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_第一百九十八章:著天命圣人经文!愿我大夏读书人,人人如龙!【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著天命圣人经文!愿我大夏读书人,人人如龙!【求月票】 (第4/7页)

写不出来,以他的阅历,以他的思想,写不出儒道圣人经文,他还需要磨练一二,再来几次江宁郡之灾,或许他就有一些感悟,才能写出儒道圣人经文。”

    “现在的他,一定写不出。”

    后者开口,这番话不是抨击顾锦年,相反他已经十分认可顾锦年了。

    儒道圣人经文。

    只有圣人才能著作出来的经义,古今往来有几人可以写出?

    承认顾锦年早晚能写出来,已经是最大的认可了。

    听到这话,众人稍稍松了口气,毕竟顾锦年现在也算是他们的敌人,他们自然不希望顾锦年越来越好。

    如此。

    众人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而此时。

    大夏王朝内。

    望着第十六颗火石,苏文景也没有任何啰嗦,这颗火石坠落下来,需要七八个时辰。

    但火石体积比之前大了三百丈,就不能按照之前的方式处理。

    “诵念圣人经文。”

    “以我等读书人之浩然正气。”

    “挽救大夏苍生。”

    苏文景的声音响起,他的声音,通过阵法,传递大夏王朝每一处。

    所有读书人都听见了这样的声音。

    刹那间,诵经之声再度响起,源源不断的浩然正气,涌入大夏京都内。

    可实际上,这已经没用了。

    光靠大夏王朝读书人,难以阻挡这颗火石。

    只不过,阵法当中,苏文景眼神当中充满着坚决之色。

    他做好了准备。

    愿为大夏苍生,付出一切。

    轰!

    璀璨夺目的光柱冲天而起。

    先发制人。

    大夏国运拟化真龙,随着这道浩然正气,冲天而起。

    一路向上。

    浩瀚星河之中。

    大夏国运真龙,环绕着浩然正气,朝着这颗火石撞去。

    火石以无穷之伟力,面对这般的光芒,却没有丝毫阻碍,一路坠下,除了部分磨损,其余却没有半点影响。

    滋滋滋滋。

    一块块细小的火石碎片散落,然而这颗火石,坠下的速度越来越快。

    没人知道为何。

    火石原本七八个时辰才会坠地。

    现在似乎加快了速度,三四个时辰就能坠地。

    速度越快,威力就越恐怖。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三个时辰。

    终于,在大夏王朝五万丈高空,原本八百丈宽的火石,还剩下五百丈宽。

    如若不出意外,最终落地之后,还剩下四百多丈。

    这四百丈宽的火石,坠在大夏京都,一千五百里内的一切,化为乌有是必然的,很有可能是两千里内。

    而后产生的灰尘,引发的二次地动,等等一系列灾害,会使得大夏王朝三成国土成为无人区。

    这很恐怖。

    尤其是选择的位置,不要太好,大夏京都,本身就是偏中上的区域,影响极大。

    落下来,各地藩王想不造反都不可能。

    “吾为苏文景。”

    “今日,以半圣修为,换我儒道,浩然正气。”

    这一刻,苏文景的声音响起。

    他周围光芒冲天,书院当中数百位大儒一个个惊愕无比。

    在这个节骨眼上。

    苏文景居然舍弃半圣境界,化作不可思议的浩然正气,抵抗这枚火石。

    可容不得他们敬佩,火石已经突破三万丈。

    冲天的光芒自苏文景体内爆射而出。

    的确,这股力量,直接使得这颗火石体积不断变小。

    四百丈。

    三百七十丈。

    三百五十丈。

    三百丈。

    二百三十丈。

    最终,火石宽度二百三十丈,但最恐怖的不是这个,而是当所有碎石消失,金色的内核出现在众人眼中。

    这颗天外火石的内核,是一块天外陨金,而不是碎石。

    换句话来说,更加恐怖,而且难以破灭。

    任凭苏文景的浩然正气再强。

    面对这块天外陨金,却没有半点影响。

    眼下一好一坏。

    好的是,不是两千里化为乌有。

    坏的是,千里内化为乌有。

    而到了这一刻。

    无数人的目光死死看着这一切,苏文景都献祭了自己的修为,都无法抵抗这颗火石。

    他们很好奇,大夏王朝还有什么手段。

    而就在此时。

    大夏皇宫。

    太庙内。

    望着这颗恐怖的火石,永盛大帝长长叹了口气。

    只是下一刻。

    他目光一变。

    一抬手,太庙当中,一柄长刀出现在他手中,这是太祖长刀。

    下一刻,一道宏伟之音,也彻底响起。

    “朕,以百年寿元,注大夏国运。”

    “碎天外火石,为大夏苍生,寻生路。”

    “天地可鉴。”

    宏伟霸气之声响起。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无数身影惊动了。

    “献祭寿命,加持在国运上吗?”

    “走到这一步吗?”

    “不愧是马上的皇帝,当真够狠。”

    “百年寿元,岂不是没有几年活了?”

    “这么狠吗?”

    “永盛大帝,当真不负大夏太祖啊。”

    “果然,能造反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运气。”

    “何必如此,大不了放弃抵抗,失去三成国土那又如何?至少百年之后,又可恢复一片生机啊。”

    “百年寿命,就这样舍弃?这可是帝王啊,当真舍得?”

    一时之间,无数声音响起,大夏境内,一道道目光投来,朝廷百官惊愕。

    陇西郡,太子跪在地上,既是震撼也是忍不住落泪。

    东林郡,秦王也跪在地上,他心情格外的复杂,既是不愿看到这一幕,但也联想到了诸多事情。

    南越郡,晋王皱紧眉头,死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父皇,居然会选择这样做。

    这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永盛大帝献祭自己百年寿命,他本身已经快六十了,虽勤学武道,寿元应当有个二百左右,可常年征战,年轻时受了多少伤?这些伤势折损寿元。

    正常情况下,还有个一百多几年的寿命是差不多了。

    现在献祭百年寿命,往好了说,还有个十年二十年,可要是往不好的地方说,很有可能只剩下三五年寿命了。

    东荒边境。

    建德皇帝望着水镜中的一切,彻底沉默。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最终,建德皇帝淡淡开口,没有讥讽,也没有嘲弄,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

    不过,也有声音响起。

    “他这个选择是对的。”

    “若挡不住这颗火石,大夏必要陷入内乱之中,到时候百姓民不聊生,藩王四起,他国入侵,边境十二城之祸,会再度重演。”

    “如果真是这样,一切的责任,都会归于他这位帝王,永盛本身就是造反上位。”

    “让他战死他愿意,可让他受百姓辱骂而死,他不愿意。”

    “做到这一步,也对得起他的身份,更对得起大夏百姓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