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非投金陵而投秦驸马 (第1/2页)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冲啊——” 唐世荣立在船首大吼着。 引领着身后的船只迅猛扑杀出来。 这水战跟陆战有不少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清军就是第一炮没打响,第二炮都没法打了,其士气已经大败。 而明军呢? 十五艘老闸船承受住了考验,这就挺振奋军心的。因为这是底线,代表着明军已经稳立于不败之地了。 可这并不是他们的第一炮,明军的第一炮是黄蜚亲自率军的反击,那一炮打的非常响亮。 现在黄蜚已经击败了对面的火箭船,清军的炮船就不得不出动了。 所以唐世荣要好好的把握这个势头,不让它衰竭下来,而是掀起一波更比一波强的猛烈攻击。 上三十艘二千石朝上的大中型沙船和仅有的六艘蜈蚣船,就全一股脑的涌上了。 唐世荣亲自带队。 明军战船的火力明显比对面的清军炮船要猛很多,至少那些沙船不会只装载两门小炮,而且还有火枪和弓箭,当然火箭也一样有。 明军战船体量更大,火力更凶猛,接战之后这当然能压着对方打了。 更不要说六艘蜈蚣船,这可是黄蜚拔拉了又拔拉才搜罗到手的宝贝。 蜈蚣船是一种蒙元时候出现的多桨船,底尖而阔,出航快速,逆风也可以行,不畏大风大浪。上面有千斤炮并火枪、火球、火箭等。 这类船只最多见的是珠江三角洲,长江这儿很少见这类战船,黄蜚为了扒拉出这六艘蜈蚣船,那可是废了老大力了。 但是效果也很显著啊。 六艘蜈蚣船像是六把尖刀插入了清军炮船队列里,不说具体的杀伤有多少,先就已经搅得清军队列零碎,人心惶惶。 然后三十多艘大中型沙船涌到,炮火之下,清军是惨叫连连。 不过他们人多船多,上百艘清军炮船呢,一时间倒也没有一败涂地,而是跟明军战船近距离的搅合在一起。 长江并不宽阔的江面上登时乱成了一锅粥。 炮火硝烟弥漫,你随便看去,都能瞧见双方炮船中炮的画面。 实心弹贴近了发射,不管是体量大的明军沙船,还是体量小的清军漕船,谁的船侧舷也扛不住炮弹的伤害,时不时的就有人浮尸江面。 钟文廷哈哈的笑了起来,他觉得自己可以放心了。 战斗进行到现在,清军败局已定也。 因为比拼硬实力,张应祥绝不是明军水师的对手啊。光是一个大炮,清军就短缺的紧。 更不要说双方炮手的质量了。 没有了火船火箭制造出的场面优势,双方比拼硬实力,张应祥那些个乌合之众岂能是对手? “传我军令,升帆拔锚。” 钟文廷高吼着,现在怎么看都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趁着双方炮船混战,他们这些船坚炮利的老闸船就直直的插进去。 反倒是薛弃疾手中握着的后备船队,需要继续等待。 “将军,秦军动了。” 薛弃疾看着前方完全绞杀在一起的双方船队,心中本来想着要不要梭哈一把,把手中的本钱全都压上去。 因为只要把清军炮船给打垮,对面就完了么。 这时却猛地听人禀报说钟文廷动了,抬眼去看,一艘艘船体高大的老闸船真已经在拔锚升帆,薛弃疾心里头一下子就安稳了。 这把彻底妥了。 有了这二十艘老闸船的插入,清军炮船绝对是顶不住的。 那张应祥如果没有后手,他就败势已定了。 而就算他有后手,薛弃疾身后不也是枕戈待旦的后备船队吗? 张经亮脸色惨白。 对面的大炮船已经开动了,马上就能进入战场,这叫他们怎么应付的来? “父亲……” “慌什么慌?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镇定。” 张应祥呵斥了一声儿子,迅速传下命令,让剩下的火箭船和炮船不惜一切的烧毁明军大炮船的风帆,然后最后的火船队做好纵火准备。 他真的很镇定。 毕竟这一幕张应祥这些天里都已经想过十回还多,是盘算了又盘算,所以他很冷静。 迅速做出了最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 岸上的尼堪等人全脸色很难堪。 张应祥这一败,他们这次攻取金陵生擒崇祯的期望是彻底泡汤了。 “唉……” 尼堪叹了一声气。 虽然本来他们就清楚这次攻势有点准备不足,更多是趁着左军投降的势头,对金陵发起攻势,水面力量真的太差了,可当失败来临的时候,心里还是不爽的很。 当然,他们这几人脸上全无担惊害怕之色,张应祥败了是张应祥败了,与他们八旗大兵何干?可不会觉得张应祥的惨败会威胁到他们自身的安危。 事实似乎也真的是如此。 作为清军主帅,阿济格早就制定了多个战略计划,其中就有一个水师大败后的筹谋。 水路没法走了,那我就走陆路么。 阿济格并不觉得张应祥大败了,清军陆军就也败了,“当年我八旗天兵数次入关南略,无一不是横行千里满载而归,彼时可行,今时亦可行。” 所以,他觉得哪怕大军过不了湖口,那也可以沿着鄱阳湖南下,兜一圈子不一样回到九江啦? 有多铎领着几万人马坐镇武昌,阿济格放心的很,一点都不觉得明军靠着江上的优势能做多大的祸事来。 尼堪、孔有德、尚可喜等明军高层都知道阿济格的计划,也都认为阿济格的思量没错。 我水上过不了湖口,我还可以绕着鄱阳湖跑一圈,反正鞑清已经拿下了半个湖广,赣西之地早晚要入手的。 拿不下金陵,那就去把洪都拿下来! 当即三山矶下的清军就停止了攻势,依靠着李国英此前修筑的营寨布置起了防御,然后一些清军引着大量的民壮拖着粮食物资火炮等,返回江宁镇。 稍后秦朗也收到了水战大胜的消息,立刻就整顿兵马向前开去。 郑鸿逵所部也即刻扬帆起航。 谷穵 等到金陵的崇祯君臣得知江上捷报时,秦朗的先头部队都已经出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