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之旅从知否开始_第297章 父子谈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7章 父子谈话 (第2/3页)

早介入,

    我听说这些日子你和太子走的颇近?就连少商都是宣后来教养?

    不可过于偏颇,难免以后落人口实!”

    景昊郢笑道:

    “父王多虑了,

    越妃和三皇兄对这些不会过度猜疑的,其实我在旁边看的清楚,

    虽然因为政见有点不合,但是三皇兄对于太子本人还是尊重的,

    两位舅母的感情也还可以,并不是外人所想的那般剑拔弩张,相反,反而有那么一点儿惺惺相惜的感觉!”

    景逸辰听了倒是感觉惊奇,在他想来,两方应当是互相仇视这才说的通,如此相处和谐,到是有点奇怪,

    “是嘛,你不会看错了吧?怎么可能?”【1】

    【6】

    【6】

    【小】

    【说】

    “不会错的,孩儿看的很是清楚,所以我才敢堂而皇之的和宣舅母这边亲近,要是他们真是你死我活的那种,我是断然不敢贸然亲近一方的!”

    景逸辰闻言点了点头,他的儿子他了解,不是那么不着调的人,看来是果真如此,不过还是不放心的说道:

    “虽说如此,但是你也要有分寸行事才好,越要身居高位越是要谨慎!莫要仗着你阿母的关系,行事无忌!”

    景昊郢闻言点了点头,他父亲常年镇守边关,对于皇帝等人的性格不了解,也属正常,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景昊郢想到以前说的话,加上便宜老爹和老娘长期分居,时间长了总是不好,所以说道:

    “父王,对于那次我跟你说的话,你觉得如何?”

    “那些?”景逸辰一时有点疑惑,

    “就是只前我去都城之前,我不是说咱们最好一家人团聚嘛,

    毕竟前朝诛杀异姓王还历历在目,虽然舅父宽厚,但是难保以后有个万一……

    要我说,咱们家还是找个机会脱身为好,不如这次父王你就随我一道回都城吧,

    封国的事情,政事可以交给国相,我看这些年他干的也不错,至于军事方面,现在北边也没有战事,找几个心腹共同处理一下就可以!”

    景逸辰一听,先是有点动心,接着又摇头说道:

    “不妥,不妥,最起码暂时还不行,

    太原郡乃是咱家的根基,为父还得亲自坐镇,

    再说了,还有你裕王,端王两位王叔呢,也不是咱们一家之事,

    今上也没有什么心思,咱们暂时也不必自废武功!”

    景昊郢心想也是,小乾安王的例子就在眼前,虽然他是因为老乾安王骤然离世,没有安排好后世,使得彭坤篡权,连部曲都是彭坤管理,所以日子很是不好过,

    他家就是没有封地也暂时到不了那个程度,但是也确实不如现在,也就不再多说,只是想到夫妻两地分居也确实不是办法,就试探的问道:

    “要不然让我阿母再来太原?”

    “如果你阿母来的话,你大母也还得来回奔波,这怎么能行,你大母年事以高!”接着看景昊郢欲言又止,也反应过来,

    “你这臭小子,莫不是察觉到了什么吧?”想到儿子还得住上一段时间,迟早要知道,索性说道:

    “不错,我确实最近纳了个小女娘,换做绿竹,

    咳咳,这些俗世莫要于你阿母说啊!”说道后面,多少有点脸上挂不住。

    景昊郢多少有点理解便宜老爹,毕竟老爹其实也才四十来岁,搁到现代社会,那还是正值壮年呢,多少也会需求的,只是要是瞒着他阿母,他觉得有点不地道,

    “那绿竹是何等模样,回来几日我怎么没见着?”

    “咳咳,她也是方才及笄和少商年龄差不多!你们刚刚回来,我怕她冲撞了你们,就让她无事不要出来打扰!”

    景昊郢心里就我靠了一下,老牛吃嫩草啊,还是这么嫩的草,您老人家也好意思下手,不由的鄙视的看了看老爹,

    景逸辰也察觉到了景昊郢的目光,老脸虽然有点微红,但还是振振有词的说道:

    “怎么了,你老爹我就找不得嘛,

    你看看这太原郡内,你老爹我已经算是最洁身自好的人家了!”

    景昊郢闻言到也点了点头,只要是差不多的人家哪家没有几个侍妾,说起来他家和程家还是这个年代少有的特殊人家,没有妾室,

    看景昊郢点头,景逸辰立马乘胜追击接着说道:

    “再说了,那绿竹不过是一个侍妾,跟你阿母根本不可能相提并论,

    而且子修,你也放心,那绿竹我一直让她喝着避子汤呢,不会出什么意外!你也就当没看到吧!”

    “莪到是无所谓,就是她能生出来几个,难道还能盖过我去?只是此事我觉得还是要告知阿母为好,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是我阿母自己从旁的地方知道了,那……”

    景昊郢确实不在乎那个什么绿竹再生几个,不说他是皇帝的亲外甥,继承自家王位绝对不可能有意外,不可动摇,

    再说了,这个年代的庶子地位可不高,就算是诸侯王庶子和嫡子的差距也是巨大的,在前朝庶子是没有继承权利的,如果嫡子不幸完犊子,是要收回封国的,

    前朝虽然没有异姓诸侯王,但是又好几个列侯因为没有嫡子继承而除国,最有名的要属青阳侯王吸,这家伙是开国十八侯之一,可谓功勋卓越,但是只传了四代曾孙王不害这一代,就因为没有嫡子,侯国食邑被朝廷收回,第五代只是庶子,爵位也只是封了个大夫,跟列侯不可同如耳语。

    即使推恩令发布以后,为了达到削弱诸侯国的目的,庶子也仅仅是有了分封的权力,没有继承权,越不过嫡子,而且为了保障嫡子的权利,朝廷也颁布了不少法令,比如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其实这个法令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朝廷方便收回权利,但是确实也变相的保护了嫡子的地位,那就是说,

    只允许嫡子也就是正妻之子为嗣,如果正妻无子,则除国为郡,朝廷收回,

    庶子再多也不能继承。如果试图让庶子继承,就叫“非正“,依律免为庶人;如果试图从母亲那里变更庶子的地位,比如说把妾扶成正妻,则为“乱妻妾位“,不仅免为庶人,有时候还要处以迁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