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顾锦年东荒一统策,永盛天怒,文武辞官,朝野震动!【求月票】 (第5/5页)
捏在陛下手中了。 皇权集中,这很夸张,他们没有谏言之权,或者是真得罪了陛下,忤逆了陛下,是不是说以后要被秋后算账?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永盛大帝还是理智一点,可换下一个皇帝不理智咋办? 谁招惹他,他就让东厂去查,查完之后多多少少有点问题吧? 一但有问题,咔嚓一刀脑袋下来,还不会有人帮你说话,因为你做错在先,死了活该。 大夏王朝有御史已经够了。 现在又来个东厂,这如何不让人心慌? “恳请陛下三思而行。” “设立东厂,监督百官,此等行为,会引得百官生畏,往后无人再敢直言,祸乱朝纲,再者即便设立东厂,也不可让宦官为政,应当请儒道正直之流掌权。” “可保公平。” 此时此刻,宰相李善开口,他很严肃,希望皇帝收回成命。 这事开不得玩笑。 “恳请陛下三思,宦官执政,千古奇谈。” 这一刻,百官齐齐开口,连武将都跟着开口。 没办法啊,原本是文武对立,我喷你你喷我,双方敌人很明确,而且立场不一样,喷来喷去无伤大雅。 可现在多了一个东厂,监督百官?权力更是比御史还大。 毕竟御史想要弹劾一个人,先要收集证据,然后再慢慢调查,确定了再上来弹劾,弹劾了,大家就开始嘴炮,说赢了就没啥大事,说不赢就倒霉。 一切都有cao作空间可言。 可现在让宦官来执掌东厂,大家都别玩了,这些宦官明显是跟着皇帝的,也就是说,查谁和不查谁,完全就是皇帝说了算。 甚至说,如果得罪了这帮宦官,可能自己也倒霉。 自然而然,文武得联合起来,抵制这件事情。 “三思?” “匈奴国窃取国运之事,尔等要是有一人提前与朕说,朕都不会这般。” “至于百官生畏?若没有做亏心事,为何惧怕?” “莫要在这里找什么借口,此事朕意已决。” 永盛大帝也很直接。 借助这件事情,直接设立东厂。 东厂这个概念,在他脑海当中早就浮现了,只不过他一直不知道什么时候说出来。 因为说出来,必然会被百官抨击。 可现在借助这次机会,刚好利用起来,这就是帝王权衡之术。 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深思熟虑的。 能说出来,基本上就要实行。 而面对百官的劝阻。 永盛大帝只是心中冷笑。 “恳请陛下三思,臣绝不同意此事。” 这一刻,李善跪了下来,他目光坚定,望着永盛大帝,死活就是不同意这件事情。 随着李善跪下来了。 其余百官也纷纷跟着跪下来了。 “请陛下三思。” 他们没有这么刚,可跪下来后,就代表着与李善站在同一阵营上。 毕竟李善乃是百官之首,当朝宰相,他都开口了,大家要是不跟随的话,那就等着被逐个击破吧。 皇权与相权的弊端,也就是这种。 皇帝永远是一个人的。 抛开太监这些天之家奴不算。 而百官则是一群人的,虽然互相抨击,但遇到事的时候,还是团结一致,抵抗的也只有一个东西。 那就是皇权。 “好。” “好。” “好。” 永盛大帝连连点了三次头。 他没有多说什么了。 百官的态度很强硬,坚决不答应,如果自己强行要求下来,惹来的麻烦会很大。 虽然说,皇权至上,可没有百官的话,也没有作用。 至于说什么直接换一批,这完全是空谈,国家每天有多少事情?耽误一天都不行。 如若直接换一批,大夏想不出事都难。 而且能在朝堂上的官员,背后都有无数势力,他们要是全部被革职了,大夏也就彻底乱了。 最终,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 缓缓开口道。 “东厂之事,朕再三思一二,不过设还是要设,先斩后奏之权收回,调遣之权改为辅佐,悬灯司与镇府司竭力配合东厂,至于调查之权保存。” “刘言,给朕好好查一查,和亲之事,到底是谁在幕后搞鬼。” 永盛大帝以退为进,这群官员最怕无非是先斩后奏,外加上东厂权力过大。 既然如此,那就稍作更改,把这些权力先收回,往后再看。 只是此言一出。 李善依旧开口道。 “陛下,此事臣会调查的水落石出,请陛下放心,给予臣半年时间,会给陛下一个交代。” “东厂之事,无论如何不得以宦官掌权,可设东厂,监督百官,但由大儒掌控,否则人心惶惶,于朝政不利,与大夏不利。” 李善面无表情道。 他还是拒绝。 这种事情,就是不能答应,除非让大儒来管,毕竟大儒会站在一个中立角度处理事情,不会偏袒皇帝,也不会偏袒他们。 这些宦官不一样,纯纯的就是偏袒皇帝。 甚至说难听点,就是皇帝的走狗,让他们掌权,绝无可能。 “大儒掌管?” “你怎么能确定,此次和亲,与儒家没有关系?” “少给朕废话,如若尔等不答应,全给朕告老还乡。” 永盛大帝倒也直接。 自己退了一步,结果这帮人还不让步,那就都别玩。 可是,当此话一说。 李善却神色坚定,将自己头上的官帽缓缓摘下。 “既陛下执意,臣李善,今日辞官。” 李善开口。 一瞬间,大堂安静到死。 几乎令人窒息。 堂堂大夏宰相,当朝辞官? 这事足够引起王朝动荡。 可下一刻,又是一道声音响起。 “臣,胡庸,愿辞官回乡。” 是吏部尚书的声音。 胡庸开口,不过话术要好一些,没有李善这么刚。 很快,一道道声音响起。 文官这边几乎一个个脱帽。 武将一块,也在咬牙犹豫,最终还是深吸一口气,将官帽摘下。 因为如若皇帝执意如此。 他们早晚要出事。 与其如此,不如现在乘着有人带头,一起闹事。 反正法不责众。 这一刻。 永盛大帝沉默了。 可内心的愤怒,却如同火山喷发一般。 怒不可遏。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