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请圣尺,定儒义,以德凝气,怒斥三万读书人! (第3/5页)
“吾顾锦年。” “今日,请圣尺显世。” “定义儒道第一境。” 北城门上,顾锦年负手而立,他望着众读书人,如此开口。 此言一出,确实引得众人惊愕。 “定义儒道第一境?这是何意?” “他在说什么胡话?” “我怎么听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顾锦年这又要做什么?” 大部分不解,他们只是听说过玲珑圣尺,也仅仅只是知晓玲珑圣尺的基本作用,可以削人才气,对于玲珑圣尺真正的作用,他们不是很清楚。 可有一部分人脸色却瞬间变得难看无比。 “他是要重新修改儒道第一境的标准,想要从根本上打压我等。” 有人脸色难看,道出顾锦年想要做什么。 此言一出,瞬间引起哗然。 “重新修改儒道第一境的标准?他有什么资格修改?” “这便是圣尺的威力吗?” “更改儒道第一境的标准?玲珑圣尺竟有这般的威能?怪不得能称之为圣器。” 人们惊叹,有些不敢相信,但事实摆在面前,他们也不得不信。 “倘若顾锦年随意修改,设立一个无法完成的规则,那该怎么办?我等岂不是无法踏足儒道?” “顾锦年当真歹毒啊,竟然用这招逼迫我等就范。” “儒道之境,是天地设立,也是代代圣人与先贤共同推演而出,如今顾锦年竟然要强行修改,可恨啊。” “顾锦年,你配吗?” 叫骂声响起,有人依旧愤怒,也有人害怕,更有人露出恐惧之色,毕竟儒道境界是他们好不容易修行出来的。 现在告诉他们,要重新定义,他们如何不怕? “问题不会太大,即便他重新定义,影响的也只是后来者,我等不会受到影响。” 关键时刻,有人开口,道出辛秘。 此言一出,瞬间得到众多人的好奇。 “你确定我等不会受到影响吗?” “如若只是影响后来者,那还好说,如若影响我等现在的境界,那这顾锦年当真罪该万死啊。” “我觉得很有可能,毕竟圣尺威力再大,也不可能大到无边,肯定会有一定的限制。” 一道道声音响起,随着有人道出圣尺的弊端后,一时之间,众人松了口气。 如若顾锦年重新定义儒道第一境,影响到了他们,那当真是血亏。 只是,北城门上。 听着这些言论。 顾锦年面无表情。 圣尺浮现,玲珑圣尺绽放光芒。 而顾锦年也在这一刻闭上眼睛,他脑海当中浮现圣贤之道。 大约一刻钟后。 当顾锦年睁开眸子的刹那,玲珑圣尺疯狂震颤。 “儒道第一境。” “以德凝气。” “凡有德行之人,皆可凝气,为浩然正气也。” “无德之人,品行败坏,心胸狭隘,不可凝气,阅万书不可入儒道也。” 顾锦年出声。 这是他对儒道第一境的定义。 有德行之人,才可以凝气。 这个有德,不是说你一定要成为圣人,而是爱恨分明,明知道是错的事情,你不能去做,明明是因为嫉妒,却非要找个借口掩盖自己的嫉妒,从而抨击他人,或者加害他人。 这种人,便没有德行。 读书人也好。 君子也罢。 哪怕是杀猪之人,只要他拥有德行,那么他便可以凝气,而且凝聚的还是浩然正气。 心中之正义。 如若没有德行,就算看一万本圣人之书,也绝对不能踏入儒道,绝对不可凝聚出浩然正气。 德。 最为重要,无关身世,无关背景。 顾锦年的的确确提高了标准,但他没有强行提高标准,而是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进行定义。 此言一出。 圣尺发出恐怖的轰鸣声。 下一刻,光芒冲天,震散云霄。 玲珑圣尺冲上天穹,一个个金色古字从圣尺之中浮现而出,这是圣人大道,化作文字,淹没大夏京都。 圣尺有灵,正在判断顾锦年所立下的儒道之境,有无问题。 这一刻。 所有目光全部聚集在圣尺之上。 半刻钟后。 圣尺一震。 下一刻,一道道玄黄光芒从天而坠,如同银河一般,直接落入圣尺之中。 紧接着,圣尺绽放亿万神光,一道道光芒没入大地当中,意味着上苍认可。 认可顾锦年定义之境。 “虽圣尺拥有定义儒道之境的能力,可还是要根据情况而定,世子殿下所言得上苍之意,当真是不可思议啊。” 京都内,有大儒开口,赞叹顾锦年这番举止。 “世子殿下并没有因为这些读书人的谩骂,从而乱来,以德凝气,此言妙也,如今当代读书人,一个个急攻心切,只知读书凝气,却忘记了德行二字,今日所为,当真是好。” “人若无德,还谈什么修行?更别说成为儒者。” “以德凝气,好一个以德凝气。” 此时此刻,京都内响起一道道声音,有不少大儒赞叹顾锦年这种行为。 毕竟这很合理,没有任何问题。 以德凝气。 只是,就在这一刻,圣尺之中,爆发出一道道光芒,每一道光芒如形成一把缩小版的圣尺,没入这些读书人体内。 不仅仅是他们,即便是顾锦年,体内也入了一柄圣尺。 这些光芒,弥漫在京都当中,不仅仅是这些读书人,所有百姓都得到了一把圣尺。 圣尺入体。 一切过往之事,瞬间得到映照。 刹那间,城下所有读书人露出惊愕之色。 “我的才气为何在消失?顾锦年你使了什么手段?” “这是怎么回事?我的才气为何消失这么多了?” “我从知圣立言境,怎么好端端跌落到养气境?” “这是怎么回事?顾锦年,你又在耍什么手段?” 他们惊愕,发出质问声,神色慌张无比。 虽然他们不是大儒,可对于自己的儒道境界还是极其珍惜。 如今这三万多读书人,绝大部分都被削落了一个境界,只有少部分被削掉了大量才气。 这如何不让他们惊慌失措? 而城内,也有一些读书人被削去才气,一个个脸色难看。 但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 有些不是读书人,却凝聚一道浩然正气,凝聚体内,散发微弱光芒。 引来阵阵惊呼。 才气,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拥有才气,就代表踏入儒道。 是读书人。 而京都当中,有不少人平白无故得了才气,连一些女子也得到了。 引来各种好奇与震惊。 “尔等住口。” 只是,在这一刻,一道雄厚的声音响起。 是杨开的声音。 他在这一刻,来到北城门口,穿着官服,望着这帮人眼神当中充满着冷意与鄙夷之色。 杨开乃是礼部尚书,更是当代大儒,他的名望不亚于孙正楠,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开的地位比孙正楠还要高。 就因为他是礼部尚书,而礼部就是掌管大夏境内所有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