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七章 夜谈兄弟情 (第1/1页)
智行也没在卓凯家呆多久,后面聊了几句,就走了! 又遁出去想找梁斯敏,却看到她不在,也没在意,有缘见到就打声招呼,没缘就算了。 自从治好她的癌症后,看过她的面相,不像是早死的人。 况且摆设都和以前一样,肯定还在这里,做到她这个位置,没有特别情况,卓凯又怎么会让她回去做警察的。 培养一个卧底,并不容易,而且还爬到了高位,就算卓凯都当宝了。 智行没见到梁斯敏,也没有遁走,而是慢慢在这幢大厦走出去,遁那么快,也不知道去哪里。 难得出来一趟,逛逛街好了。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 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 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 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香港人叫春节为“农历年”,好像这种叫法就是正确的,因为农民播种收获,都按照农历时节执行。 这里的传统习俗,得以保留和传承,花车游行,醒狮,拜神,求签,等等,基本上是一脉相承。 挥春是粤语中的叫法,实际上它指的就是过年时贴的春联、门联、福贴等。 但近年来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的渐渐不再仅限于春联、年画,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 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舞狮、舞龙灯等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但在市区街头上很难看到了。 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当然,在农村又不一样,山高皇帝远,谁又管得到,只要不烧着地方就可以。 最具港味的招牌年菜当属“盆菜”。 这道菜是在盆状食器内加入鱿鱼、冬菇、花胶、大虾、发菜、红烧猪rou等丰富食材一起炖煮而成,象征合家团圆、满堂吉庆的寓意。 而“发菜蚝豉”则是使用发菜与牡蛎干一同焖煮而成,取发财好市之寓意。 到了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传说如果大年初一回娘家,会使娘家变穷,所以大家都在初二回娘家。 而回娘家也不能空手,必须要准备一些礼物,称为“带手”或“伴手”。 智行一个人没有亲朋好友,也没有下山凑热闹,一如既往地管管药材地,修练。 到初四的时候,风老四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准备在道观长驻守了。 这次过来,也不用招呼他,已经当自己的家了。 “风叔,你有没有想过收个徒弟的!”晚上吃完饭,看天气好,就在道观外面坐着聊天。 山风清冷,不过对于两个修练的人来说,根本感觉没什么的! “收个徒弟也不容易,以前想过,但我又忙,哪里有时间教徒弟啊!”风老四摇了摇头说道。 “如果你没收个徒弟,你师傅一脉不就是要断了?”智行意有所指地说道。 “现时代都没办法的啦,我们三师兄弟都没一个有出色的!”风老四也不知道有没听出什么意思,直接说道。 智行听了一愣,原来还有师兄弟,问道:“那你的师兄弟呢,也在香港吗?” “大师兄得了重病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就是我带着,二师兄,又是我大哥,在香港岛开了一家中医馆,又是生了一个女儿,如果我没收徒弟,可能真的断了传承!”风老四声音低落地说道。 原来他那个侄女是他师兄的女儿,开始还以为是他大哥的女儿了。 “你大哥开中医馆应该收个徒弟吧,不可能他一个人搞定的!”智行智行心一动,说道。 想到有部老电影《僵尸家族》,里面有个林医师,只有一个女儿,但他姓林啊! “收那个徒弟也只是打打杂而已,人又呆又蠢,肯定不可能继承衣钵的!”风老四听到他弟弟医馆的徒弟,就摇了摇头说着。 “你大哥怎么会开医馆的呢,一点都不专业啊?”智行想了想,问道。 风老四缓缓说起才知道,原来他父亲姓风,一个穷苦人家男儿,和一个姓林的医馆老板女儿相恋。 医馆老板就一个女儿,从小跟着父亲学医,一个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怎么可能被一个穷人家娶走了。 又因为姓风的男子是孤儿,所以成了上门女婿,第一个孩子姓林,第二个孩子才姓风。 他大哥姓林,要学医,继承了林家医馆。 一个偶然间,碰到在战乱跑过来的茅山道士,看到他们兄弟很有天赋,就收了他们两兄弟做徒弟。 与茅山道士原本还带着一个孤儿,所以是大徒弟,二徒弟就是他大哥,最小的是风老四。 因为他大哥又要学医,又学道法,最终也没有在捉鬼除魔的路上,他们的母亲死后,他就继承了林家医馆。 而风老四是最后一个徒弟,成了关门弟子,又有兴趣又有天赋,他们的师傅就把毕生所学,传给了他。 他们的师兄病死时,女儿还是小孩,师嫂又跑了。 风老四的大哥也有了家庭,最终他们师兄的女儿抚养落在风老四身上。 一个修道的大男人怎么带孩子呢,况且那时候捉鬼除魔也没什么钱赚。 风老四没有办法,只好做警察,请人带孩子,才到现在把侄女养大成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