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控制边镇 (第2/2页)
乱,也就是刘六刘七,这群骑马的乱民,闹得官府手足无措,听说正在全力镇压。 至于说什么传说中的大宦官刘瑾,早在正德五年,就被宰了。 文官们在弘治年间,可以说是为所欲为,极度宽松。 刘大夏烧毁郑和海图,藏匿国家机要,自以为对朝廷有利,还能得到贤臣名臣称号。 成化年间粮库充盈,经过弘治中兴文臣们不断“努力”,调转粮食五千石都很困难;成化年间对外战争多有斩获,经过弘治中兴文臣们“努力”,武备废弛不能作战,一群流民纵横京畿,为了“和平”放弃了安南地区实际统治。 正德登基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把国家疆域送出去一大片,军备粮仓玩烂了的文臣,他们名曰贤臣,却要求正德也跟他爹一样“垂拱而治”,事事顺从。 从正德元年到五年,刘瑾被正德推出来仅仅五年,就被凌迟处死,恶名却被弘治年间养出来的文臣们写的各类东西流传几百年之久,不知道的还以为刘瑾掌握大权几十年。 海昆控制了骑士之后,跟着他到了张家商队,见到了商队领头人,也懒得客气了,直接上前控制了。 那商队领头送给他一辆马车,两名手下,让人以张家名号,送海昆回长城以内。 傍晚时候,马车到了边镇长城外。 有张家的名号,还有好处送上,果然畅通无阻。 关门在身后落锁,海昆进了关内。 休息一晚之后,海昆开始去控制边镇的将军、官员、商人…… 数日之后,海昆已经初步掌握大同边镇基本所有将士调集权。 一边继续加以控制,一边开始利用兵将,寻找江湖人士,或捉拿,或击杀。 大同附近境内,有几个邪道人物,如漠北双雄、黄河老祖。 这都是任盈盈的麾下。 平时军队不认真的时候,他们是高来高去的武功高人。 当军队认真围杀的时候,他们就只是普通rou身凡胎而已。 接下来十天,海昆对大同附近增加了控制能力,包括明朝王爷的财产,被他分出来给予已经控制的手下。 先把这个边镇大同经营成铁桶一块,再把大同附近的江湖人士漠北双雄、黄河老祖或抓住或杀死。 再顺藤摸瓜,将任盈盈、日月神教在这些地方的分舵,据点全部挑了,抓住。 前后耗时二十来天,海昆终于在明正德七年控制了整个大同边镇,肃清了所有江湖势力,兵将足饷,开始正式练兵备战。 这一次倒不是要造反,而是必要时候出兵,扫荡武林。 也因为海昆和大同沆瀣一气,轻而易举就弄了个百户官身。 更高的官身升迁,审核更加严格,地方边镇不可能自己决定了。 像是刘正风,花钱直接买三品参将,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明朝绝无可能,发生在清朝的乾隆以后,还合理一点,毕竟清朝捐官参将需要排队上任,有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上任,就是个名头,买参将花一大笔钱,到上任又是一大笔钱,甚至花钱都搞不定。 实授参将才是真正的朝廷官员。 不论是明朝还是清朝,都不可能出现刘正风那种奇葩假圣旨。 皇帝听说草民刘正风弓马娴熟,实授三品参将——这种见鬼的圣旨,只能出现在评书扯澹上,类似于皇帝下地用金锄头一般! 只能说,刘正风是肯定当了大冤种。 甚至这件事,嵩山派也应该知道。 否则嵩山派哪来胆子,毫不犹豫杀一个刚接了“圣旨”的“实授三品参将”全家? 这就不是临机决断能解释的事情,只能是嵩山派早就心知肚明;刘正风醉心音律,如痴如醉,已经到了为“知己”曲阳六亲不认的地步,跟令狐冲颇有类似之处。 这种人上当受骗,也就在所难免。 控制了大同边镇后,海昆就等等于掌握了晋地。 王爷?晋商?都是他练兵的财源而已,海昆甚至让他们连反对的声音都没办法发出来。 晋地还有什么? 还有终南山的全真派、古墓派遗址。 海昆直接派人搜山。 也不知道是不是地理环境变化,还是隐藏的太好,元末明初还有的古墓派,过了这一百多年后,已经不见踪迹,甚至山上除了几个隐居的道士,再也没有别的。 海昆让人询问周围和道士,终于在一个老道士口中得知,几十年前有一家姓杨的从终南山搬走,好像是耐不住山中寂寞。 那一家人性格奇差,不是什么好人,当初放火烧了一片林子。 海昆听的无语,杨过和小龙女后人也是难免出现不肖子孙。 既然临走还放火烧林,古墓派内部不知道被破坏成什么样子,再加上王重阳距离现在已经三百年以上,刻下的九阴真经八成也都没了。 而且王重阳刻下的九阴真经,当初是和林朝英斗气的。 是因为林朝英说破了全真教招式,王重阳就刻下九阴真经对应招式,示意自己可以用九阴真经破了古墓派招式。 里面的易筋锻骨篇,是不亚于少林易筋经的内功,若是选择这个当内功,倒也不错。 现在既然没可能得到九阴真经的易筋锻骨篇,海昆也只好把少林易筋经作为内功了。 这其实也不难,毕竟少林的膝盖对弱者硬,对强者软,这是历朝历代都可以确定的。 统合晋地之后,海昆再派人打听晋地之外江湖上的事情。 福威镖局还完好健在,令狐冲还没和青城派起冲突,不过也快了,毕竟岳不群的女儿岳灵珊已经十七八岁,也就在这一段时间。 海昆得知这个消息后,再次确定了具体时间。 如果统一武林,让日月神教、少林武当、五岳剑派都俯首或剿灭? 海昆也是早有定计。 以百户身份,带领四名手下,朝着京畿地方而去。 “恰好”遇上刘六刘七,将刘六刘七杀了,顿时立下军功,震动朝廷。 得到朝廷召见,以及正德皇帝召见。 自然,海昆又是一路控制过去,直到见了正德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