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 中医交流会 (第1/2页)
转眼,到了周六, 李强和李少坤约好了一起去清远大酒店参加中医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 到了酒店门口,中医协会的汪处长已经在门口等待,到不是专门等李强他们,而是人家在等每一位专家, 协会里面专家的分量比较重,反而是像汪处长这些管理人员地位不高,毕竟这些个专家你不知道人家认识哪位领导, 而且协会也离不开这些专家。 汪处长一看李强和李少坤,就赶忙热情的打招呼, “哎呀,这不是两位专家嘛,欢迎两位专家能够赏光啊!” 李强和李少坤也连忙寒暄两句, “应该的,应该的,毕竟都是咱们协会的一份子嘛!” “是啊,汪处长这么早就在门口,真是辛苦了!” 完事,汪处长热心的指导两人签到, 其实这些两人都是熟门熟路,不过也不好打击人家的人情。 交流会的流程很简单,首先就是中医协会的会长还有一些想要发言的常任理事,发言。 “中医永远是人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中医有着弥足轻重的地位......医疗保健工作是医疗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 “中医文化的核心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价值取向,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优良品质。 我们要增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深入探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内容和方法,传承创新!” “……” 然后就是自由交流时间,偶尔有门路的患者也会找上门来,大家也都不拒绝,还能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在后世中医可以分作为传承派和学院派, 学院派指的就是上正规医科院校的这些人,传承派指的则是师承传承或者家族传承,一般来说大多数的传承派都是不怎么瞧得上学院派的。 同样,学院派也不怎么瞧得上传承派,两者互相看不惯。 大多数情况,传承派的中医人学历都不怎么高,人的精力有限,小时候大多数精力学了医,文化课往往就跟不上,考大学看的可都是文化课成绩。 所以大部分学院派学历高,头衔高,看不起传承派,认为这些人都是野路子。 而传承派的也认为学历派的人分散精力,没有底蕴,博而不精, 后世咱们一般找的中医大夫大部分都是学院派了,正儿八经的传承派已经很少,即使有,大部分咱们普通老百姓也接触不到。 不过现在的话,大部分还都是传承派,还没有学院派一说, 传承派自古到今一直存在,具体发展到现在又分了伤寒派,补土派,滋阴派,寒凉派,温补派,温病学派,火神派等等各有各的擅长。 就像李少坤就是伤寒派的,他们尊张仲景伤寒之说,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以此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 当然了中医治病,殊途同归,到了最高境界,也就不拘泥于哪个派别,李少坤的老师,李行正,李老最初也是伤寒派起家,但是他现在治病用药已经不拘泥于伤寒,称得上一代大家。 相比起来李少坤还是要差一些。 今天的交流协会也并没有出现像李老一样的国手级人物,毕竟到了他们那一步,都是非常繁忙负责最高领导层的保健任务, 而且这也只是首都市中药协会而已,来的大部分都是和李少坤差不多的,水平有,但是没到最高。 李强这会儿正在和李少坤和温病学派的崔少阳聊天, 其实主要是李少坤和崔少阳争论,他们两个学派相对论说争议较多,只听李少坤说道: “《难经》有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温病也完全可以用仲景伤寒方来治疗,如《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承气汤、黄连阿胶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等,都可以治疗温病。 所以说,温病也属伤寒,老崔你着相啦!” 崔少阳一听大怒, “你放屁,伤寒是寒邪,温病为热邪,这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再说了,伤寒由肌表入,为横传,所以伤寒分六经。温病由口鼻入,为竖传,所以温病分三焦,分明就是两种不同的体系。” 接着崔少阳一扭头看向李强,说道: “李大夫,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李强闻言有点头疼,每次都是这,也不知道两个完全对立的人咋成好朋友的, 你说也怪了,俩人每次见面都吵,但是越吵,反而感情越好,也是稀奇, 其实,按照李强的理解,广义上伤寒是包括温病的,只不过它详寒而略温,治温之法较少,且未成体系。 再加上过去有一些伤寒派的学艺不精,用寒凉之药误诊温病也不在少数。 所以两派对立明显,明清时期由甚。 但是两者的理论依据皆源于《内经》,它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只是方法上的不同,在理论上并无实质的差异。伤寒学派根据《内经》的三阴三阳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而发展成为六经辨治体系,迄今依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温病学派则据《内经》三焦、卫气营血学说,在总结伤寒学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治体系, 所以说两派的指导思想一致,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且正好扬长避短, 后世学院派基本上就是两者兼修了,只不过能够运用自如,学精,学透的不多而已。 这些李强也解释无数遍了,但是两人还是谁也不服谁,正当李强不知道该如何劝说的时候,就听有人喊他, “小李啊,啥时候,没事在给我老人家,松松筋骨啊!” 一听这个喊声,没有回头,李强就知道是王怀德,其他大夫没有这么喊他的, 别人都是喊他李专家或者李大夫,喊他小李的就这个独一号,李强回头一看,果然是王怀德,大风小说 “咋的,老王,你这肩膀有酸痛了?不能吧,我上次教给你的理筋八法你没传给你徒弟,让他帮你按按?” 这是王怀德的老毛病了,年轻的时候学习正骨,发力不规范,再加上后期保养不规范,导致现在工作时间一长,肩膀就酸疼。 李强专门传了他一手理筋八法,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对他的肩膀上酸疼很有疗效,按理来说,不应该复发才对。 “嗨,别提了,你教给我以后,我转身就忘了!” 其实王怀德是不好意思把这个理筋八法传给徒弟,他已经从李强这学了不少正骨的办法,他本身就是干正骨的,学习正骨还可以说是见猎起心, 在学习人家别的,多少有点不太好意思。 李强转念一想,也明白了王怀德的意思, “那行,回头你到我们医院我给你针灸一下吧,针灸好的快一些,本来我还想着你可以按摩慢慢恢复呢!” 王怀德一听连连点头,这样最好不过, “那成,等我有时间我就过去!”说完看向,李少坤和崔少阳,说道: “怎么,你们两个又开始争论起来啦?都多大岁数了,在人家小李面前好意思嘛!”接着没等两人说什么,就接着说道: “行了,你俩别说了,那边来了个病人,我过来就是告诉你们一声,挺棘手的,走一起去看看,看看你们俩到那能说些什么吧!” 这种交流会上来病患的事情不少,几人也没说别的,一起都走过去看看, 到了那一看,人还不少,军总院的吴志正正在号脉,李少坤交友毕竟广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