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慕白送鲤 (第1/2页)
聊斋狐婿正文卷第153章慕白送鲤“卖鱼咯,刚打的湖鱼……” “鱼?” 临安东市码头,一清瘦书生与三友路过,被渔夫贩卖声叫停脚步。 他转睛看地上鲜鱼,口中念着‘鱼’字。 众友疑惑相视,他却走到渔夫摊前行礼。 “请问大哥有鲤鱼吗?” “有,船上有几条鲤鱼,容我拿上来……” 渔夫下堤取鱼。 清瘦书生与三友解惑,说:“我等空手前去拜访刘世才,有失礼数。有了鲤鱼,便不失礼数。” 三友恍然。 一人抚掌道:“妙哉,昔日鲁昭公送鲤鱼与孔夫子。今日我等提鲤鱼拜刘府,不失礼数又含典故。甚好。” 这四人都是临安东乡生员。 清瘦书生乃周慕白,其余三人各姓祝、罗、汤。 今日进城拜访刘府,乃是答谢刘世才救命之恩。 十日前,周慕白在北城县衙外发病昏死。 若非刘彦文光画符,为他驱瘟顺气,他已成乱葬谷的乡鬼。 对于这份恩情,周生一直挂记在心,早欲登门还情谢恩,但被狐仙匡娘阻拦。 匡娘说:“世才先生非等闲儒士,晚些拜谢他也不会怪你。……” “而且他协助官家治疫,未必有闲暇见你,不如公子先养好病,延后再去拜府。” 周生听从她的指点,又从其口中明白‘何为真学’和‘养学道理’。 心性逐渐的开明,加上近来重修《诗经》,其心窍已有几分透亮。 读《诗》也是匡娘的指点。 这狐女前日进城探亲,从小弟于成业那得知‘先生教我读《诗经》……’。 她巧心记下后,回东村告诉周慕白。 周生颇为开窍,也跟着重读《诗经》。 两天下来感悟甚多,自觉得心思比以往透亮,不复以往呆直。 昨夜匡娘又来相告,说:“可以去了。” 周生当夜安耐不住,请来同乡好友祝生、罗生、汤生,问他们愿不愿同去拜会刘世才。 四人一拍即合,早起便赶着进城,一路兴兴而谈,聊坊间传闻,说刘世才其人。 要不是渔夫叫卖提醒,周慕白都忘了自己还两手空空。 他们一番商议,凑了二百文,在码头买下四尾鲤鱼做礼数。 最大一尾让周慕白提着,毕竟今日拜府以他为主。 不多时,四人打听着来到城南槐花巷。 见巷尾刘府门前,五六个衣着光鲜的富户家奴,正与门内大伯送贴,点头哈腰,甚是殷勤。 周生四人相视。 祝生说:“有仁兄比我们先来,世才兄八成要去赴宴。我等来的不是时候。” 罗生道:“此乃常理,如今世才兄名声在外,请他的人定然不少。” 汤生怯说:“我等这般拜府,可受他待见?” 周慕白也心生忐忑,忍住怯退之念,领步直入后巷。 面对那些富户家奴打量,他提鱼叩门,诚心对开门福伯道出来意。 听他自称‘周慕白’,福伯多看两眼,才知当日公子所救之人是这位公子,拱手道:“我公子在家练字,容老朽前去禀告。” 说罢掩门去了后院。 门内黄狗小六趴在地上留守,两眼窥看门缝外,竖着耳朵听门外讥笑。 “就几条鱼还敢登刘府大门,真是寒酸。” “若是我,羞死拿不出手。” “听说刘公子对他可是救命之恩,却用几条鱼报答,哈哈哈……” “可笑,可笑,回去当与公子说道说道。” 几家奴仆抱在一处嘲笑。 话音一字不漏的传入东乡四书生耳中,羞的他们面红耳赤。 周生首当其冲,内羞外臊。 门内小六‘汪汪’犬叫两声,压下那些奴仆嘲笑之言,解了慕白内中急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