眼神能把所有情绪全表达出来。

    但那不是王田香。

    王田香不会把全部情绪都表达的那么清楚的……

    所以……

    在pass掉刘毅君的时候,他忽然感觉自己的心开始流血了。

    然后……

    思虑再三,他把王劲淞也摘了出去。

    这气度太过于稳,会削弱武田这个人物的层次感。

    武田和王田香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剩下了王治文和金仕杰。

    这俩人……让许鑫抽了三根烟。

    最后决定pass掉金仕杰。

    戏,都够。

    简直太够了。

    甚至,金仕杰那种静默观察就会让人心生恐怖的感觉……与这部片子相得益彰。

    但问题是……老爷子的岁数,是他最难受的地方。

    许鑫实在是脑子里想不出来,当金仕杰演的“王田香”对着武田卑躬屈膝出谋划策的模样……

    要是最后有反转,比如王田香才是幕后大boss,那绝对没问题。

    可是……不行。

    许鑫心里的血已经逆流成河了,最后忍痛,pass掉了这位演技精悍的前辈。

    然后……

    当看到这位王治文老师那台词与演技都拿捏的恰到好处,不多一分,不少半点的模样时……

    他心里的嫪毒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此时此刻的王田香……

    “就……他吧!”

    再次反反复复的看了两三遍这试镜片段,许鑫终于做好了决定。

    然后就是无尽的遗憾。

    可惜了啊……

    这几位都是他很中意的演员。

    真的是每一位的pass,都让他rou疼。

    而听到这话,齐雷看到画面里微笑的王治文后,点点头:

    “好,那我去联系?”

    “嗯……然后记得说一下,不选不是因为戏不好,而是因为角色需要。”

    “没问题。”

    “嗯……呼……”

    许鑫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忽然有了一种踏实感。

    而听齐雷的保证,说明这戏的任何选角都不会有难度……那接下来,食材已经备齐,这菜怎么炒……

    就看自己了吧?

    ……

    王治文答应的很快,5号中午,齐雷就给许鑫带来了好消息。

    《风声》所有演员齐备。

    接下来就是洽谈片酬的时间了。

    整部戏的预算,因为布景和梁冰凝这边省了很大一部分费用,在加上本身西影厂这个动作足够大,许鑫这个奥运会大内总管的号召力,以及片子的热度都可以,所以没有什么人是狮子大开口……

    当然了,这些都是次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也都知道“六大厂”有多抠门。

    和他们拍戏,可不是什么哪个金主脑子一热,钱往桌子上一砸,大家你好我好一起分。

    他们的钱真拿不了多少。

    其实这也是六大厂没落的相当一部分主因。

    同样一部剧,你们给一百万片酬,人家给一千万。

    你说选谁的?

    但这戏卡的时间点很好,明确了开拍时间应该就是十二月下旬,或者一月初开始。

    这个节骨眼一些演员其实已经忙完了一整年的工作,进入到修整状态了。该拍的戏、广告、商务合作之类的都差不多结束,这时候的工作并不繁重。

    第二就是这戏拍起来不费力,不需要什么特效飞檐走壁,也没什么轰轰烈烈的爆炸场景。

    百分之90的戏,都集中在摄影棚里的几个场景之中。

    没有频繁转场,舟车劳顿,省时省力。

    第三就是条件……虽然也有外景,但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影厂内部的摄影棚里。

    里面暖气空调什么的一点不差不说,各种后勤待遇也都是按照接待规格那么来。

    说白了,不用苦熬。

    所以,哪怕片酬低一点,但这戏无论是从明年这个大年的时机需要,还是说剧组本身的热度,演员们能收获的东西远比单方面的片酬来的要强得多。

    一份并不繁重的工作,换来一些虽然现在看不到,但却可以在时间之中无形得到转化的长远利益。

    该怎么做取舍,大家都懂。

    不懂的也混不到今天这种位置。

    所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