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82 好战属性拉满的唐军 (第1/2页)
阴弘智很快就带着自己的妻兄燕弘信拜见了李右,当场给李右展示了一下自己高超的武艺。然后又拿出了自己招募培养壮士的全盘计划,包括以什么借口招募,如何瞒过别人的耳目,如何训练等等。说是壮士,其实就是私兵。李右果然被他说服,当场就授权他全权负责此事。终于说动李右,阴弘智非常的兴奋。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在没有回头路,培养私兵就是如此。不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皇子皇孙,就算是太子也一样。有资格招募训练军士的只有朝廷,其他人谁碰谁死。从李右同意招募壮士的这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没有退路可言。要么夺嫡成功,要么失败造反,没有别的路可走。他夺嫡能成功吗?阴弘智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就是痴心妄想。皇后的三个嫡子在,哪轮得到别人?就算把这三个嫡子全弄死,还有李恪,还有别的皇子,从哪看都轮不到残暴幼稚的李右。更何况宫里那个女人有多恐怖,只有亲自接触过的人才知道。当年李世民统兵在外,她一个人周旋于大内、东宫、文武大臣之间,调和维系秦王府一系和各个派系的关系。绝对称得上长袖善舞,把无数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拿着刀坐在大门口,一方面是为了安定人心。另一方面是带领秦王府残余的宫女仆人,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敌人。这样的一个女人,想瞒着她抢她儿子的皇位,属实想多了。李右就只有一条路,等到被发现的那天造反。父子反目,对李世民的威信将是个巨大的打击。如果李右造反的时候,能再掀起一些别的动乱造成地方不稳,那就更好了。反正不管怎么说,阴弘智的目的就都达到了。生怕李右反悔,之后燕弘信迅速行动,在长安外购买了一处庄园,招募了百十名不良人加紧训练。当然,百十人只是第一期,用来当低级军官的。等他们训练有成,就以此为基础招募更多的人。有阴弘智帮忙遮掩,这处庄园顺利躲过监视,一切看起来都平静如常。然而也只是看起来如此。阴家当年被李渊杀了个七七八八,阴弘智因为年幼逃过一劫。但也正因为家族的人被杀了个差不多,使得他无法接受完整的教育。后来去秦王府任职,也只是学着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并没有人教他。比如一个皇子借故不去封地,不论你有再好的理由,都会惹人怀疑。换成一个接受过系统贵族教育的人,是绝对不会对这种事情抱有侥幸心理的。可惜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只要给李右找的理由足够好,就不会被拆穿。殊不知,李右早就已经成了长安城最亮的那颗灯泡,亮的刺眼。只有他们自己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他们这边的动作,都会及时的出现在宫里,就好像是透明的一般。长孙无垢收到情报之后眼神里杀意隐现,给长孙无忌传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三个字:阴弘智。长孙无忌略一思索就知道是什么意思,马上开始行动。李世民自然也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李右私蓄壮士的情报,气的脸色铁青。不过他给出的处理方式是,等。但私下却派出了更多的人监视李右和阴弘智,并对禁军的防卫任务进行了微调。把和阴弘智有关系的将领,抽调到了比较靠外围的防区。……第一批诸侯王名单确定,彻底点燃了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大唐。百姓们非常兴奋,虽然谁分封都和他们无关,可八卦是人的天性,现在他们又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这个话题能进行许久,比如这些诸侯王怎么建设自己的封国啊,该如何花天酒地啊什么什么的。对于那些怀才不遇的读书人来说,这也是个机遇。一个全新的诸侯国必然需要大量的官吏,那么这会不会就是自己的机会?先去诸侯国从政,能干出成绩了就作为跳板想办法会大唐。就算成绩不突出,也能完成身份上的跃迁,从平民变成官吏,诸侯国的官吏那也是官吏啊。所有很多人都动了心,准备到京城来碰碰运气。当然,有这种勇气的只是少数,毕竟诸侯国是个新鲜的东西。尤其是大唐的诸侯国都在本土之外,谁也不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观望。官吏们就比较平澹了,这事儿和他们确实没啥关系。分封轮不到他们,至于去那边任职,他们自然也不愿意。放着大唐的官不当,跑到诸侯国去当官,那是脑子有问题啊。真正激动的是勋贵和军队。之前不论朝廷做出了多少许诺,又做了多少事先准备,只要第一批名单没有下来,一切都还存在波动的可能。现在名单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板上钉钉,再也没有反复的可能了。勋贵们的心彻底放了下来,然后就是期待这下一批分封,期待着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家。军队沸腾则是因为军功爵的价值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大唐军队战力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军功爵制。我立了功,马上就能兑换成相应的好处。无数青壮年为了改变身份,实现阶层的跃迁,是敢于上战争拼命的。大家不怕死,怕的是死的不值。勋贵确实很值钱,可在值钱的勋贵也没有实打实的诸侯国值钱。面对分封,军队自然是最激动的。分封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将士们作战更加勇勐,唐军人数没有增加,战斗力凭空提升了一大截,给周边所有的敌人带去了更大的压力。甚至有些边军为了刷军功,已经出现了躁动的迹象。后果就是很多生活在大唐周边的部落,开始主动往远方迁徙,迁不走的大势力只能更加积极的入京朝贡。而民间也再次掀起了参军热潮,无数怀揣梦想的青壮年选择参军。大唐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了拧紧发条的机器,就等着李世民摁下那个启动的按钮。……外面的波诡云谲对陈景恪没有任何影响,紫霄观的高墙阻挡住了所有的狂风暴雨。在送走李承乾后,他就先和武舒一起商议了如何帮助诸侯王建设封国。世界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