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国运九鼎,离阳神鼎,不夜城连锁,东荒沸腾 (第2/6页)
“不过老舅,火药的威力能增强多少?” 顾锦年好奇问道。 大夏炮弹的杀伤力强是强,但也只能对付一些普通将士,但凡是三境以上的武者,威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主要是爆炸范围也小。 “增强十倍问题不大。” “理论上借助离阳鼎,可以不断淬炼,但越到后面所需要的国运之力就越多。” “不过朕觉得,这离阳鼎的功效,绝对不止这一点点,等到天命降临之时,离阳鼎必然会得到增幅。” “现在的话,只能注入国运之力,太多的话,朕舍不得,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永盛大帝想了想,给出这个答复。 他说的也没有问题。 顾锦年想了想,而后出声。 “那这样老舅,你先淬炼陨金,打造出一万副战甲再说。” “我已经做了火药改良,工部好好去研究,火药威力应该能增强数倍,若是工部研究的好,增强十倍也不是难事,这个时候再用离阳鼎增幅,或许更好。” 既然得知离阳鼎可以增幅火药威力,那不如等工部改良好火药后,再进行淬炼增幅。 威力更大。 “好。” 永盛大帝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 “这件事情,交给朕来。” “不过,有两个事锦年你现在要上上心了。” 永盛大帝出声道。 “老舅直言即可。” 顾锦年问道。 “其一,稷下学宫的事情,也在眼前了,稷下学宫为你拖了这么长时间,若是再继续拖延下去,想来稷下学宫也不会继续为你拖延。” “其二,此番稷下学宫,第一关应当是考围棋之道,锦年你会下围棋吗?” 永盛大帝问道。 “围棋?” “不是很会。” 顾锦年倒也知道稷下学宫围棋之道极其出名,之前苏文景就一直在勤学围棋,但自己对围棋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甚至五子棋都一般般,以前看过一些段子,说什么一个普通人面对围棋大师,然后随便下了一棋,误以为是五子棋,然后赢了国手。 后来真正接触到一个围棋大师才知道,这种都是笑话,围棋讲究的是布局,长线和短线,短线布局就是厮杀,长线布局就是以棋为道。 虽然存在一棋定乾坤这种说法,可也不可能说,你误打误撞下对了一步棋就能改变整盘棋的过程。 主要是对方不傻啊,你不会下棋,随便下,人家按部就班的去布局,下到最后就算你侥幸赢了一子,又能如何?大局已经输了,大龙形成,你毫无作用。 所以,顾锦年在棋道方面不抱有任何期望,这玩意是不可能赢的。 “不会就对。” “你知道为什么你不会吗?” 永盛大帝似乎很满意顾锦年的回答,同时提出这个问题来。 “为什么?” 顾锦年好奇了。 “因为朕没有教你。” 下一刻,永盛大帝自信满满道。 此言一出,让顾锦年陷入了沉默。 怎么说呢,你说这话不对吧,也挺对,因为永盛大帝的确没教自己棋道。 但你说对吧,顾锦年很怀疑自己这个老舅的棋道行不行。 似乎是察觉到了顾锦年的怀疑,永盛大帝直接拉着顾锦年走出空间。 “走,老舅今天一定要好好教教你何为棋道。” 说完这话,永盛大帝当真拉着顾锦年去了养心殿。 而且让人准备好棋盘与棋子。 象牙打造而成的棋子,摸起来手感极好,永盛大帝摆放着一颗棋子,随后又拿出四颗,在周围落下道。 “锦年,这就代表着围住了,没有气,就要被人吃子,明白没?” 很显然,在永盛大帝心中,顾锦年压根就不懂什么叫做围棋,硬生生教了一大堆新手知识,这些东西顾锦年还是懂一点的。 他解释了一番,却没想到永盛大帝直接皱眉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你这个道理都不懂?虽然是基础,但世间的一切,都是从基础开始。” “继续学。” 反正永盛大帝非要拉着顾锦年学习棋道。 足足两个时辰后。 顾锦年被迫学习一些基本围棋规则,包括一些残棋棋谱之类的。 不管顾锦年开不开心,反正永盛大帝很开心,如若不是朝会要开始了,永盛大帝还想拉着顾锦年跟他对弈一局看看。 最终,永盛大帝去上早朝了。 顾锦年则顺便去见了一下太后,也许久没见了。 如此。 一直到了午时过后。 没办法,太受欢迎了,太后硬生生留自己下来用膳,把老人家哄开心了,顾锦年这才离开。 得知有离阳鼎这种神器后,顾锦年也诞生了诸多想法。 天穹龙舟和汪洋宝船,需要更加精密的去研究,包括火药改良,以及地面战争机器也可以整一手啊。 之前是考虑到天外陨金熔炼麻烦,外加上种种原因,顾锦年放弃了地面战争机器。 现在不一样,既然有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没必要放弃这地面战争机器。 如此。 顾锦年回到了不夜城中,开始双线发展。 一方面,顾锦年不断的去改良龙舟和宝船,尽可能的精细一些,好让工部加快速打造出相应之物。 另一方面,大夏不夜城的事情,顾锦年也不能落空。 就这样,转眼之间,过去了十天。 这十天来,一切显得平静无比,朝廷内只传达了三件事情。 其一,由顾锦年代替皇帝监国。 其二,工部扩张,招兵买马,工部已经发布昭文,面向全国,招收各类工匠,给予稳定俸禄,提供吃住,若技术稳定可获官职。 当然这个官职,类似于稳定保障收入,同时招学工,给银不多,但包吃包住,限制年纪,同时家底干净即可。 工部的告示发布过后,一瞬间得到了巨大的反馈,各郡各府各县都开始忙碌,介绍人前往京都,毕竟吃皇粮这么好的事情,古今罕见。 尤其是给的俸禄的确不低,大夏王朝工匠每个月的收入,大概二三十两,抛开自己开店不算,纯工匠可能也就是二十两白银。 大夏王朝这边给工匠最低二十两白银,外加上一年十石的龙米补贴,还有地方住,并且长期稳定,这如何不吸引人? 同时,工部也紧急在京都城外划出千亩之地,建造天工阁。 反正就是砸银子。 其三,则是大夏不夜城的发展,这十天来,大夏不夜城的热度不减反增,京都百姓数量少了,但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名气已经打出去了。 故此,大夏不夜城更加热闹,而且生意也异常恐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