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 以诗载道,气象万千 (第1/1页)
比较文殿第一关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考核,数字飞花令对于李相白而言更没有难度。 闲庭兴步的走到窗前,看着藏书楼外抽出绿芽的树木,李相白出口成金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从窗户走到楼梯,李相白再出佳句。 “小院春色丽,花发两三株!” 文殿内李相白口出带数字的飞花令诗词,藏书楼大钟发出晨钟暮鼓的声音。自苍穹垂下的青云笼罩藏书楼。 藏书楼本就建在地脉之气磅礴,观远山,吞日月光华的风水宝地。 李相白出口成章,藏书楼大钟持续响动,一道道浓郁的地脉灵气直冲云霄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 春日的阳光明媚暖和,文殿外的广场一侧有花苞绽放暗香浮动。 “开花了,开花了!” 一名沉醉在李相白诗词意境中的儒生骤然间看到视线前方有花蕊绽开,娇艳欲滴。 上官瑾、闵相如面面相觑。 先不说李相白如何推测到飞花令行令,单凭李相白两句诗,字字精辟,整句意境顿然而起,立意层面已经不遑多让“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可以千古流传的佳句。 李相白岂止是有成为大儒的天赋,这完全就是有成儒的水准呀。 南宫烈诗词水准和上官瑾不在一个层面,但李相白两句飞花令诗句意境悠远。文渊阁的学士南宫烈顿然感觉一副《春景》图在视线的前方轰然一声拉来,画面延展,百花齐放。画卷内百花齐放的一幕又让南宫烈想到了大周建国之前诸子百家争鸣,法家辉煌的一幕。 感觉丹田内辞气沸腾,南宫烈内心一震,自己感受李相白的诗词意境,修为竟然有小幅的提升。 “大人,李相白是如何猜测到行令的!”闵相如求解的问上官瑾。 上官瑾闭目,李相白自进入文殿考核开始的一幕幕巨细无遗出现在上官瑾意识中。 大周儒、法、墨体系每三境为一大成境。 三个大成境合为九境,之后就是九九归一,天地齐鸣的超凡境。 修者每突破一个大成境就有天赋觉醒。 儒家初入门道的修身境、生花境、明心境为一个大成境,上官瑾突破此三境觉醒的天赋叫“一笔成画”。 任何上官瑾目见的事件过程都可以如画面一样存储在意识当中,毫无遗漏。 上官瑾利用“一笔成画”的神通,意识中打开一幅画,画面上李相白拾阶而上,抵达二楼时恰好是九阶。 “明白了,行令是一到九的数字,文殿一口到二楼总共九阶,身为补书人,李相白有好眼力不稀奇,但这份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让人叫绝” 此时此刻上官瑾对李相白就两个字,“喜欢!” 闵相如恍然大悟。内心暗道惭愧,李相白登二楼,自己也是看的清清楚楚,但就是没想到行令是李相白平步青云上文殿二楼的台阶数字。 这样想着的闵相如又期待了起来,“不知道下一句包含四五的诗句是什么?意境如何。” 李相白震耳发聩的诗句也就在这个时候响起。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又是应景的佳句。 此时整个藏书楼被苍穹垂下来的青气和磅礴的地脉灵气笼罩,人人感觉通体舒畅。藏书楼修建在山水地脉的节点上,能观远山。李相白诗从口出,文殿外众人远望,嵩阳城外的青山时隐时现。 嵩阳书院的天骄林断弦视线的近端是暗香自来百花开的一幕,视线的远端则是缥缈的四五峰。远山近景当中青色氤氲,如鹤舞九天。 林断弦顿然感觉心胸开阔,早先接受文殿考核时“一股青气门中来”造成的心理阴影荡然无存。 心思触动,文如泉咏。 林断弦张口成诗: “今时不过殇相重,流言三千何畏惧。往日是非辩明心,不负青云看古今。” 一道青光自林断弦身体喷涌而出扶摇直上注入文殿上方的青云当中。 先是楞了楞,然后林断弦欣喜若狂,“突破了,我突破了!” “林学堂突破了!” 欢呼声四起。 上官瑾看着修为突破的林断弦,感慨一声对闵相如说道:“文以载道,大周百年未有过的盛景呀!” 神色一正,上官瑾说道:“文殿一幕要一字不漏记录下来呈送到文渊阁。” “明白!”闵相如点头。 藏书楼外其实早就有嵩阳书院教书先生、藏书楼典籍在一丝不苟、图文并茂的的记载着文殿当中震撼人心的一幕幕。 李相白站在文殿二楼窗前,凭窗而望,看到人群中有青光冲天。 真没将眼前的一幕和儒门弟子感受自己诗词意境突破联系在一起。 李相白看着窗外的人和景,想着如何应景出诗。 还剩六七八九四个数字,自大脑中检索出诗句不难,难在要应景。 藏书楼上方青云在扩散,清风徐徐,有琵琶声从传来。 灵机一动,李相白开口。 “青云横野六七里,添得琵琶三四声。” 两句都做了修改,但意境不减。 藏书楼的钟声持续响动,李相白长身而立站在窗前,补书匠知道到了装个逼的时候了。 说什么都是要装的,不能低调。而且李相白还知道眼前一幕就是自我营销的好机会。 自己越有名气,找修缮古籍的人越多。修复族谱都能得倒斗术,还有什么不能补的! 苟没出路! 人善人欺,人弱妖凶,已经深刻的体会过。 飞花令还剩八和九,所以说什么也要提升格调。 人在文殿二楼窗前,身侧青云袅袅,李相白极目楚天舒。 “凭楼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一句“凭楼揽八极,目尽长空闲”,李相白修改了一个字,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却没有丝毫存留的磅礴而出。 “雪霁万里月,云开大地春。”则修改了两字。两句都是李白的著作,分属不同的诗词,李相白却完美妥帖的衔接在一起。 前一句说的是人站在文殿的势和壮阔,后两句直接将意境拔高,说出了大地回春,万物生机勃勃的天地之道。 由诗成境,由境到道。 笼罩文殿的青气向四周蔓延转眼之间就将半边的嵩阳城笼在其中。 文渊阁的学士上官瑾感觉自己瞬间就被拉入到一副尽收天下景的画卷当中。诗意如大江大河奔腾不息,更有空灵的意境。 “好诗,好诗,此诗绝对是落笔生花,修身、明心的千古佳句。” 上官瑾连番赞叹,另外方向嵩阳书院一名白发苍苍,颇有仙风道骨之貌的先生神情激越的说道:“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想不到有生之年能听到这样立意隽永、雄浑壮丽的诗词。 今日听李相白口出千古名句,死而无憾,死而无憾,死而无憾!” 连番三句死而无憾,老先生大笑三声,人晕死过去。 这边感叹的感叹,情绪激动昏厥的昏厥,另外一侧握笔记载文殿一幕的典籍乐遥原本落下去的笔稍微顿了顿。 体内浩然正气奔腾,周天游走,一股青气破体而出缭绕在笔尖。 狼毫落下,落笔生花,纸张上的一个个文字如同立体了起来。 典籍乐遥喜极而泣。破境了,破境了,自己迈入了儒门九品生花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