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06.成长以后 (第4/4页)
“小刘,咱们走。” “好的,林哥……孙哥,我们去了啊。” 和孙有才打完招呼,俩人直接朝着外面的方向走去。 而走的路上,刘畅一路跟着林栋,一边说道: “林哥,咱们先看什么啊?” “你想看啥?” 林栋一边看着南后街这边的福州老城风景,随口问道。 “《疾速追杀》!我想看看许导拍的大片!” “……” 林栋脚步一顿。 其实这种时候,应该最先去看的是主竞赛单元,或者丝路单元的电影才是正途。 但…… 看着刘畅那满眼期待的模样,林栋没来由的一阵恍惚。 下意识的扭头。 没看到孙有才的影子。 “……哈。” 忽然,他轻笑了一声。 在刘畅那有些不解的目光中,他说道: “其实,这种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去看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不过……走吧。” 他继续向前走去: “去看《疾速追杀》。” “呃……” 刘畅不解其意。 林栋也不解释。 自己不是孙哥,刘畅也不是自己。 回忆着当年第一次跟着孙哥参加电影节时的种种…… 有了爱人,结了婚,生了子,早已不复当年愣头青模样的林栋一时间心绪有些复杂。 可这些话,他不会对刘畅说。 也没必要说。 或许以后等刘畅自己带徒弟的时候,就会懂了吧。 一个好的领路人,到底有多重要。 报社把他分到自己这,那便是缘分。 就如同当年的自己被分到孙哥那一样。 既然结了缘,那便载一程。 孙哥当年这么教导的自己。 而现在,自己也会这么去教别人。 …… 比起其他公众人物而言,张末觉得自己有个优势。 那就是……认识自己的人不多。 所以,在其他同行们就算对电影感兴趣也只能尽可能避免人多,或者做足伪装才敢去这些电影院的时候,她却可以和孟丹青成双入对的出入这些地方。 反正也没人认识她。 哪怕走大街上,大家也都只对老公更好奇而已。 拿着套票,爆米花,可乐,俩人携手走进了电影院。 孟丹青左右看了看放映厅里的人,对张末感慨了一声: “许导的号召力真强啊。我以为大家会第一时间去看主竞赛单元的电影。没想到都来这里了。” 此时此刻,二人身处的万达放映厅已经人满为患。 满中满到不能再满了。 “正常。” 张末见怪不怪的点点头: “他没这样的号召力才奇怪。” 孟丹青微微一笑: “是呗,也不想想他是谁的徒弟。” “……” 张末嘴角一抽。 这话其实放到哪都是一种夸奖。 连许鑫带爸爸一起夸了。 不得不说,老公对天朝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确实研究明白了,也有了一套自己的逻辑。 很棒。 可是吧…… 自从在新闻上才知道老爸担当了奥运会申办宣传片的导演,并且副导演是许鑫的时候,她看着许鑫,就觉得胃疼。 没啥别的原因。 就是胃疼。 许鑫厉害,别人夸也是正常的。 但…… 她是真的胃疼啊。 “怎么了?” 见妻子脸色奇怪,孟丹青问道。 “没事。” 张末摇头。 见状,孟丹青也不再多说,又环顾四周了一圈,看着那还在往里面进的人群,对妻子说道: “人真的好多啊。老实讲,就基础设施而言,我根本想不到这只是电影节,反倒更像是某个片子的首映式。” “这可不就是首映式,而且是全球首映。好莱坞都没放呢,先来这边放了。” 张末说着,同样看了一圈周围: “但……你不得不承认,无论大家是为了许鑫的电影来的,还是其他喜欢的导演、演员的作品。怎样都好,电影节的文化,电影的氛围,甚至是对艺术的审美与辨别,就是要从这种环境中培养。无论好坏,大家要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去评判。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成熟的电影节里面最重要的意义所在。这一点,丝路做的很好,对吧?” “嗯。” 孟丹青点头。 显然,他很认同这个观点。 只不过……妻子忘记说了一件事。 那就是……她说的只是对观众而言。而电影节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承载的商业功能。 作为IMAX的天朝区管理层,他对丝路电影节在这方面更感兴趣。 今天……它们会带来什么样的数据呢? 正琢磨着…… 忽然,灯光一暗。 代表着电影要开始了。 龙标亮起。 张末看到了那“临”的字样。 倒不以为意,而是跟着所有人一起,静静的等待着,想要看看这部……许鑫的新作。 而不仅仅是这一场。 此时此刻,整个FZ市的电影院里面,所有人都按照喜好、口味,或者买不买的到票、抢不抢的到座的运气,投其所好的选择了自己的电影。 而又因为抢购的太过火爆,影院的其他片子排片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 也幸亏只是FZ市,如果是全国,那天知道对这些影片有多不公平。 但确确实实,丝路电影节的这些电影,观众们都给予了很高的热情。 而承载着这份热情,此时此刻,福州全市,不同导演、不同演员、不同类型的故事片,正随着时间的行进,一部挨着一部的放映着。 现在。 电影的好坏。 选择权。 口碑。 题材。 偏好…… 一切的一切,都交到观众们手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