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挑起理念之争,张贵让文官又分裂了! (第1/2页)
明朝大祸害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三章挑起理念之争,张贵让文官又分裂了!杨景辰等人为说动张贵放弃办报,还将张贵未来的岳父商周祚也请了来当说客。 所以,当张贵出现后就先朝商周祚行了一礼:“不知岳翁与诸公来寒府是为何事?” 商周祚道:“他们是要我来劝劝你,停止办报,且一起向陛下上疏,撤回之前允许各官衙办报的诏令。你意下觉得如何?” “这事请恕小婿万难从命!” 张贵先回了一句,又道:“何况,外戚岂能扰政?诸公要是觉得办报之事不妥,完全可以自己向陛下上疏嘛。” 杨景辰见张贵如此不给面子,不得不忍怒道:“国舅爷,这办报是各官衙皆可办报,国舅爷身为西厂提督,自然可以就办报一事上疏,算不上扰外朝之政!” “即便如此,本侯也没有和你们一起联名上疏的道理!” 张贵回道。 杨景辰则不得不咬牙忍怒,再次说道:“国舅爷,难道您真的要一直这样与天下人作对吗?” 张贵笑道:“本侯怎么和天下人作对了?” “国舅爷您应该明白!” 杨景辰大声回了一句。 张贵回道:“本侯不明白!” “国舅爷!” 龚鼎和这时候也忍不住大喊一声,道:“您虽是贵戚,但您不能只知道为一朝富贵着想,而应该想想将来!” “你在威胁本侯?” 张贵问道。 龚鼎和道:“国舅爷怎么想都行,但这就是事实!您不能只想着迎合当朝的天子,而不顾及将来被秋后算账!如弘治朝张氏二外戚在世庙时的下场!” 张贵道:“本侯做这些事从不是为了自己这一朝有更大的权势,是真的为了社稷。所以,你们这么威胁本侯没用!” “饶是如此,国舅爷您也不能自甘下贱,而去结交庶民,乃至让庶民知道朝堂政事,乃至让他们可以物议公卿士大夫!” 《青葫剑仙》 “这是在颠倒尊卑,大坏体统!” “国舅爷,您已是贵戚,非布衣也!您不能还将自己与布衣等同视之,而不知维护同为食利者之体面!” 杨景辰回道。 张贵笑了起来:“是你们当时建议陛下广开言路,故而陈翰林提议办报,而使更多的民情舆论通过报纸以达天听,而使君父更加明晓天下民意!怎么,你们现在又借着要本侯维护同为食利者之体面的理由,来想本侯去阻止陛下广听民间舆情?” “这岂不是要阻塞天子视听?!” 张贵说着就质问道。 “天子是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广开言路是开言路于士,而非百姓。” “百姓若有冤,自有登闻鼓以达天听!” “如今办报是在让庶民百姓同士大夫一样可以议论国事,知道尊者之过,这有违天下事只可由rou食者谋之的理!也不合尊者讳之理!” 龚鼎和回道。 张贵呵呵冷笑:“那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怎么解释?” “庶民百姓虽重,只是重其不为哀哀饿殍,不为刁民,而非真要置其于士之上。” “对于民,当如圣人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国舅爷还需要老夫给你细讲这圣人之道,方能懂这里面的道理吗?!” 杨景辰问道。 “不对!” 张贵回答后,就道:“我怎么听有儒臣说过,圣人这句话是这么读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张贵说着就看向文震孟和陈子壮:“你们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学问好,你们且说说,到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说着,张贵又向商周祚拱手:“顺便请教一下岳翁。” 陈子壮、文震孟和商周祚忽然意识到这圣人的话因为句读不同,的确会产生出很大的歧义。 文震孟还喃喃念了起来:“也是!到底该怎么句读呢?” 陈子壮道:“这还用多言?国舅爷的句读才是对的!” 杨景辰则反对道:“不对!国舅爷的句读是错的!” “国舅爷的句读是对的,圣人绝无愚民而使百姓只为牛马之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