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_第九十章:迎公主,窃国运,疑案重重,各方谋算平【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迎公主,窃国运,疑案重重,各方谋算平【求月票】 (第5/5页)

淡淡回答,同时也不禁皱眉,看着石桌上的卷宗。

    一时之间。

    众人都安静下来了。

    一个个沉默不语。

    “其实按我的意思,我们直接总结就好,一开始我也觉得有问题,后来问了人,也说的很清楚,就是特批案卷,可能真是我们想多了。”

    李基开口。

    他一开始的确很有兴趣,以为要破获什么大案,逞一把能。

    可没想到的是,得到的结果,居然是刑部改制,一时之间,瞬间失去了兴趣。

    “倘若当真是刑部改制,那当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可能真是我们想多了。”

    江叶舟也跟着开口,如此说道。

    “其实我觉得,这卷宗应该没什么问题,倘若当真涉及什么,文景先生也不可能让我们来处理。”

    “毕竟我们都是学子,刑部案卷,也轮不到我们来查。”

    杨寒柔也跟着开口。

    逻辑上没什么问题。

    “或许真是我们想多了吧。”

    “行吧,这件事情先放一放,反正时间还早,如若当真是我等想多了,那就总结一番,月底交卷。”

    “诸位休息去吧。”

    看着众人如此,顾锦年也跟着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肯定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

    一定另藏玄机。

    只不过,大家获取的信息都太少了,有些没头绪是必然的。

    说完此话,顾锦年直接动身离开。

    不管如何,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这种事情也急不来。

    顾锦年离开了。

    苏怀玉带着卷宗跟在身后。

    其余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了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最终还是各自回去。

    回去的路上。

    苏怀玉的声音不由响起。

    “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查出真相。”

    苏怀玉出声,提醒着顾锦年。

    “什么办法?”

    顾锦年有些好奇。

    “倒也简单,眼见为实。”

    苏怀玉淡淡出声,告知破案唯一办法。

    眼见为实。

    听到这话,顾锦年有些皱眉。

    “你的意思是说,去一趟白鹭府?亲自调查?”

    顾锦年问道。

    “刑部查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亲自走一趟。”

    “卷宗上的信息不多,得到的信息也不多,倘若有人要故意隐瞒,身在京都,就更别想知道内情。”

    “白鹭府虽三千里之远,可若是加急一点,两日时间便能赶到。”

    苏怀玉给予回答。

    他说的没错。

    真想要查这个案子,去一趟肯定是有收获的。

    而实际上顾锦年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离开京都,他有点方。

    毕竟自己这个身份,万一出去以后,被人暗算咋办?

    “不急,等等再说。”

    顾锦年开口。

    “你怕出去会被暗算,对吧?”

    苏怀玉一眼看穿顾锦年的顾忌。

    “不完全是。”

    顾锦年也没有否认,但也没有承认,怕死是固然的,可更多的原因还是没有准备充足。

    真要去,得跟家里人商量一下,不然万一出了问题,好歹有个照应。

    还有一点就是,自己得利用一下古树。

    看看有没有什么信息。

    而且算下时间,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的人,估计马上要走了。

    遇刺的事情估计马上要发生,等这件事情结束了,自己离开京都都没问题,那个时候肯定没有人敢乱来。

    发生过一次,不可能再来第二次。

    眼下。

    正是多事之秋。

    自己那里都不能去,先静观其变再说。

    没有继续多说什么,顾锦年回到宿内休息。

    翌日。

    天刚亮。

    大夏皇宫。

    大殿当中。

    一场激烈无比的争吵发生。

    由杨开率先说出,匈奴国和亲之事。

    希望两国友好,化干戈为玉帛。

    然而此言一出,文官儒臣纷纷表示同意,可大部分武将不干了。

    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人知道,里面有什么阴谋,谁都不知道。

    可问题是,大夏吃了亏,现在居然还要和亲?

    来换取不宣战?

    这帮武将一个个都受不了。

    虽然匈奴国解释清楚,这是一场误会,而且主动赔礼道歉,可和亲二字,不少武将就是不答应。

    你要说匈奴送女人过来和亲,那他们还能接受,让大夏女子去匈奴国?

    他们不答应。

    争吵很激烈,从卯时一直吵到未时,足足吵了一天。

    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

    但最终,这件事情还是定下来了。

    同意和亲。

    不过不真派公主,而是钦点一名大臣的女儿,封公主之称,远嫁匈奴。

    人选由礼部来挑。

    这是最终的答复。

    因为不管站在谁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抛开听起来是有点恶心人除外。

    一个女人,换来国家太平,经济昌盛,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亏本的买卖。

    即便是武将们不服,可说到最后,他们也说不过这帮文官,还有这帮儒臣。

    只是不服就是不服。

    最激烈的是长阳侯,他由始至终都不答应。

    可没办法,永盛大帝开口了。

    而且武将虽然不答应,可多半是气不过,外加上打仗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十几年都没打仗了,也想乘着这次机会,发挥最后的余热。

    但战争并非是意气之争。

    更多的考虑,就是经济问题。

    所以今日朝会无论怎么争吵,只要无法证明匈奴国有歹心,那么结果一定是答应和亲的。

    朝会结束。

    礼部立刻着手挑选大臣之女。

    同时也将消息传至匈奴国。

    让其可以准备派人过来,迎娶公主。

    当然备上彩礼,这些不能少。

    而和亲之事,在京都传开后,也在一瞬间引起巨大的争议。

    ----

    ----

    兄弟们,今天去拍照了,拍了一个下午,主要头发秃了,拍出来都很古怪。

    摄影师都忍不住吐槽,说兄弟你是做什么的啊?怎么年纪轻轻头秃了?

    最后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才搞好了照片,今天更新晚了。

    明天没啥事,我多更点。

    然后月初求月票!

    厚着脸求一点了!

    拜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