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_258 继续采访《追凶者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8 继续采访《追凶者也》 (第2/3页)

让它超脱于单纯犯罪悬疑的类型片,赋予一些更大的社会背景,这是怎么考虑的?

    曹保平:

    这就是你的电影不一样的地方,简单的类型片或商业片是不需要考量这些的。

    商业片需要简单的善恶、低龄化,给出好和坏的基本概念。

    但大多数剧情片是现实主义的,就是合理性和真实性,就是生活中像不像。

    事实上是我们做得不够好,如果我们做得好,都应该有你刚才说的这些,专业术语讲每个人物都有他的前史。

    一个好的剧情片的话,人物前史要比故事进行中的90分钟里下的功夫更多。

    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个剧本,恨不得有十万字的人物前史,最后只用一万字在90分钟里写那个人物的故事,但这十万字是必须要做结实的。

    《追凶者也》里张译的前史,必须要给出部分交代,这个人要特别像你周围的人,如果不给出前史,张译只剩下一个符号:一个杀手,唤不起你的同理心。

    对他没有情感投射,就一个概念,他为什么跑这里来了?他以前经历过什么?

    这些会唤起你的情感,他的所有行为会令你产生同情,所以人物会感动你。

    没有这个的话,他在里面要达到的目标失败了,你只是觉得他挺傻逼的,最多就这种感觉。

    刘烨也是,你给了所有前史,会使你的人物更丰富,更有质感。

    刘尚:

    现在市场上贴近现实主义的电影还是少,大部分就是把情节堆出来就完了,它真的没有太丰富的背后动机和前史。

    另外,看《烈日灼心》的时候,可能有的观众会惋惜里面有的人不该死,《追凶者也》也是,觉得张译不该是那样一个结局,有一种生活的无力感,这是比较深沉的情感。

    但现在市场上的很多片,只要给观众看到有小鲜rou,有激烈的打斗和搞笑,观众就觉得爽,你会不会担心观众看了《追凶者也》觉得没爽到?

    曹保平:

    看你是喜欢高级的爽还是低级的爽。

    当然,你要尊重观众,观众进入影院是要满足某种情绪的宣泄,比如《速度与激情》《美国队长》等等,这种爽,是生理的满足。

    我希望做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

    还有的电影更高级,比如阿巴斯。

    有走得更偏的,只求心理的满足。

    波兰斯基的《杀戮》,我刚看的《完美陌生人》,我觉得这些电影才叫有技术含量。再比如《通天塔》《这时对那时错》,通过心理的爽就能震撼你,远远强大于看《速度与激情》。

    它完全不需要调动纯粹生理的满足。

    我就是选择在这两者之间的交合点,所以纯粹的生理快感不是我这个电影去追求的了。

    刘尚:

    你追求的这个角度,在市场上的覆盖面其实已经足够了。

    尽管不是最大的,但在商业上能够自给自足。

    曹保平:

    好的剧情片都能达到这样一种要求,《美国往事》肯定是剧情片。

    有非常多在商业上出色的剧情片,比如《泰坦尼克号》。

    我希望我的电影是这样,在两者中间,不是单一化的。

    刘尚:

    关于演员的问题,为什么你选择刘烨来演一个比较憨的角色,可能多数人觉得他又高又帅,是个偶像,如何调整演员到这种带点喜剧感的状态?

    曹保平:

    我选演员没有太往类型上选,反而大家看着特别惯常的演员表演,我特别想拧着来。唯一的标准是演员要有表演天赋,就是你适合吃这碗饭,演员要有这个东西。

    《烈日灼心》我最终用段奕宏也是这个道理。

    造型这个事儿可以往后做,而且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和你概念中想象的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你生活中认识的特别牛逼的教授,和你电影中打扮出来的一个教授,看上去绝对不一样。当然也要有审美意义上的共通性,要拧着来也要给出理由,否则就是给自己下绊儿。

    比如说张译,可以演王友全也可以演杀手,打扮打扮,搞搞小女孩,他年龄也演得了。

    但他戴个眼镜,个也不高,不壮,没有满脸横rou,看上去很普通,就觉得这样的演杀手特别好。

    刘烨我对他没有偶像的概念,他骨子里有个愣劲儿。

    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那股劲,说白了就是一个社会人拥有的习性,任何人都有,而且是改不掉的。

    有种挺可爱的浑劲儿,不太见风使舵,察言观色,有点自我,他又是一个大个儿,愣呵呵的劲,很多演员没有。

    我觉得这和宋老二的角色是相同的。

    胡子、疤痕、发型这些外在的造型很容易实现,我关键是看演员骨子里的东西。

    刘尚:

    你之前的电影都是犯罪片,但其中一部分像《光荣的愤怒》算是喜剧,《追凶者也》也是喜剧,但《烈日灼心》就不带喜剧的元素。

    都是犯罪片,所以你是怎么来决定,哪些是可以用喜剧方式来处理的,哪些就不行?

    曹保平:

    我特别喜欢黑色喜剧,它有无奈,有对社会的嘲讽,还有天然的尖锐和深刻。

    比如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小说,拉斯·冯·提尔的《狗镇》,它是那么大的一个寓言,但处理得非常轻。

    《光荣的愤怒》是我特别喜欢的风格,后来有的片没那样拍是因为每个故事的原始驱动力都有它自己的生命,不能强行改变。

    有的不适合喜剧,有的不适合严肃。

    刘尚:

    你觉得《追凶者也》的核心喜剧性在哪里?

    曹保平:

    就是人物的无奈窘境。

    当一个人被当成杀人犯,他就处于有嘴说不清的窘境,他还非得把自己证明清楚,但也不是因为多高尚,会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比如段博文演的这个混子,他就是这个社会最垃圾的人,偷拐抢骗,但他的较真,,他还特别守诚信,就产生了喜剧性。

    剧中每个人都有这种特点,张译也是,作为杀手也有信条。

    你知道大陆又不像香港那样,黑社会还搞那么严谨,当然现在也严谨了哈。

    所以这部电影千万别往严肃上拍,别往《烈日灼心》上拍,它并不背负那种无法承受的重量,十几年的逃逸,年幼无知的时候干了那么罪恶的事,但内心又是一个善良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