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文渊阁里说零丁洋 (第1/1页)
李相白远去,圣妃身侧相貌出众的男子脸瞬间冷了下来。 “李相白不知好歹呀!” 名为怀北的少年点头。对圣妃说道:“我也不喜欢李相白。” 圣妃笑了笑:“恃才傲物。成儒成圣的哪个不是这样,要有点耐性,以德服人。怀北你要是能写出《满江红》那样的振武词,朝堂上有舅老爷撑腰,还怕比不过怀赢。” 话锋一转,圣妃对身侧少女说道:“你也别冷冰冰的,李相白才华出众,可终归是一个乡里吧唧没见过世面的人,稍微柔和一点,没听过柔指能化百炼钢。” 小女不满,“娘,我是公主,你让我对李相白柔和一点。我真的做不到啊!” 圣妃视线看向直去文渊阁方向的李相白,一字一句说道:“为了怀北,有什么做不到的。李相白要是寻常人,吴黄粱、岳寒山能当李相白的师长?司马望岳能因一首《观沧海》突破?天陵碑能增国运?不想看到娘整日被老个贱人吹冷风,你就得听娘的话。” 少女寒着脸,不说话了。 这边圣妃一帮人在算计,另外方向脚步轻便的李相白已经到了文渊阁藏书楼。 周园内玉皇台壮阔,天陵碑给人肃穆的感觉。可要说风景,文渊阁整片区域独好。李相白感觉就像是进了皇家园林。 五步一楼,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五层的文渊阁藏书楼和稍远处十一层的凌烟楼尤为引人注目。 入文渊阁就看到老熟人上官瑾。 远远打招呼,情真意切的说了一声:“好巧!” 李相白迎了上去。 原本走向前方阁楼的上官瑾止步。含笑等着李相白。 靠近,上官瑾说道:“直接来文渊阁了,没走动走动!” “嗯!”李相白点头。 “先去见岳大人,等完事了走动走动,看看玉皇台,也看看天陵碑,天陵碑因《满江红》而增了国运,你岂能不看。” “去过了!但有人!” 上官瑾侧目:“是谁!” “圣妃!” 上官瑾脸上的笑容稍微僵了一下,问李相白:“没说什么?” “人不少,圣妃说要犒赏我,还要说教导教导诗词。” 上官瑾问:“答应了!” “没,圣帝已经给了犒劳,教导诗词我也不呀!” 上官瑾脸上有笑容,“不错!” 李相白稍楞,“这句话有深意呀!” 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了一句:“如果还有下次呢!” 上官瑾不正面回答:“别多想,跟着司马院长、岳大人好好学习。” 李相白小腹诽,“不够意思呀!得,回头问陆斩去,猛人陆斩是快人快语的性格,才不会和上官瑾一样含沙射影的暗示。” 唐六如、大黑在水榭阆苑间闲逛,李相白和上官瑾并肩前行。 “昨日遭遇刺杀了,你反杀了刺客。” “嗯,如今我好歹也是立了武儒,法家刑法人大境的人。” 上官瑾笑:“能的你,往后这种事情不会少,多提防点。” “知道,上官大人有过不!” 上官瑾嘴皮子动了动,说道:“没!” 李相白怎么看上官瑾脸上的神情都像是没遭遇过刺杀就很丢人的样子。 了然! 某种层面,效力朝廷的各家修者都是以是否遭遇过刺杀,遭遇刺杀的比例高低来衡量自己天赋。 天赋越高,遭遇刺杀的比例越高,反之亦然。 没遭受过刺杀的上官瑾被自己揭短了。 正前方的阁楼名为惠楼,上下两层,上官瑾说道:“岳大人就在二楼,自个上去。朝廷各郡都有典籍书册被呈送到了藏书楼,所有典籍要造册收录,等忙过这一阵子,好好叙叙。” “行,一言为定!” 两人分开,李相白上二楼面见岳寒山。 宽敞的房间内没有多余点缀,陈设简洁。 靠窗位置是低矮的花梨木长方书桌,岳寒山挥毫。 李相白眼尖,很清晰的看到纸张上笔墨未干的字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李相白一愣,心道,“你们不说好的!这一首是归吴院长所有。” 岳寒山挥袖,写了诗句的纸张卷起轻飘飘落入数丈外的画筒。 才不问李相白遭遇刺杀了的事情,人都站在自己眼前,问了作甚。 “相白来了!” 言落,岳寒山目光直直的看着李相白。 李相白一乐,心道:“您到是矜持点呀!” “相白带诗词了!”岳寒山开门见山,还真直接。 李相白点头,说道:“原本灵感枯竭,但昨日有事突发,今日入周园看玉皇台、天陵碑,感念《满江红》引发忠烈墙的共鸣,相白出灵感了。” 岳寒山挑眉。 “你是说刺杀的事情!” 李相白笑了笑:“如果不是这么一遭,还真写出诗句来。” 岳寒山来了兴趣,李相白因遭遇刺杀而感悟写诗,这绝对是情感饱满之作呀。 长袖翻飞,有空白纸张自画筒而出落在桌面,平铺纸张,放镇尺,岳寒山看着李相白。 不扭捏作态,原本就是送给岳寒山的一句诗。 已经铺垫了情节,李相白写的自然不是歌颂师德的诗词。 一首《过零丁洋》的千古名句。 一气呵成,铁钩银划,笔走龙蛇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相白没有写出整首诗,也不想修改。 整首诗的精华就在两句当中。 最后一字落下,李相白收笔。 岳寒山慢慢的阅读。 “人生……” 读两字,整诗的意境已经豁然而出。 如果说《满江红》是大周的振武词,《过零丁洋》的这两句千古名言就是明志诗。 明的是什么志。 明的是“一片丹心照汗青”的志。 岳寒山心潮澎湃。 “李相白这是在说什么志向呀,遭遇刺杀,李相白想到了生死却淡看了生死。哪怕身死,也要有一颗赤城之心为大周光照青史。” 长吸口气,岳寒山一字一句读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法家亚圣呀,挑眉天下森的人。 岳寒山读的字正腔圆,情绪澎湃。 没有当日在泰正殿南宫烈读《满江红》时的壮阔,但意境丝毫不差。 和文渊阁遥向对应的可是里面供奉了自大周建国以来陨落的一百零八位圣人。 岳寒山读诗,晨钟暮鼓的声音滚滚传开,凌烟楼内的圣人牌位震动了起来。 供奉圣人,凌烟楼内的一楔一牌都出自墨家天工之手。陨落圣人画像则是由西京书院、文渊阁、教御院内精通书画的历代圣人完成。 十一层的凌烟楼,一百零八位圣人排位。 岳寒山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先产生反应的就是李相白得传承的法家圣人魏云子。 排位震动,画像煜煜生辉光芒绽放。 紧随其后,李相白传承了的儒门圣人商岱岩排位震动,有光芒在画像扩散而出。 两道光芒出凌烟楼,周园上空的艳阳已如旭日变得一片通红。 下一刻,凌烟楼中有金戈铁马战鼓声,陨落在战事当中的兵家圣人牌位震动,画像生辉。 尔后是又是法家圣人牌位震动,画像有光。 一道接连一道的光芒自凌烟楼而出直入苍穹。 儒门圣人、法家圣人、兵家圣人、墨家圣人、阴阳家圣人、农家圣人…… 气象万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