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官宴会,杀民充匪,三朝和谈,让匈奴赔偿八万万两! (第2/5页)
“大人亲自设宴,是我等的荣幸啊。” “我等多谢世子殿下。” “世子殿下当真体恤我等艰苦,有世子殿下这么好的大人在,我们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众人纷纷开口,各种好话接连不断,反正又不要银子。 很快,各类的菜肴送了上来,顾锦年坐在主位上。 主位当中,都是各地府君,见顾锦年落座,他们逐渐落座,主次还是要分一分的。 毕竟顾锦年现在是皇帝眼前的红人,不仅如此,还是镇国公之孙。 相比较之下,这些府君的气运稍微要雄厚一些,虽然也存在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但都能在接受范围内。 落座下来后,众府君也开始提话,一个个先是恭维顾锦年一番。 等恭维完了以后,又吹嘘镇国公如何如何,总而言之都是一些场面话。 酒局这种东西,顾锦年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他拿捏的很好,反正伸手不打笑脸人。 吃到一半,各地官员都过来敬酒,一个个轮番过来,李安之和周华二人在一旁挡酒,顾锦年只是浅尝一口,也算是意思意思。 遇到顺眼的就问了两句,若是看起来也就那样的,就只是一句客气客气。 直到最开始那批装模作样的官员过来,顾锦年脸上笑意很盛。 一旁的周华也很识趣介绍。 “大人,这几位都是贵阳郡各府的官员。” 周华介绍着。 贵阳郡? 听到这话,顾锦年不禁感慨道。 “贵阳郡连年干旱,不知最近如何了?” 望着这些官员,顾锦年好奇问道。 “回大人,贵阳一带,常年干旱,好在朝堂拨款,买了不少祈雨符,关键时刻还是能解决点问题,只是一些偏远百姓,依旧穷苦啊。” “是啊,顾大人,说来说去都是百姓艰苦。” “大人竟如此体恤贵阳百姓,下官当真是感动万分。” 他们几人开口,一个个显得极其感动。 顾锦年点了点头,给予几句勤勉之言,说完之后,不由将话题转到另一个地方。 “对了,昨日本官审批公文时,发现贵阳郡有大量寺庙立设。” “这百姓过的如此穷苦,怎么还能大兴土木,建立寺庙啊?” 顾锦年喝了口茶,面上故作好奇问道。 寺庙? 提到这个,有几个人不说话了,但也有人面色不改道。 “大人,这贵阳郡常年干旱,百姓们苦不堪言,故而建造寺庙,向上天祈福。” “是啊,这常年干旱,都别说其他的了,光是喝的水,都时常提供不到,寺庙大兴,也是必然的。” 他们解释道。 只是这明显就有漏洞,水都没有,还有心思去建寺?你要说去老寺里面烧香拜佛很正常。 大兴土木,不要人工?不要材料?这材料难不成比水要便宜点? 不过这话,顾锦年心里清楚,表面上还是点了点头,权当做被忽悠过去了。 “等春元节过后,本官会去找一趟陛下,想些办法,再拨点银两去贵阳郡,希望能解决点麻烦。” “不过这寺庙建立,本官就不批了,毕竟还是要自力更生,求神拜佛终究是期望罢了。” 顾锦年随意笑道,也不多说,喝了口酒,对方一个个点头离开。 很快又是三四轮敬酒,最终来了一批清廉之人。 十二人走来,有三个清廉之人,但官位不高,通过气运判断,应该是七品县令。 “我等见过大人。” 众人开口,朝着顾锦年一拜。 “客气。” 顾锦年举杯,同时看了一眼周华。 “世子殿下,他们是南谓郡的官员。” 周华告知。 “南谓郡?” 顾锦年稍稍一想,脑海当中有些信息。 南谓郡,于大夏王朝正南方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不过南谓郡前几年也不太平,匪祸之难,闹的很大,好在的是,最终都被压制下来了。 “世子殿下。” 也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发出声音的人,气运正直。 三十岁出头,他忽然开口,引来众人观望。 “世子殿下。” “这酒当真是好喝啊,我等在南谓郡,压根就没有喝过这么好的酒。” “是啊,是啊,我们南谓郡,若是有这么好的酒,那该多好啊。” 只是,几道声音立刻响起,遮盖了此人的声音。 一瞬间,顾锦年就察觉到了一些猫腻。 而后者,再听到这些官员说话后,一时之间沉默不语。 “你有何事?” 顾锦年望着对方,他显得很平静。 “世子殿下,他没什么事,估计就是惊叹京都之繁华。” “是啊,世子殿下,可能是见到您,太过于激动了。” 其他几个官员立刻出声,一个个抢先回答。 顾锦年不语。 而后者则缓缓出声道。 “世子殿下,下官身体不舒服,想先行告退。” 他低着头,如此回答。 “行,那你回去吧。” 听到这话,顾锦年岂能看不懂?只是他没有说什么,反而显得有些不太开心,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其他人看到。 很显然,此人有一些事情,想要跟自己说,只是碍于这些官员在,他不敢说什么。 所以顾锦年假意生气,也好让这帮人安心下来。 “世子殿下,您千万别生气,这人脾气就是这样,古怪的很。” “是啊,世子殿下,这人就是这样,前些日子,您被读书人抨击,只怕他也参与了。” “对对对,这种人,品德败坏。” 众官员开口,毫不留情的抨击对方。 “算了,一个七品县令而已,下次本世子找一趟吏部官员就好。” 顾锦年显得随意,一句话仿佛要打压对方。 此言一出。 众人顿时笑起来了。 如此,宴会又持续了半个时辰,顾锦年也以不胜酒力离场。 而待顾锦年走后,这批人也各自离场。 尤其是南谓郡的人,走的最快。 “这个徐建,当真是不知死活。” 有官员开口,面色冰冷。 “世子殿下前来,打乱了我等的想法,这徐建只怕是看到世子殿下,想要说些什么,好在吴大人压住了他,不然当真要出乱子了。” “是啊,徐建当真是不怕掉脑袋,南谓郡的事情,牵扯太大。” “不管如何,待会过去警告他,让他闭嘴。” “恩,万幸没有闹出什么是非来,世子殿下可是嫉恶如仇,如若不是这次京察,徐建这种人也到不了京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