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_第九十七章 大儒云集,国子监会讲,开宗立言第一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大儒云集,国子监会讲,开宗立言第一步! (第3/4页)

勤学奋进,以尽忠报国、光宗耀祖为志向,令朕刮目相看。”

    “朕从魏搉那里,听说过东厂的规矩,立一功刻一笔,直至刻满尽忠报国四个字。

    朕在这里向你们许诺,谁要是凭借功劳成为四字太监,便让当地官员去你们家乡竖立功德碑,铭刻你们的功绩!让你们光宗耀祖!”

    深深知道东厂对于以后皇权作用性之大的天符帝,再次画下了一块巨大的饼,以此来获得东厂宦官们更大的忠心,并激励他们更加效忠皇权。

    这块饼,直接让所有宦官们双眼通红,呼吸急促。

    曹老三激动的率先跪拜在地上。

    “陛下圣恩!奴婢万死难报!必牢记职责,建功立业,为国尽忠!”

    其余宦官们都哗啦啦地跪下来,感恩戴德的磕头拜谢。

    “奴婢叩谢陛下圣恩!”

    光宗耀祖!

    只要成为四字太监,便能在家乡竖立功德碑,这非但能光宗耀祖,还能名留青史!

    到那时,谁还敢瞧不起他们?

    待了一盏茶不到的时间,天符帝以区区几句话,便收获了东厂所有宦官的忠诚。

    离开东厂的路上,他向魏搉问道:“李青还在遭受那些文人士子的抨击吗?”

    李青在朝堂之上所提出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这个思想,让天符帝心中大为震怒。

    但读书人能礼制来反驳,甚至任何人都能反驳。

    偏偏身为皇帝的天符帝,当以百姓为重,最不能反驳那番言论。

    这段时间无数文人士子抨击李青不尊礼教,有悖孔圣思想,天符帝得知后心中亦是无比畅快。

    魏搉点头道:“文坛上抨击李御史的声音越来越大,经奴婢调查,是殿阁大学士朱九渊朱大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朱家!

    天符帝眼睛微微眯起,一瞬间就知道了朱九渊这样做的目的所在。

    李青的知行合一,对朱家先祖朱龁的知先后行有着致命的打击。

    朱九渊这么做,无非是让众人将目光都放在民贵君轻社稷次之上面,而忽略知行合一这个学说。

    虽然天符帝对李青不尊皇权感到震怒,却又不能让他的名声彻底被污。

    毕竟以后还得靠李青完善儒家大道,让儒家大道彻底显化,并且组建起一批寒门力量。

    而且朱家遍布人族七国,根本不会对任何一个国家尽忠,一切以自身家族利益为主。

    也是时候该敲打敲打了。

    沉吟了许久之后,天符帝说道:“传朕旨意,命李青兼领国子监国子学博士。即日起,去国子监报到。”

    还有几天就是国子监会讲,届时大儒云集。

    国子监的国子学博士,亦有资格参与国子监会讲。

    若李青与这些大儒进行学说和思想上的辩论,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扩大他的名声。

    有利于他的学说传播,有利于他更快地完善儒家大道,让儒道彻底显化。

    并且还能通过知行合一,打压朱家。

    对天符帝而言,一举多得。

    至于李青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思想,有悖礼制有悖孔圣思想,有孔家这个庞然大物在,有孔嵬这个孔家大儒在,绝对掀不起浪花。

    ……

    三个时辰之后,国子监。

    稷山书院的山长司马镜,已经是这个月第十次登门找上了国子监祭酒孔嵬。

    孔嵬一见司马镜,就横眉竖眼的怒斥道:“司马镜!你就是说破天了,老夫也不可能答应让李青参加国子监会讲!”

    司马镜同样怒目而视,“孔嵬,我且问问你。李青那舍生取义,可是对孔圣的仁爱思想延伸和完善!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学说,是否值得当今天下所有读书人学习!做不到知行合一,是不是不能称之为君子!”

    “是又如何!”

    “既然李青延伸并且完善了孔圣的思想,既然他的学说概括出了君子行为处事的标准。当不当的上儒家宗师?既然如此,为何你不肯邀请他参加国子监会讲!”

    “孔圣以礼乐为基,开创儒学。李青不尊礼制,老夫如何能邀请他参加国子监会讲!”

    司马镜恼怒了,上前一步直接揪着孔嵬的衣领,一边大骂一边质问:“好你个孔老二,当真是冥顽不化!老夫问问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两句话哪里说错了吗?”

    孔嵬挣脱不得,又无从反驳民贵君轻社稷次之这番话。

    自古以来,王朝可以更迭,君王可以更改。

    但唯独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这个世上的百姓不可更改。

    正是因为有了百姓,才有国家,有了国家才有君王。

    可偏偏李青直指本心,将百姓的地位放在君王之上。

    这岂不是违背了礼制!

    按照礼制,君王至高无上,是天子!

    天子的重要性,天子的地位,怎能在百姓之下!

    “拉拉扯扯成何体统,司马镜你给老夫松开!”

    孔嵬现在只想赶紧离开,不愿再看到司马镜这张臭脸。

    同时他心中也无比的纠结和复杂。

    因为他也有点认同李青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思想。

    但认同了,就意味着有悖礼制,就意味着承认先祖孔圣的思想有纰漏。

    正是出于这点考虑,因而即便孔嵬不是个食古不化的腐儒,也万万万万不能接受李青的思想。

    作为孔圣后代,他绝对不能承认先祖的思想有纰漏。

    正在二人争执之时,一袭紫袍的李青走了过来。

    “李青见过祭酒。”

    “李青?”孔嵬看到李青的瞬间,立马感到心中有愧,就像是做贼被发现了一般。

    眼神下意识转移,竟不敢与李青对视。

    司马镜见来人自称李青,顿时眼前一亮。

    “你就是李青?老夫司马镜。”

    李青微微一愣,眼前这位揪着孔嵬衣领拉拉扯扯的老人,竟然就是大周最著名的大儒之一司马镜。

    愣了一会之后,他连忙作揖见礼。

    “后学晚生,见过司马先生。”

    孔嵬趁着司马镜与李青见礼之时,赶紧挣脱出来。

    “李青,你来国子监何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