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系兄弟就来砍我【10000、求订阅】 (第1/5页)
闵思离开,冬至祭祀,就算是在高潮处彻底的落下帷幕了。 一般来说,公司团建,到了这一步,接下来就该是聚餐了。 这都是老套路了,宁辰熟悉的很。 毕竟折腾了有大半天的时间了,再让大家步行回到皇宫太不人道了。 所以聚餐的地点,就选在了武坛这里。 圜丘只是武坛祭祀的主战场,圜丘的周围还是有很多的房子的。 因为本次团建圆满成功,所以武昭特意给每一桌都加了一个火锅。 冬至了。 丰京虽然还没下雪,但是天气的确是冷了。 陆高匆匆的吃了两口,就跟武昭请辞了。 顺便把他们部门的成员,全部带走了。 没办法,今年的kpi还没有完成呢。 好不容易,宁辰给他弄了一个大单。 这个时候,必须得抢收才行。 陆高在离开之前,还特意来宁辰这边,跟宁辰打了一个招呼。 只是那眼神和动作,实在让宁辰觉得有点别扭。 但是究竟那里别扭,宁辰又想不太起来。 主要是宁辰已经有两日没有去过兰香阁了。 如果去过兰香阁,与红筱缠绵过的话,宁辰就会想起来有什么别扭的地方了。 陆高离开去完成自己的kpi去了,剩下的人自然是继续大快朵颐。 大老板亲自加餐,那怎么可能是凡俗之物。 既然是聚餐,气氛自然是活跃许多。 规矩自然也少了很多。 大家彼此之间推杯换盏,自是不用说了。 再加上这桌子上的酒,可都是尊享版的【陋室】。 别提多带劲了,再者说,今日真的是一个好日子。 武朝的荣光就在今日,他们青史留名的日子也指日可待了。 就连武昭对于过来敬酒的文武百官,都是来者不拒。 当然不会有那个官员,跟傻子一样,非要跟武昭感情深一口闷。 基本上都是武昭浅尝则之,他们必须满饮杯中酒。 等众人的身子都暖和了许多,武昭才端起酒杯。 看到武昭端起酒杯,所有人都安静了。 领导要讲话了,必须肃静。 武昭缓缓起身,看向林敦信,主动举杯示意道: “林相,今日冬至祭祀,能管万事顺遂,林相功劳颇深,林相,这第一杯酒本宫敬你。” 林敦信是真没想到,武昭这第一杯酒,竟然敬自己。 林敦信自然知道,武昭会敬自己。 毕竟自己开了圣道,而且还在关键时刻,保护闵思所开创的农道。 虽然最终没自己啥事。 可是这个事情,的确必须赞颂。 只是林敦信真没想到,武昭第一个敬自己。 林敦信连忙起身施以大礼,说道:“老臣愧不敢当,老臣只是尽自己为臣子的本分而已。” “林相不必如此大礼,快请落座。”武昭主动说道。 林敦信在落座之前,将自己杯中之酒满饮,而后才拱手施礼坐下。 武昭并没有犹豫,同样是满饮了杯中酒。 之前任何人武昭都是浅尝辄止。 可是跟林敦信,武昭却是满饮一杯。 足见武昭对林敦信的重视。 旁边的宦官,见武昭满饮,立刻懂事的上前,给武昭重新满上一杯。 酒倒满,武昭才再次开口道:“这第二杯酒,本宫代父皇,代武氏,敬天下我人族之农民。” 说完武昭依然还是痛快的一口干。 宦官再次上来满上了酒。 武昭这一次环顾文武百官,朗声说道:“这第三杯酒,本宫敬各位。 是各位齐心协力之下,我武昭才有幸,为我武朝,为我人族。 现九鼎,定国运。 武昭代我武氏,代天下人族,敬各位。 希望各位可以继往开来,注满我人族九鼎!” “臣等誓死注满九鼎,愿武朝昌盛,人族大兴!” 群臣皆是异口同声的说道。 除了宁辰以外。 毕竟这样的企业文化培训,宁辰还是第一次经历。 企业口号,宁辰暂时还不太清楚。 所有人都满饮了杯中之酒后。 三杯酒完事之后,武昭直接坐了回去。 开始招呼大家,随意尽兴即可了。 这就让宁辰非常郁闷了。 要说冬至这事,自己功劳最大。 可是全程下来,武昭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提起来过。 武昭落座之后,就是大家开始商业互吹模式了。 宁辰因为之前的种种,自然没有人愿意靠近。 也就曹刑和王林过来,跟宁辰喝了一杯。 不过看宁辰脸色不好,两个人都识趣的去一旁自己喝着玩去了。 被围着最多的还是林敦信。 别看宁辰开了农道,还是百家创始人。 可是宁辰那做派,可是真的完全不讨喜。 再看看林敦信。 不声不响开了圣道,而且还开到了七重天。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林敦信这圣道的名字了。 可是看看圣道之上的官印和官服等,官府的印信。 显然林敦信所开之道,一定是跟百官有关系。 武官那都是一些武夫,但是文官全部都是儒家修行者。 虽然修为都不高,但是他们对修行还是有追求的。 修为提升最直接的实惠就是长寿。 只是他们也清楚,他们修儒的天赋。 是没办法跟云山书院那些儒生比的。 自从知道孔祭酒,答应云山书院的儒生。 可以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之后。 他们一个个都是如芒在背,真的压力很大。 云山书院那些儒生,虽然未必真的能比他们当的更好的官。 可是人家修为强。 很多他们处理不了的棘手问题,云山书院的这些儒生。 可能非常容易就解决了。 如此一来的,他们的生存空间一定会被大大的压缩。 至于潜心修行,他们不是不想。 一来他们政务繁多,没有这个时间。 二来朝廷当中,的确没有云山书院那么多的儒家典籍,可供他们修行。 武朝终究还是以武立国,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文官们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了,可是对于儒道修行这一块的投入却不多。 现在林敦信的圣道,可是给了他们一个踏上快车道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