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_第一百四十八章:潼关首战,各方震撼,匈奴不投,再显火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潼关首战,各方震撼,匈奴不投,再显火石! (第3/5页)

 “这回你的功劳,盖过大夏所有名将。”

    “可谓是一战成名。”

    “这天外火石,你是如何召唤出来的?”

    顾老爷子开口,他内心也充满着好奇,望着顾锦年如此问道。

    毕竟这一战的意义太大了。

    影响极大。

    往大了说,可平定西北战事,匈奴国是一定不可能再敢冒犯,除非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敢公然支持。

    往小了说,以一己之力,歼敌二十五万,为绝世名将,不,绝世名将都配不上顾锦年这场战役。

    故而,他很好奇顾锦年是怎么将天外火石召唤出来的。

    如果可以不断召唤,那就完美了,大夏王朝统一东荒,指日可待。

    “爷爷。”

    “应当是天时地利人和吧。”

    “孙儿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情况,但想要重新再折腾出,估计很难。”

    顾锦年有些苦笑。

    实际上,鸣金收兵之后,他自己也在研究,但研究来研究去,发现这种东西不可控制。

    似乎与天命有一定关系。

    但自己掌握不出方法。

    “这样啊。”

    “要不试一试看看?你再写一首诗,看看能不能召唤出天外火石?”

    “就对准匈奴国境内?”

    老爷子出声,提议再试一试。

    “呃,那等孙儿晚上试试吧。”

    “不过,应该没太大希望,这东西可能与天命有关,孙儿也不清楚具体情况。”

    顾锦年开口,他还真没想过,再写一首诗看看,但感觉即便是写一首,影响也很大。

    “那倒也是。”

    “恩,晚上可以试试看,不行就算了。”

    老爷子其实也清楚,没那么简单。

    随后他又忍不住感慨道。

    “只可惜啊,爷爷这有生之年,可以马踏王庭,饮马瀚海,没想到还是差了点。”

    “果然,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爷爷老了,有生之年夺回十二城已经够了。”

    “马踏王庭这种事情,还是要留给你们这些年轻人。”

    顾老爷子有些失望,准确点来说,是感到遗憾。

    “爷爷,早晚的事情,您老当益壮,再活个两百岁都不难。”

    顾锦年开口,笑着说道。

    “两百岁不可能了。”

    “爷爷是武者,年轻时征战,争抢斗狠,伤了根本,想活到两百岁很难。”

    “能再活十年,爷爷就心满意足了。”

    老爷子出声,缓缓说道。

    武者,淬炼rou身,的确可以延年益寿,百病不侵,老爷子极有可能踏入第六境,寿元两百也很正常。

    只不过,这个寿元两百,必须要懂得养生之道,而且没有伤及根本。

    类似于征战将军这种,往往寿命都不高,其原因就是一次次负荷战斗,以及受到过许多致命伤。

    毕竟能坐上国公之位的人,谁不是从尸骨中走出来的?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旧伤,其实能百年善终已经是好事了。

    用仙家的话来说,这就是因果,得到什么就要失去什么?

    “爷爷,孙儿一定会为您弄来长生药,爷爷也一定能看到大夏腾飞之时。”

    顾锦年开口,十分认真道。

    “哈哈哈哈。”

    “不愧是爷爷的乖孙儿,好,爷爷等着你找来长生药。”

    镇国公欣慰大笑。

    毕竟是自己的孙子啊,没白疼。

    不过,顾老爷子接下来望着顾锦年,缓缓出声。

    “锦年。”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他询问道。

    “该议和。”

    顾锦年淡淡出声。

    首战的目的,就是为了议和。

    不过现在的议和,就不是求和了,而是让匈奴国赔偿,然后答应议和。

    大夏该做的已经做了,打也打了,如果继续征战的话,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且不说攻城战有多麻烦,即便陛下加派五十万大军,想要一举歼灭匈奴国,可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不会坐视不管。

    得到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收手。

    “恩。”

    “可倘若匈奴国不愿意议和呢?”

    老爷子看向顾锦年,如此问道。

    “匈奴国不可能不议和。”

    “他们损失二十五万将士,至少锐减三分之一的将士,再让他们集结大军,那就要做好亡国的准备。”

    “哪怕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给予最大的援助,匈奴国都要三思而行。”

    “而且,他们当真再敢集结将士,孙儿不敢说一定能继续召唤出天外火石,可制造一定的异象影响,应当没有太大问题。”

    “只要凝聚异象,我军士气必然激昂澎湃,士气如虹,只要有孙儿在,我大夏将士就会有绝对的自信。”

    “现在,就需要爷爷派一些人,传些话出去,必然可定此局。”

    顾锦年出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话?”

    顾老爷子问道。

    “就说孙儿这次能召唤天外火石,是借助天命气运,同时著作千古诗词,甘愿折寿五十年,才召唤而出。”

    “眼下还有两三次出手的机会,当然出手之后,孙儿也必然会遭到反噬,活不过四十。”

    “将这个传出去,可定军心。”

    顾锦年无比认真。

    而顾老爷子听后,不由赞叹不已。

    顾锦年这方法很简单,这天外火石,到底是不是顾锦年召唤出来的,没人敢确定,但大夏将士们都相信是顾锦年召唤而来。

    只不过为什么召唤出来,这是一个问题。

    现在顾锦年作出解释,拿天命当幌子,再说会折寿五十年,对于将士们来说,这就十分合理。

    如此一来,只要顾锦年在场,倘若匈奴国再敢集结大军,前来厮杀。

    那大夏将士必然士气如虹,原因无他,真打不过了,大不了再折寿五十年,无论如何都不会输。

    如此一来的话,军心自然稳定,而且士气高昂可怕。

    打仗,除了行兵布阵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士气。

    想想看,三十万不要命的将士,认定自己必胜,有绝对底牌的情况下,还会怕对方?

    反观匈奴国,只怕要瑟瑟发抖。

    故此,再来一场,其结果必然是匈奴国大败,当然大夏也会付出惨痛代价。

    可对大夏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这一战要是开打,赢了就是踏平匈奴国,输了十二城也拿回来了,而且匈奴国必然会付出血的代价。

    说直接一点,现在匈奴国已经输的很惨了,大夏输的再惨,终究还是赢。

    “好。”

    “爷爷立刻吩咐下去。”

    “那这几天,就等消息吧。”

    老爷子点了点头。

    也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是杨开的声音。

    “国公大人,老夫求见。”

    随着杨开之声响起。

    镇国公让其入营。

    随后,杨开说明来意,他要回京了。

    到了这个时刻,有他没他都一样,他身为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