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_260 编导系实践课(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0 编导系实践课(上) (第1/2页)

    趁韩露的剧组正在准备,刘尚把桌子上的剧本拿给学生当教材看。

    剧本拿到手,刘尚问韩露:

    “你这个剧本保密等级高吗?”

    韩露摇头:

    “文艺片没啥可保密的情节,看就是了,不过最好出去不要乱说,我还指望回来卖点票房找补一下呢。”

    刘尚想了想,问韩露:

    “你们这场务呢,拿点保密协议过来,我让我学生都给签了。”

    韩露哈哈笑着说:

    “至于吗?我信不过那些学生还能信不过你?你给学生看吧。”

    刘尚一边走一边说:

    “行吧,我先上课,回头让学生把保密协议补上。”

    刘尚跟学生强调了剧本保密的事情,然后当场拆解剧本给学生听。

    学生听了频频点头,有人忍不住拍马屁:

    “这个乡村伤痕题材的剧本一看就是奔着拿奖去的。”

    “必须拿奖啊,稳的。”

    “韩露导演竟然还会拍这种题材的,太全能了叭?”

    刘尚打断学生们的扯淡,他开口问:

    “谁能说一下这部电影的结构特征。”

    台下学生一脸懵逼。

    夸这个电影都会说两句,但是现在要专业性而且针对性地夸。

    从结构特征的角度来夸?

    那是个什么东西?

    见学生都不太敢发言的样子,刘尚只好看向助教江川。

    助教江川便解释说:

    “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

    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

    1.剧作结构分析:

    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纵观世界各国故事片电影的样式,电影的叙事结构、电影的剧作结构及故事的结局基本是四种存在模式:

    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

    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

    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

    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

    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非戏剧性结构的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无非是形成两种模式:

    1)个体无意识形成集体的有意识

    2)整体有意识形成风格的有意识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

    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

    传统的电影情节,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现代电影的情节则更为复杂,更为混淆。但电影的情节和细节是影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的叙事情节,在总体上构成影片的框架;电影的细节与元素构成影片的内容;电影情节的推动,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着重依赖于人物的动作和细节的设置。

    电影情节的编排,往往是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和发展。以往的“戏剧式”电影叙事,对于精巧的外部情节的设计和设置是十分依赖的。

    现代电影中,对于叙事中的细节越来越重视,用细节的动作和细节的场面积累来推动情节。

    这种电影的特点是:重视细节的强调,重视细节的重复,形成影片内在的结构,注重细节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情节的帮助。

    总体来讲,影片的结构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段。

    经分析发现,电影的叙事结构、剧作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听完助教的解释,有人点头,有人在思考。

    刘尚满意地点点头。

    自己招的这个研究生来做助教真是省了自己不少事情。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聊一聊,韩露这个电影在剧本结构上的特征。

    韩露远远地瞅见刘尚给学生讲课,回想自己之前跟刘尚学习的情景。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现在自己是能独当一面的导演了。

    刘导已经成了北电的教授。

    只是不知道刘哥以后还拍不拍电影,是不是就打算退休当老师享清闲了。

    韩露想着事情,这时场务过来告诉韩露,各部门全都准备就绪,可以开机了。

    韩露点头,站起来,开始拍。

    她瞅见盛海亮还蹲在刘尚那边听课,她招呼盛海亮:

    “海亮!你要转行当导演了还是咋的?不拍戏了啊?”

    盛海亮听到叫喊,噌地站起来往这跑:

    “来了来了,导演,我刚才等着没事,就去那边听听课,学习一下。”.xXbiQuGe.c0m

    韩露瞅了一眼盛海亮,挥挥手,示意盛海亮赶紧去准备。

    刘尚这边听完学生们的介绍,点点头,没说好也没说坏。

    他又把韩露的分镜头脚本拿出来了,逐一拆解。

    拆解完,又让学生们分析韩露的叙事结构。

    剧本结构在前,但呈现在荧幕上,还是看导演的叙事结构。

    好的导演可以用鬼斧神工的叙事线路,将剧情的魅力拔高一个等级。

    这就是刘尚要学生们分析的。

    学生们看着韩露导演的分镜头脚本,面面相觑。

    这对他们来说,过于复杂了。

    毕竟他们还是学校的学生,只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层面。

    刘尚冷不丁拿出来实战的玩意,他们全都抓耳挠腮。

    有个别几人脑子稍微活络一点的,可以简单说两句。

    但无一例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