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 智能工业 (第2/2页)
伟,还能持续多长时间。 那个人,在少年的时候,不是对这个世界抱有无尽的期待和梦想。 可惜,人到中年,才是发现所有的期待和梦想,只剩下想过而没有实现。 先给大家画上理想的大饼之后,陈伟才是正式的说接下来恒通科技的安排。 优先就是关于工业机器人的研究! 这属于恒通科技关于智能工业计划的核心。 “工业机器人市场,现在我们国内的需求每年也就两万台的样子,市场规模也就几个亿罢了!市场可谓相当相当的小,相比起我们的手机业务来讲,这工业机器人业务,我们看起来就不应该进!” 在座的人,全部都眼观鼻,不说话。 在这里,有傻子吗? 没有! 全部都属于在整个华国都可以称之为聪明的人。 所以陈伟说的不应该进,谁都不信。 很明显的,陈伟这是要大力的进。 陈伟站起身来,在会议室里面走动:“现在市场小,并不意味着以后市场也小。在国外,工业机器人应用就相当的广泛,他们的技术发展也已经很多年时间。为什么?”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工成本提升!” “这么说吧,发达国家在发展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将会遇到。比如人工成本的提升。” 说到人工成本提升这个事情,恒通科技绝对算是行业搅屎棍! 不仅仅只是单个行业搅屎棍,是全行业搅屎棍。 为什么这么说? 就因为陈伟打破了大家形成的默契,大幅度的提升了研发人员的待遇,现在想要招点人,这不开出高工资那都不行。 特别在软件开发、计算机、手机硬件这些。 或多或少的都涨了不少工资。 “很肯定的一点,我们的人工成本在之后几年时间,肯定会越来越高。另外,我们的人口老龄化情况,这些因素的叠加之下,大量的使用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那就成为了唯一的解决方式。” 或许,是我们的唯一解决方式! 对于外企来讲,人工成本提升,那就意味着自己的利润将会减少。 将工厂迁移到低成本地区,无疑就是很自然的选择。 东南亚就成为了选择。 或者说,东南亚成为了很多工厂企业的最好选择。 东南亚这边,在文化上面受到了华国的影响,工人也算是能够吃苦耐劳。 最为重要的一点,有服从性! 在工业上面,服从性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要是没有的话,那么就发展不了工业。 “我很看好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前景。” “除了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投入之外,在工业芯片领域,我们也将会发力。” 说着,陈伟微微的沉默了一下。 设计芯片,对于现在的恒通科技来讲,已经不算是什么太有难度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是简单。 有的事情吧,就如同一张纸,捅破了之后,就感觉没有什么了。 现在的情况就很类似。 恒通科技已经有了成功设计芯片的经验,有了一支很优秀的芯片研发队伍。 光用优秀来形容,好像已经不足以说明他们的优秀,反正就超级超级的优秀。 虽然恒通科技拿到了ARM架构授权,并且在ARM架构中来设计芯片。 可以说,最难的事情,已经被人家给做了。 就像是盖房子,人家将地基和框架都给打好了,就只需要砌墙和装修。 这听起来,好像难度很小哦! 可砌墙和装修,也是需要技术的。 甚至这么说吧,一套房子住起来到底好不好,装修是最为重要的。 Redoplus上市之后,在市场上面表现可相当好,现在销售量已经突破百万部了。 有些超出陈伟的预料,可又是感觉在意料之中。 陈伟将手放在唐艳的椅子背靠上面:“智能工业最核心的有三样东西:各种控制芯片、软件和先进工业设备。芯片和软件,现在算是我们恒通电子的优势。” 恒通科技是不是应该收购上一家芯片制造企业呢? 现在恒通科技的芯片全部都是代工生产的。 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虽然说名义上属于华国的,可现在宝岛那边不还是没有统一嘛! 恒通科技必须得要未雨绸缪才行,不然面对中为的那种尴尬情况,可不行。 中为有芯片设计能力,全球最先进的芯片设计能力。 可中为没法保证自己获得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能力的加持。 如此一来,中为的手机业务直接遭到了重创。 不行! 不能够以恒通科技的名义来。 在还没有自己的芯片生产能力之前,恒通科技不能够和芯片代工企业翻脸的。 毕竟,现在合作得还算不错。 此时的人,很少会有去想到,某天太平洋对岸会连最基本的脸面都不要了。 说白了,还是因为中为太强。 强到已经让对方觉得,在正常的竞争当中已经没有办法打败。 “接下来,我们将会加强工业设备研发这块的研发实力。” 整个会开下来,陈伟说得多。 主要讲的未来恒通科技一个大战略方向的问题。 至于说说接下来恒通电子将要如何做来实现这个大战略,就得要管理层来拿出一个方案出来。 比如说收购! 恒通科技融资的资金到位情况相当不错,已经是全部的到位。 一趟注定要发财的列车,自然得要赶紧坐上来才行。 这趟车,最少能够获得两三倍的利润回报。 对此,大多数的人都信心十足。 实际上,对于这,大家心里面都觉得是保守。 只不过,现在上车了,保守点也好。 能够获得更高回报,那自然是最好。 恒通科技有了足够的资金之后,那么自然就是可以开启买买买模式。 实际上,陈伟并不是太怎么喜欢这种。 对于陈伟来讲,去收购某家企业,还不如说自己组建研发团队,然后投入资金来进行研发。 当然,完全自己研发也不现实。 专利限制! 很多的专利,看似不重要,可恰恰的就卡在那里。 想要绕过去,却很难办。 收购其他企业,实际上最主要还是收购其技术和专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