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_268 差点就拿到了金棕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8 差点就拿到了金棕榈 (第2/3页)

“复仇”,但是更强调道德

    《共同警备区》是朴赞郁继《月亮是太阳的梦想》和《三人组》后导演的第三部作品,当时就连朴赞郁自己都认为,如果这部电影再不成功,他恐怕就要与导演这个职业告别了。

    当时,有人问朴赞郁在《共同警备区》中试图突破或者颠覆什么?朴赞郁回答说:“我试图杀死‘我’。相比语言,我更注重沟通;相比少数忠粉,我更注重广泛大众;相比自我意识,我更注重主题;相比执导,我更注重演技;相比风格,我更注重感情;相比美学,我更注重政治学。总的来说,我努力使之成为a,而不是成为b。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导演的存在感我拼尽了全力,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为此感到骄傲。”

    《共同警备区》是朴赞郁导演事业的一个巨大转折点,之后他的《我要复仇》《老男孩》和《亲切的金子》构成的“复仇三部曲”更是让朴赞郁成为国际级导演。

    对于“复仇”的主题,朴赞郁曾经表述说:“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教育水平在发展,人们不得不深深地掩饰自己的愤怒、仇恨和嫉妒,但这不是说这些情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人际关系日益复杂,愤怒也会日益生长。随着现代社会个人的精神负担加重,在愤怒增长的同时,宣泄愤怒的出口却愈来愈小。这种情况是不健康的,可能因此才有艺术的存在。”

    他表示,自己的影片虽然是说“复仇”,但是更强调道德,“有罪的良心才是核心主题。说到底,我希望复仇变成一种救赎的行为,实施复仇行动的人在寻求拯救自己灵魂的方式。”

    这次在《分手的决心》中,朴赞郁拍得毫无其之前经典作品的“重口味”,朴赞郁称其为一部“成人电影”:“当我说这是一部成人电影时,我的意思是它实际上是关于成熟的人际关系。这是为那些失去了某人或不得不放弃某人的人准备的,也是为那些了解拥有一段微妙的、难以定义的浪漫关系的体验的人准备的——这是一生中发生在你身上的非常复杂的心理变化。”

    而对于他影片中常见的暗黑和绝望情绪,朴赞郁曾说:“看电影并非一定是舒服的享受,要舒服不如去澡堂泡澡。”

    大二开始写影评,因希区柯克的《眩晕》决定当导演

    朴赞郁1963年8月23日出生于韩国首尔,毕业于西江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而在还是高中生时,朴赞郁就有了导演梦,之所以没有报考电影专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适合认真学习的人”。

    尽管上了哲学系,朴赞郁并未远离电影,他上大学后的志向是做名艺术评论家,由于学校没有相应的课程,只能通过摄影和看大量的电影学习。大二时,他和同学在学校里成立了西江电影联合会,开始撰写影评,以至于朴赞郁曾有“韩国看电影最多的导演”的美誉。

    大学三年级时看过希区柯克的电影《眩晕》之后,朴赞郁决定要成为一名像希区柯克那样的导演,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脑海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喊:‘如果我不试着去做导演。临终前我一定会后悔的。’就好像《眩晕》里詹姆斯·史蒂沃特盲目地追寻一个神秘女子一样,我也是漫无目标地寻找某种非理性的美丽。”

    大学毕业后,朴赞郁开始去片场打零工,为了挣钱,他写各种文章。1994年,他出版了被称之为“影迷的观影圣经”的影评集《看电影的秘密》。

    1992年,朴赞郁导演了首部电影《月亮是太阳做的梦》,成本160万美元,影片票房惨败。朴赞郁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失去了做导演的机会。

    就这样沉寂多年,直到2000年的《共同警备区》,朴赞郁曾说:“从1990年结婚后,到2000年拍出《共同警备区》这十年间,我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全靠妻子维持生计。尤其在有了孩子之后,一家三口过得很辛苦,托妻子的福才能勉强过得下去。”

    《共同警备区》以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为背景,讲述了韩朝士兵从对立的驻守军人发展为好友却又兵戎相见的故事。该片于2000年9月9日在韩国上映,票房打破了当时的韩国影史纪录,并且入围了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主竞赛单元。

    朴赞郁首部个人随笔集《朴赞郁的蒙太奇》收录了《共同警备区》的创作故事。朴赞郁透露他做梦都想拍摄一部跟朝鲜半岛南北分裂有关的电影,在出道前也曾写过这类剧本。

    “住在西柏林的韩国某电台特派员,为了采访在一场竞赛中获得冠军的朝鲜出生的女长笛演奏家而前往东柏林,而后两人陷入了爱河,但当时的韩国和朝鲜的情报当局强行拆散了两人。大概就是这样的故事情节,这是我写过的唯一一部浪漫爱情故事。为此,我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查阅了很多资料,写了很长时间。但在我脱稿几天后报纸上刊登了朴光秀导演即将要拍摄《柏林报告》的相关报道,电影公司得到消息后即刻抛弃了这个剧本。其实除了在柏林发生的爱情故事之外,我们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可事已至此还能怎样呢?因为那次事件,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甚至想放弃出道决定移民。”

    给女儿的家训是“不行就算了”

    尽管朴赞郁的电影氛围总是让人感到“窒息”,但生活中的朴赞郁却不这样“可怕”。在《朴赞郁的蒙太奇》中,就记录了他很多趣事。

    例如,他吐槽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千篇一律的问题,自己要像复读机一样痛苦地回答,但为了电影票房,又不得不这么做。还有一次,在一个咖啡馆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到怎么看待《我要复仇》票房萎靡不振这件事,朴赞郁突然招手大声喊道:“服务员,我要埋单!”

    当然,有个性的朴赞郁也会怼记者,例如在觉得问题不合己意时,他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想提醒您一下,在提出带有侮辱性的问题前您最好过过脑子,否则您会发现这是今天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