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天数有变 (第2/2页)
输棋美人问:“夫人,夫子可做决断?” 妇人端坐下来,把莫家所谈告诉四女,后说:“临安灾象生变,此事不可不察。” 谷狱 “我推测‘临安变数’与当朝新君谋划密不可分!” “极可能是‘观天司’和‘执天司’联手作成这桩事,他们避开朝堂耳目,暗下行计……” “这位赵王君藏的很深,帝王心术,不可小视。” 四女各说观点,也都觉得‘临安灾变转机,乃天子秘设二司背后推动’。 松月娘子道:“想来那受命解瘟高士,以及‘观天’‘执天’二司公人还在城内。如若贸然前去打探,可能被他们察觉,引起猜疑。” “奴婢以为,此事可由寇娘打探。” “她开了双目灵窍,又有天聪老人作伴,他们一双眼一双耳可查无漏,探听起来不易被人察觉。” 妇人眼眸浮现一双爷女,微笑说:“我也有此意,就由你和桂儿去一趟扬州,见寇娘与她说。” 两女领命接下差事。 …… 莫府北园,客亭。 高二拜谒夫子后,站在亭内保持礼敬和疏远。 莫娘子则落座父亲身旁,看jiejie如此姿态,心里略有些不适。 夫子气定神闲,明眸直视道:“二娘与我女情义未断,且坐下叙话。” 莫文姝闻父言,走去挽手二姐,轻轻扯动她的脚步。 高二随引落座,暗下疑惑,不知这位大儒什么心计。 莫夫子看出此女狐疑,请茶后笑问:“二娘可是从临安而来?” “是。” 高二惜字如金,只吐一字,等待下问。 莫夫子又问:“临安灾情如何?” “原来他想打听瘟疫轻重。” 高二了然后,决定将世才还乡所作所为说与这位大儒。 叫他知晓自家择婿眼光,其次也给贤弟扬扬名,不叫他小视了。 之后一盏茶,她细说临安见闻,以及‘刘彦献策、赠方、祭鬼’,精简言词一口气说全。 着重讲‘世才祭文合道,给三千疫鬼解灾……’ 听完高家狐女一席话,夫子思想对照‘夜观天象时所见’,没想‘临安变数’竟是那子所为。 他一手拂须,目光闪烁恢复,问:“刘世才《乡鬼》祭文二娘可看过?” 高二浅笑道:“妾身去的晚,只知祭祀经过,也没想着讨要祭文一读……” “夫子若想看祭文,妾身这就回临安取来……” “不必费此周章。” 莫夫子抬手止住说:“此子祭文能引动文道助势,可见文章不低,其心可嘉。文道应该有所资助鼓励。” 高二回道:“如夫子所言。祭文诵读后,上方文气分两路落下,一路合入祭文,文章合道。另一路分给世才,以资鼓励。” “贤弟他得此嘉奖,浩然正气长三尺,养一丈白锦。亦增添五百文光,文灯大亮。” “三日前,世才赴阴山为民渡河,借着沸河苦厄熬煮心性,已然‘明德正心’。” “不需多少时日便能踏入孔学明经第二等境界。” 说话时,她扬眉吐气,好像在说自家亲弟弟一样。 莫文姝笑看二姐‘得意之容’,心里莫名跟着高兴,转顾父亲神貌。 见夫子面貌如常,没有惊异之色,点头道:“他心怀大义,当得一场‘正心’。二娘喜爱良才美玉,何不自取之?” 高二笑了笑,分看三妹说:“妾身嫁过人,何德何能配得上如此大才?我家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奈何无有佳人去配刘郎。” “而且贤弟有自己婚姻主张,绝不会纠缠令千金。” “夫子大可放心。” 莫夫子被狐女看低,无半分气恼,拂须笑道:“此子与我女皆遭你家狐计。虽说有缘,但此缘不足成婚姻。” “今召二娘过来,不是与你争论是非,是想借贵口与刘世才传话。” “既然他已明知,我就不多言了。” “稍后我修书一封,你带回去给他看。” 说着夫子离席,出了客亭回书房。 高二讶异目送。 她来时未想过莫夫子会见自己,更没想到这位大儒会修书给世才。 这封书信在她看来很有深意,不单是惜才和赏识,似乎还藏着‘谋算’。 但以她智慧无从猜测‘大儒天心’。 收了杂念,袖中取一卷书文给三妹。 莫文姝展开观看,内容只有一句诗,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高二端茶用道:“此乃世才写给你的。你惜才,他也惜才。他说meimei你两世修学,必有神秀学问,愿与你讨教。” “此句诗不含撩拨,是一个好期盼,大家因缘相识,可以千里共明月。” “你俩虽无姻缘,却惺惺相惜。何不结交一场?” “meimei可有意?” 一股清风吹过,莫文姝复读这诗句,心灵如被明月所照。 思想少许,她婉然答复:“小妹愿意结交。”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