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第2/2页)
复杂精美一些的都要三五十两银子一匹。 寻常人哪里买得起啊。 虽然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西方来的呢绒数量太少了。 但即便如此,秦朗把外来品本土化后,相信价格肯定会大大的降低,却还是有写小忐忑,有点小怀疑——这东西在自己手里到底能不能打开销路,卖出价钱? 两天的时间,秦朗算是进入了岛屿东部,大概距离毛纺厂的位置也就剩了二十来里。 毛纺厂内的一应机械多是来自西方世界,就连施工程序也都是来自西方,更准确的说是来自约翰牛。 人家是毛纺的老手了,在宋朝时候就相当的有规模了。 历史悠久,造诣很深。 并早在都铎王朝时期,约翰牛就已经十分的重视改良羊的品种,以提高羊毛的质量。自然的,羊毛织成呢绒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也得到了规范,从分类加工、梳毛、纺线、织呢、修剪到后期的染色等等,这就已经形成了具体的规范制度。 粗毛和精毛要分别怎么梳理?要不要打劲?什么时候需要打劲? 要怎么漂洗?是从织机卸下来之后,立即漂洗呢,还是不漂洗? 然后还有漂洗的手段。 漂洗这道工序是将织好的呢绒放入水桶中,进行槌打洗涤,以清除附着在呢绒上的杂质,使呢绒的质地变得更加坚实。在漂洗时,漂工往往在水中加上一些漂白剂,以加强去污能力。这是一件十分艰辛繁重的工作。 最初,约翰牛的漂洗是使用人力的,漂工用脚踩踏漂布,费时费力,十分辛苦。 但在13世纪之后,英国人就开始推广用水力漂洗的方法。水磨建在河流附近,利用水的动力推动水磨,使漂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秦朗现在就把之完全学习了来。 毛纺厂边上就有一个水库,不但用来修造水利器械,还更用于毛纺厂用水。 现如今这片本来还很空旷的地方,已经竖起了一座座房屋,汇聚了大片的人气。 五百台织机,如果需要,秦朗还能使人迅速赶制。而每台织机就是一个工作组,配两名女工,一人当机,一人帮衬。再加上厂子里的剪毛工、整饰工、漂洗工和染工,还有运输和后勤的人员,小两千号人呢,这即便在眼下的郁洲山岛上也算是个大厂子了。 而这还不算另外设置的纺纱厂。 后者漂洗羊毛、梳理羊毛、拣选羊毛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再加上纺纱……,那也是上千人呢。 最重要的是,毛纺厂和纺纱厂的工人多为女工,郁洲山岛上几千人乃至上万人的大厂子不是没有,但招募那么多女工的可仅此两例。 也就是秦朗在岛上威望高隆到了不可思议,若是放在外头,不知道还要引起多少非议,被泼多少脏水呢。 越靠近工厂,秦朗的表情越有些严肃。 这可是他选择优化羊种的工业成果啊。 是未来他制衡塞外广阔天地的一手段。 别觉得他在说笑话,当初秦朗选择优化羊种的时候真就是这么想的。 先以武力打服对手,然后用羊毛锁牢他们。 热兵器发展成型后,游牧民族的武力根本,必然会受到极大的触动。 这个时候中原政权以绝对的优势打服他们,让那儿的每一个人都真切的认识到双方巨大差距,使之发自身心的产生出畏惧。 然后再给他们一条活路,让千千万万的底层牧民和草原贵人们生活的更好,秦朗就不相信马背上的民族真就那么头铁,或者是天生反骨不安分。 而以羊毛和毛纺产业线锁牢塞外的游牧民族,使之与内地产生一种有效的商业循环,然后让他们一点点的离不开内地…… 这是秦朗从很很多本网文小说中看到的策略,也是得到他真心认可的一策略。 养羊,这是塞外游牧民族的老本行。 养羊剪羊毛,羊皮和羊rou,这些全都可以做他们与中原商人们交易的货物,甚至还有奶粉。 哪怕风干的羊rou和奶粉等,对汉人的吸引绝对没有新鲜的鲜rou强。奶粉之类的东西因为腥味儿更不会被许许多多的人给接受,但它们谁敢说卖不出去? 光是朝廷就能成为rou干和奶粉的收购大户! 而且大家可千万别把这个时候的牧民与后世骑着摩托开着车放牧的牧民看做同一回事,如今这个时代塞外的牧民更像是牧奴,日子过得坚苦的呢。 自己一年到头的养羊养牛放牧,可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口rou,这是常有的事儿。 各部落的贵人们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就跟中原的地主大户一样。 所以当秦朗用绝对的武力打崩了塞外的游牧民族时,自然也要打崩他们眼下的这种权利构架,把一家家一户户的牧奴变成牧民,再用细毛羊和商贸圈住他们,这些牧民们的生活条件的提升还能不显著吗? 而当游牧民族的人们都习惯了养羊剪羊毛,然后从汉商手里买粮食买布匹买茶砖,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的一切的这种简单安详的生活模式后,他们还会去打打杀杀吗? 是以秦朗当初想的是真的很长远,事情见到结果,那都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事儿了。 以至于之前当秦朗一次次被重炮的陆路移动给搞得头大不已的时候,那是好多次都感到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再要一种优质驮马呢?而偏偏选择了优质羊种。 然后他就只能坚定的告诉自己一句话——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二十里路转眼就过,秦朗一行早下了官道,前方已经能看到一条宽有小十丈的河流了,而沿着河流方向朝前看去,大片的厂房赫然耸立。 河流尽头还有一个新建的码头,只不过码头很空旷,现在还无有一艘停船。 但秦朗相信这里很快就会变得热闹起来。 呢绒啊,肯定能火。 即使他隐约记得呢绒这东西一开始在中国的销量很感人,可他想来想去,就觉得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是外来的呢绒价格太贵了。 防皱耐磨,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强。 只要价格合适,在如今的小冰河时节,这东西岂能不抢手? 秦朗是真心觉得这东西在眼下时候能卖出大价钱。 至少他就准备用呢绒来做官服和军服。 所以自己的一番心血不会付之东流的! 秦朗再次给自己打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