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庙中遇贤人 (第1/2页)
“西门庆?”马灵满头问号的看着王伦,“哥哥,此人是何方好汉?我马灵却从未听说过。” 王伦一口茶险些喷出来:“咳咳,兄弟,此人不是什么好汉,只是个混混,具体点说,应该是个贪yin好色还无胆的混混。” 马灵道:“哥哥,你寻此人作甚?” 王伦道:“为兄不是寻他,你给我好好调查一下,这个人是靠什么起家的,越详细越好,此人现在就在阳谷县,开了一家药材铺,记住,越详细越好。” 马灵不再多问,躬身领命。 王伦又思忖了片刻,吩咐道:“召集众位头领,聚义厅议事。” “什么?哥哥又要下山?”众位头领一阵惊呼,“不可,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有何事让小弟们去办即可。” 王伦苦笑了一下道:“各位兄弟,有些事情,必须为兄亲自去办方可。此事不必再议,我不在山上的时候,一切大小事务由朱武代理。” 朱武上前道:“多谢哥哥信任,不过哥哥如果下山,却不可不多带些人手。” 王伦笑道:“多了也无必要,便让酆泰和石秀两位兄弟陪我吧。” 卫鹤道:“哥哥还是多带几人吧?” 王伦摇头道:“为兄下山也不是打仗,带他们两人已经足以。” 赤面虎袁朗忽然道:“哥哥,小弟也陪你下山一趟吧。” 王伦略一沉吟:“也好,那么袁朗兄弟也陪我下山走一遭。” 縻胜道:“哥哥,袁朗去的,俺也陪你下去。” 袁朗笑道:“縻胜兄弟,我和酆泰石秀两位兄弟都是拿的短家伙,行走江湖也不扎眼,你那个开山斧,是怕别人不注意我们怎得?” 众人哄笑一阵,搞得縻胜有些不好意思。 王伦也不迟疑,当即和石秀袁朗换好衣装,收好行囊,骑马下山去了。 下山后,袁朗问道:“哥哥,此行我们赶往何方?” 王伦道:“蓟州。” 袁朗闻言便不再问,只是暗暗的握握了自己的水磨炼钢挝。 这日四人正行进间,忽然天上春雷滚滚,好似要下雨了,四人见路边有一间荒废的破庙,连忙牵着马进了破庙的大殿内避雨。此时大殿中正坐着一个书生和一对小夫妻,萍水相逢在这么一个凉亭中避雨也算缘分,虽不认识也是点了点头。 随着又一声春雷炸裂,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此时刚入春不久,春雨虽然贵如油,但是如果淋了这油想不生病却是难了。 眼见着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王伦四人也就地坐下等待雨停。 看着外间大雨,袁朗道:“哥哥,据闻燕云一带的前朝旧民依然归心了那北辽,不知是否属实?”石秀闻言也看向王伦,眼中满是疑问,他随叔父曾经去蓟州买卖牛羊,自然对北辽的民情也有了解。 一旁那个书生也不禁将目光扫了过来。 王伦淡淡一笑道:“三位兄弟,你是否听说过儿不嫌不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句话?” 酆泰三人道:“自然听说过,哥哥的意思是,旧民归辽乃是败类之举?” 王伦一阵冷笑道:“三位兄弟,如果兄长乃是贪yin好色横行不法之徒,让你们为我当打手去欺负乡里你们是否会做?” 三人一愣,当即道:“兄长自不是此种样人,否则我三人早已远离哥哥。” 王伦点头道:“所以你们要注意刚刚为兄所言,儿不嫌母丑,但绝非儿不嫌母坏,狗不嫌家贫,却并不是狗不嫌家恶。正所谓父不正子不孝各奔他乡,上位者不知体恤百姓,还不许百姓自谋生路,这是何道理?” 三人如醍醐灌顶一般,,登时理解了王伦的意思,当即对王伦一拜道:“哥哥所言极是,小弟受教了。” 那一旁的书生目中更是精光闪烁,他对王伦这个话的理解似乎更为透彻,王伦的话简单易懂,但是蕴含的道理却是极其深邃,能从普通的话里面体味出不普通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功夫。 石秀道:“不过可惜燕云已失百年,也因此我们一直被北辽压在头上。小弟昔日随叔父前往蓟州,每天都过的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留神被辽人抓去为奴。” 袁朗叹道:“我大宋人口是北辽十倍,但却饱受北辽百年欺压,小弟幼年之时曾想过日后从军恢复燕云,但成年后为了生计。。。唉。” 石秀道:“我们也只能是替古人担忧,这些事情早已经百年了,我们又有何法?无非也就是发发牢sao罢了。” 王伦道:“只要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