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章 阿香身世 (第1/1页)
公子话一出口,掌柜、小二、书童皆惊诧。 平儿顺嘴问:“公子何时见过她?那夜我俩一起去的,我为何没见什么女鬼?” “你忘了?”刘彦提醒说:“上山时你总说背后有笑声,那就是阿香。她一直跟着我们,暗中和我说了两句话。” 平儿猛地想起此事,汗毛乍起道:“想起来了!公子怎不与我说?她对你说什么?” “掌柜,我我先下去了。”店小二胆小,提着茶壶溜下楼去。 刘彦把门关上,看一老一少紧张神色,喝茶道:“那女鬼自称好鬼,不是凶神恶鬼。” “她叫我小心山岗其他游魂冤鬼。走的时候说,只要打听‘青花舫阿香’,就知道她了。” “昨日我去青花舫赴宴,原本想打听一下,却忘了问……” “哦!公子昨晚骗我!” 平儿忽想起昨晚睡前公子说过‘青花舫阿香’,自己还问‘阿香是谁’,却被公子使假话搪塞。 刘彦给他倒上热茶,笑说:“我是不想吓到你。前夜你没有见鬼,就已怕成那样,若跟你说起那女鬼,你岂不是要吓尿床?” “公子正直而胆大,小老佩服!” 钱掌柜赞赏一句,又思虑道:“她时隔一日又来找寻公子?究竟是何原因?” “怕是瞧上我家公子了!”平儿双手捧着茶碗,空想道:“坊间说‘女鬼爱书生’,我估摸她昨夜是来投怀送抱的!” “嗯,言之有理!”钱掌柜接公子送来的热茶,相视说:“不可对她掉以轻心,该避则避。更不能被其迷惑,与之相好。” “据我所知,此鬼本就是风尘女,生前乃青花舫舞姬,颇有姿色,不少人为她散掉家财。” “如今她做了死鬼,更无廉耻之心,只管纵情放荡。公子若与她宽衣解袖,是要掉命的!” “是是,阿翁所言极是。” 平儿连着附和,就怕自家公子过于胆大,被女鬼迷心。 听二人猜想,刘彦端茶失笑,心知两人皆为自己担忧。 但昨夜一场诗会后,他对世间鬼神有了不一样的观感,猜测阿香此来是另有急事,绝非投怀送抱,自荐枕席。 “钱公可知晓阿香生前事?” “略知一二。” 钱掌柜吃茶润桑,与其讲述起‘青花舫阿香’的身世。 据说,阿香原是江陵人,自幼被人贩拐卖到徐州,先是卖到勾栏做瘦马,后来老鸨犯了人命官司,她又被卖到青花舫。 经由花舫老舫主一手调教,只三年便成了远近闻名的舞姬。 不少人为一睹阿香舞姿,不惜掷上十五两重金,仅一年就给花舫挣来三五千两银子。 也有人想买下阿香,为她赎身。 只是老舫主不愿轻易放走这棵摇钱树,但凡给她赎身者,不论出价高低一律谢绝。 几年后一日,阿香去城隍庙上香,邂逅了金华府书生汪玉,两人一见钟情,惺惺相惜。 一番花前月下,汪生信誓旦旦要给她赎身,说马上还乡筹备银子。 阿香以为得遇良人,想用多年积攒的银子来自赎自身,然后与郎君还乡过日子。 汪生得知她意又改口,说有个朋友经营布匹生意,五百两置办一批货,能挣一千两银子,多次找他合伙经营,奈何自己本钱不足。 汪生想让阿香把积攒的银子交给自己去置办布匹,最多两三个月便翻上一番。 届时不仅能给她赎身,还有余钱办田产、买卖,以后过日子不至于太清贫。 阿香将信将疑,私下托人打听买卖布匹是否赚钱,得知所言非虚后便将一千多两都给了汪生。 汪生感动至极,留下祖传玉佩作为定情信物,次日带着银票南下去了。 那时阿香并不知汪生是个专干‘打马’的贼子,痴等了大半年不见他回来。 后来听一位客商说起‘扬州打马案’,才晓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打马是什么?”平儿不懂询问。 钱掌柜道:“‘打马’乃江湖上的黑话,即是专骗风尘女子的勾当!” “骗子通常扮做读书人,挑选有名的风尘女子假意为她赎身,而后借口经营买卖骗财。通常好几人一同行骗,有人扮公子,有人扮商贾,有人扮亲朋好友。” “受骗之人如笼中之鸟,极少有逃脱的。” “当年扬州打马案主犯,正是骗阿香的汪生。” “他离开徐州后又跑去扬州故技重施,就在得手之际被人识破,及时报官将其拿获。” “阿香听此事,悲恨之下投河而死。” “老舫主不忍她做水鬼,将其尸身捞上船,葬在南城外山岗下,至今已有五六年了。” 说到这儿,老掌柜叹一句‘福祸不由人’,又道:“后来青花舫转手卖与他人,接手之人是现在新舫主。” “公子,依我看不如请人做场法事,让阿香莫再来搅扰!” “此女虽生前凄惨,但毕竟做了死鬼,难免心性变化。” “银钱无需公子过问,有我来cao办。” 掌柜观刘公子神色,等他定夺。 平儿张口欲言,被刘彦一语堵上。 “钱翁说得对。有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何况鬼怪?” “只是贸然请人做法事,可能会激怒女鬼阿香。” “恩公试想,她能进得城来,万一这场法事激怒她,还不每夜都来闹事?以后客栈如何经营下去?” “另外与我名声不利。我做法事,众人会以为是我理亏在先,冒犯过她。” “依我之见,不妨把事问个清楚!” “昨夜阿香只在门外叫,不进来搅扰,说明懂得礼数。若她真有心进来,一扇门板岂能挡得住鬼?” 钱掌柜点头捏须转睛,琢磨说:“公子欲问阿香来意,可有法请她?还是今夜等她来?” 刘彦说出自己的打算,看窗外:“小生想今晚再去趟山岗。钱公无需为我担心,昨天我去青花舫赴宴,从那位王兄身上学到一门驱鬼咒语。” “王兄走南闯北,游历各地,懂些道术,所以他才敢住山上,不惧山下孤魂。” “王兄说他的法咒很灵验,只要念起来,鬼就会头晕脑胀,惶恐退避。” 听他一番扯谎,钱掌柜毫不怀疑,捏须说:“公子有此机运,结交良友,又有破鬼法咒防身,我便放心了。” “但只你两人去,稍显势单力薄,恐他们鬼多势众。” “我外孙马育才有些胆气,不如叫他陪你同去?” 刘彦不好冷了老人家热心肠,爽朗同意。 平儿看公子心意已决,不再吱声相劝。 三人房内商讨,定下‘先礼后兵’之策,去时带些香蜡纸钱,焚祭后再阿香出来问明缘由。 掌柜这法子是听一老道讲的。 老道说‘鬼和人一样,你礼上三分,他敬你七分。不礼不敬,事就难成。’ 刘彦听从建议,也想看看‘此间纸钱香火能否通鬼神……’。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