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章 雷天修孟 (第1/1页)
轰隆隆—— 九月十九日,徐州打响秋雷,攒了六七日的阴云在天空碰撞成雨。 晌午大雨携带风气洗刷大街小巷门店,路上行人来往匆匆,寻找遮风避雨处。 东来客栈里食客众多,大堂一张张方桌汇聚半百人数,上茶叫酒声不绝于耳。 上午盘账回来的平儿马不停蹄打下手,帮着小二哥传菜上茶酒。 钱掌柜与马育才柜前攀谈,算着刘彦在码头修学时日。 客栈能有这么好的生意,与他脱不该关系。 几日前东来客栈生意惨淡,众人皆知客栈闹过鬼,都不敢来吃饭住宿。 刘彦听说后,传个计策给平儿,让他告诉钱掌柜,可以散播一下故事,把‘书生状告恶鬼,城隍夜审都头,判官托梦……’这些传到坊间去。 马育才听闻立即开窍,派遣家人满城宣扬此事,客栈小二也到菜市与人传说。 很快‘新闻’替代‘旧闻’,满城皆知这桩奇事。 客栈生意自然红火起来,连带着马高李三人也名扬徐州,但众人最想一见的,还是那临安刘公子。 甚至有本府达官贵人送贴遣仆,来客栈询问公子落脚处。 钱掌柜不厌其烦一一回拒,没告诉他们公子在码头修学,只说与友人出游,不知回不回来。 这两日已经没人来问,都当临安书生还乡了。 “算来世才兄上花舫已有七日,不知要修学多久,换成是我,三天就看完了。” “你学问粗浅,怎不比得上刘公子学富五车?” “近来天气转冷,中原不比江南,不知公子需不需添置衣物。” 说着,钱掌柜招来平儿问:“今日见公子,他气色如何?” “我公子好着呢。”平儿笑道:“今早我穿两件衣服嫌冷,但见公子还是一件单衣,面貌红润有神采,可比刚活那会儿清俊数倍!” “哦?”马育才眼眸一亮:“可是王兄传授世才养命的法术?才有现在好神采?” “不是。”平儿自斟自饮喝口茶,说:“开始我也以为公子修了什么仙法道术。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公子他通了《诗经》,养心性无邪。” “心无邪,思想正,故而阳气强健,身体康健。” “一部《诗经》,如何修养心性?” 马育才十分好奇,《诗经》在他看来,不过是启蒙书,何以养性? “这个我就不知了。” 平儿神采飞扬:“总之我家公子不会说谎,怪只怪马公子聪明窍没开,读不出其中的妙处。” “你说的对。” 育才又问:“除了《诗经》,你公子还看过哪些书?难道他只读《诗经》?” “也不是。”平儿道:“四书五经九部书,除了《周易》和《孟子》,另外六七部书我公子都读了。” “公子说,今天开始修读《孟子》。” “今日秋雷不歇,公子还要修学?不会搅扰文思?”钱掌柜问。 平儿笑笑,看外面大雨。 “那边花舫众多,燕语莺声,都不曾乱我公子心神,何况是正大的雷声?” “我公子说,为了修好《孟子》,专门等到今日打雷才开始读。” “雷霆乃天罡正气化形,天罡正气显现身上,就是孟子浩然正气,二者相通!” “听天雷能助长丈夫志气,没有志气读不了《孟子》一书。” 马育才如获点拨,握拳要出去。 钱掌柜拉扯问:“你要作甚?” 育才道:“出去听听雷声,长我心中志气,姥爷莫管。” 钱掌柜撒手送他:“去吧。不妨爬高一点到树上去,上天感应你心诚,自会降下一道雷霆,那时你满身焦酥,死前必有领悟。” 平儿哈哈欢笑。 马育才跟着爽笑。 暗自感慨儒学甚深,自以为读了几年书,差的只是一纸功名。 而今来看,自己连门槛都没摸找。 他庆幸能够结识刘世才,不然明白不到这种程度。 想着,问掌柜要一把伞离开,姨姥爷问他‘回去做什么’。 马育才一笑回头:“回去好好想一想。” 钱掌柜欣慰目送:“我这孙儿开始立心志了,不枉今日一场明白。” 平儿探头笑说:“马公子有家资,只要定下求学心,他年也能成材。公子说,他这个朋友值得交往。” 轰—— 头顶又一声秋雷响震,引得老少齐齐望天。 同一天空下,码头青花舫。 刘彦闻雷明心,心窍灵光与天上雷音呼应。 真正的天雷可比令牌文字中的雷音响彻,能把人神魂惊得颤栗,世间阴魂鬼怪,每逢雷雨天必找处藏身。 他小时候比较怕打雷,一到雷雨天就把窗门封死,躲在床上捂耳朵,等雷过去才读书。 今天截然不同,不仅心门敞开,外门也敞开。 所在的青花舫船房,四方八扇门尽数打开,秋风雨气直吹面门,响雷之声阵阵炸耳。 船上那些乐女舞姬早早躲入画卷。 此间除他之外,就只有荀舫主和高二姐。 相比舫主平淡如常,二姐有些心神不适。 雷音入耳便化作雷电纠缠她念头,使其心生不爽。 但刘妹夫在身边,不好去躲清净,香肩贴着君子寻一些心安。 刘彦已经通读一遍《孟子》,书中所言浩然正气,在他身上毫无体现。 一时间脑生杂念,转看身旁二姐。 看她容颜不快,落下手中书问:“二姐若觉得雷音吵闹,不妨入画中清净。” “那可不成,我要是下去,不是显得胆怯?” 高二观他眉头笑道:“世才也熬不住了?要不今日作罢,不修《孟子》也无妨,免得自添不快。” “这七日你进步极快,心窍常熠熠生辉,积攒的学问明光,快够写一篇文章了。” “再养几天,便可一篇文章作为寄托,写下璀璨佳作,一举步入真学行列。” “据我所知,重阳诗会六位真学,也只是‘孔学明经’,都不通‘孟学正气’。” “有的人虽养出正气,却是江湖气重,所得浩然正气并不高,学问不如‘明经’的真学士。” 刘彦有一丝被她说动心。 这时荀舫主打断道:“不可轻易放弃,错过今天秋雷,公子以后更难修通《孟子》一书。” “妾身不才,知道《孟子》中有‘不动心’一说。” “公子现在心猿意马乱志向,更应该去理解孟夫子所言的‘不动心’,以行动守约。” “只要心不动,意不会乱,君子应安心定志。” 刘彦猛然警醒,松动的心再次稳固! “舫主言之有理,小生应该迎难而上,鲤鱼不逆流,不能化真龙。” “贤弟能通这点,离修通此书已不远矣……” 王寅随话音而至,抖擞身上风雨进来书阵。 刘彦关切问:“兄长这时不在山中,来此作甚?不是说要避雷劫?” “无妨。” 王寅引他归坐,落座说:“只要不往天上去,雷落不到我身上。方才我在洞中思量,想到一个妙法,可助你修通《孟子》书。” “此计我越想越妙,真若成功,贤弟便能养出浩然正气,等你入学那天,势必一鸣惊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