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众生树果实,三件神物,颠覆王朝命运!震撼帝王! (第2/5页)
“朕怎么觉得,你在针对锦年啊。” 永盛大帝这回有点没好气了,堂堂大夏侯爷,大夏世子,儒道后世圣,你给我安排个主事? 你这不是打压吗? “陛下,先当半年主事,熟悉一下礼部。” “半年之后,再提升员外郎,熬炼一年后,再升郎中。” “如此甚好。” 苏文景的意思其实也不是针对顾锦年,而是怕顾锦年入了官场,把握不住自己。 毕竟当了干部,会面临很多考验的。 “不行。” “礼部郎中。” “直接五品开始。” “主事?你这不是荒谬。” “此事,朕已定,半年之后,再升为右侍郎,至于后面的事情,再说。” 永盛大帝平静出声,定下主意。 “陛下。” 苏文景还想开口,然而永盛大帝神色一变。 “朕既然定了,就不会去改。” 永盛大帝开口。 他原本想安排到吏部或者刑部,现在安排到礼部,给个主事,他开不了这个口。 郎中可以了。 五品郎中。 “是。” 苏文景也没有继续说什么了,毕竟皇帝宠溺没办法。 “陛下,稷下学宫送来邀请函,过些日子,可能要带锦年去趟稷下学宫。” 苏文景继续开口。 永盛大帝。 “稷下学宫?” “挺不错的。” “以锦年如今的名望,也没有人敢招惹他了,眼下锦年的确要做些事情,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对了,龙虎道宗已经派人送来书信,想要开启水陆大会,朝廷要派人去,就辛苦文景先生去一趟吧。” “若是可以,带上锦年,水陆大会,也不是小事,说不定会有天命。” 永盛大帝开口,提到了水陆大会。 “臣明白。” 苏文景点了点头。 “那臣先行告退了。” 苏文景出声,然后就要离开。 “恩。” 永盛大帝开口,紧接着看向魏闲道。 “你们二人,送文景先生出宫。” 听到这话,苏文景有些好奇,要送自己做什么?自己又不是没腿? 只是等苏文景走出殿外没多久,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对了,文景先生,锦年的字,朕已经想好了。” “赐个仁吧。” 声音响起。 还不等苏文景回头,殿门便被关上了。 哈? 赐字? 好家伙,你也想占便宜? 苏文景想要转身去辩论,结果魏闲与刘言立刻架住了苏文景,满脸笑呵呵的将苏文景送走了。 大约一刻钟后,魏闲等人回来,而永盛大帝的声音也缓缓响起。 “传秦王入宫。” 他开口,神色并不是特别好看。 而此时此刻。 大夏京都,户部当中,也发生了剧烈的争吵。 “马上就要打仗,三军军饷应当及时发放,今年军费,必须要早点弄出来。” “你们的事情,先轮到后面,要是兵部没有军饷,这不是天大的笑话?” 兵部尚书赵益阳的声音不断响起。 “你兵部已经拿走了多少银子?我吏部这些年,要过银子吗?” “如今粮价提升,国家逐渐稳定,官员俸禄始终不涨,要是再这样下去,就要出大事,再者,现在不是要议和吗?如若议和,还需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总而言之,今年税款一到,必须要先给吏部。” 胡庸的声音响起,也是寸步不让。 “胡尚书所言极是,不过刑部的银子也不能少,这些年来,围剿土匪,外加上各种跨省办案,刑部差费根本所剩无几,甚至大多数是自己贴银。” “提升官员俸禄是好,而刑部也要批银子下来了,陛下有意整治国家治安,如若施行下去,少于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决然不行。” 刑部尚书也跟着开口。 “既然你们都开口了,那老夫也要开口,礼部的银两也不能少,大夏王朝近些年来,礼部所需要花费的银子太多了,尤其是各国来访,书院补贴等等。” “这也不能少。” 杨开出声。 也索要银子。 “没有没有。” “你们想什么呢?现在各地多多少少有问题,再加上战争之事,哪里有银子给你们。” “今年说什么都不批银子。” “再说了,陛下为太后修建天乐园已经完工,剩下的尾款也要支付,还有银子给你们?” “别在这里罗里吧嗦了,总而言之一句话,要么你们说服陛下,要么就别在这里扯。” “不过老夫事先说好,你们说服了陛下也没用,我不可能给银子出去的,除非彻底议和,还有待商议。” 户部尚书何言也不啰嗦,反正就是一句话,没有就是没有。 这银子要是给了,那就彻底麻烦。 而且这帮人要的价格也贼狠。 开口闭口就是千万两白银。 谁给啊? 很快,骂战开始,整个户部大堂,吵的不可开交。 唯独只有一个人安安静静。 工部尚书,王启新。 他倒不是不想说话,只是大家都无视自己。 到最后,杨开怒了,拂袖而去。 “王尚书,走,跟我一同去找太子,老夫就不信了,这天下还有不给礼部拨款的事情?” 杨开乃是大儒,涵养极高,但在这件事情上也是气的不行。 何言就是一点面子也不给,一两银子都不拿出来,反倒是把银子花在一些根本不需要花的地方。 什么永盛大典。 什么建立宫殿。 说白了不就是讨皇帝喜欢吗?就这还户部尚书? 杨开走了,带着王启新离开。 王启新也不想待在这里,反正捞不到好处,不如离开。 而户部当中,依旧在争吵。 大约半个时辰后。 两人见到了太子。 此时此刻,太子正优哉游哉的吃着贡品葡萄,看到两位尚书过来,太子也是客气的笑了笑。 一入太子府,杨开便止不住抨击户部尚书何言。 说了一刻多钟,最终太子弄明白了什么意思。 找户部要银子不给。 “杨大人,消消气。” “求人不如求己。” “何大人其实也有难处,又是要修永盛大典,兵部又要打仗,国内还要赈灾,没银子很正常。” “来,吃点葡萄消消气。” 太子笑呵呵道。 “太子殿下。” “您这话什么意思。” “那难不成礼部就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