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求月票】 (第4/5页)
了许久,到最后他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去求见陛下,希望能得到答复。 只是面圣过后,刑部尚书一脸沉重的离开宫内。 陛下只说了一句话。 依法办案。 陛下开口了,刑部尚书自然不会有其他想法,可是这件事情无论是杀还是不杀,对大夏来说影响都很大。 回到尚书房。 刑部尚书看着面前的卷宗,沉默了许久。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取来毛笔,染了些朱砂墨,赫然在卷宗上留下几个字。 【斩立决】 这是他的批文。 斩立决。 他只能这样做了,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卷宗审批完,徐平长长吐了口气。 而后将卷宗交给下面人,送往皇宫,等待陛下的最终审批。 走出尚书房内。 徐平望着院中的菊花,有些沉默,最终他缓缓开口。 “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世子殿下,当真天下无双啊。” “老夫,惭愧。” 徐平感慨,他由心底敬佩顾锦年,虽然站在他的立场,他也是判顾锦年秋后问斩。 可顾锦年所作所为,让他发自内心的敬佩。 临阳侯,当真生了个好儿子。 镇国公,也当真有了个好孙子啊。 卷宗送走了。 而此时此刻。 相府当中。 李善站在书房,缓缓落笔,将顾锦年在白鹭府作的诗写下。 到最后,他的毛笔缓缓落下。 眼中平静无比。 “想要借此得民心吗?” “不可能的。” 他喃喃自语,眼神当中充满着各种想法。 而与此同时。 西境府。 一座巨大的宫殿当中,祁林王握着一枚玉佩,看着下人呈上来的诗词。 眼神之中,尽显冷漠。 而宫殿下方,一道声音也缓缓响起。 “王爷。” “顾锦年再一次破坏我等计划,若现在没有对策的话,只怕难以完成大业啊。” 声音响起,是一名黑衣人,他立在宫殿当中,如此说道。 “你们做的太过分了。” 祁林王望着黑衣人,眼神冰冷道。 感受到祁林王的目光,后者没有丝毫畏惧,而是缓缓开口。 “王爷,并非是我等做事过分,而是无毒不丈夫啊。” “如若不这样做,大夏王朝必然一飞冲天,国君之位,也将稳固如山。” “请王爷见谅。” 后者出声,对于白鹭府发生的事情,没有一点愧疚,反而认为无毒不丈夫。 “哼。” 祁林王冷哼一声,很显然他的确不满。 可过了一会,他的声音又继续响起。 “不管如何,你们所做事情,都给本王停下来。” “朝廷一定会重视此事,到时候顺藤摸瓜,尔等计划都将付之东流。” “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发动一切力量,赐死顾锦年。” “他快要得民心。” “若他得了民心,以后谁都对付不了他,不能让他成长起来。” “本王该做的事情也已经做完了,让你后面的人也要尽全力,若顾锦年此番不死,我们的合作,本王要重新考虑了。” 祁林王开口。 白鹭府的事情,他有参与,但的确不清楚具体情况,只是包庇了很多人罢了。 如若知道是这样的情况,他不会参与的。 这是心中最后一丝良知。 可事已至此,让他放弃,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差最后一步,若有机会,他还是想尝试拼一拼。 “请王爷放心。” 后者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开。 待他走后,祁林王的眼神当中,也出现了犹豫之色。 一直到翌日。 大夏京都。 天还未亮。 许多百姓已经早早起来了。 今日,他们知晓,有一个叫做顾锦年的人,要押送回京了。 百姓们在必经之路等待着。 想要看一看顾锦年。 这几日,白鹭府的事情,在京都热议不绝,众人为顾锦年的遭遇打抱不平。 认为顾锦年一心为民,却惨遭入狱。 可人微言轻,起不到什么作用。 如此,等到寅时时,囚车缓缓出现,映入百姓目光之中。 囚车到来。 百姓们纷纷望了过去。 囚车当中。 顾锦年静静盘坐,他这些日子都显得平静,也很少说话。 他心中也在思索诸多道理。 江陵郡的事情。 白鹭府的事情。 太多太多的事情,让他不由自我思考。 不知道为何,顾锦年逐渐有些明白一些道理,他在思考,自己是否要立言。 但最终他摇了摇头。 虽经历苦难。 但还没有彻彻底底的明悟真理,还是需要一定的补充,还有一定的内心认可。 否则不遵从内心,也无法真正立言。 立人生之言。 “世子殿下,到京都了。” 刑部主事的声音响起,提醒了顾锦年一声。 听到这话,顾锦年逐渐回过神来,他目光望着京都的百姓。 百姓们结伴而来,其中还有诸多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望着顾锦年,就如同仰望着一位圣人一般,眼神之中是敬佩。 “世子万古。” 人群中,也不知道是谁高呼了一声。 下一刻,震耳欲聋的声音随之响起。 “世子万古。” 一道道声音响起,这声音汇聚如海,震散云霄。 百姓也好,读书人也罢,他们早就听闻过顾锦年的事情。 今日只是抒发于心,道一声世子万古。 面对这般的赞赏,顾锦年内心十分平静,他所做之事,并非是想要得到赞扬罢了。 囚车缓缓行驶,顾锦年平静无比。 可就在此时。 一行队伍出现。 为首之人,是刘言,他带着一些宫中侍卫,拦住了囚车。 而后缓缓展开圣旨,出声开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世子顾锦年,为民除害,救白鹭府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乃不朽之功,为天下读书人之表率也。” “然,世子顾锦年,抗旨不尊,僭越国本,任意妄为,虽情有可原,但国法不可乱,不可功过相抵,故而,由刑部定卷,判世子顾锦年,七日后,于西门菜场斩立决。” “不可更改,不可大赦,钦此。” 声音响起。 刘言将圣旨放下。 而周围百姓,却不由哗然一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