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 尽心成仁 (第2/2页)
两位湖君亭子中密谈,亭外池边众女望君子笑语,猜他几时能醒来。 西湖长公主道:“这不好说。空静悟道,心神游于内在,不是寻常入定。” “总之越长久越好。东湖meimei们不必担心,天亮我西湖自有小船相送。” 七郡主闻言转顾三姐,心说:“就你家有船送?我家就没船?分明是想私交一场。” 三郡主知七妹此时憋着话,含笑道:“眼下子丑刚过,未到寅时。不如我等去小园叙话,以免搅扰君子悟学。” 众女齐口称‘善’,与父母禀告一声,结伴去西园欢谈。 片刻后,偌大春心园美景中,只剩下池心石台刘彦一人。 他眉心文光闪动,诸般慧悟在思海化作灵明小鱼游动。 仔细看,又似文字、词句相连一起,这些‘灵明顿悟’便是‘胥君仁术’。 不知多久,刘彦印堂明光内敛收起,思海小鱼列队成行,化作一篇灿灿文章。 胥君今日所教,他已尽数领会! 不过悟归悟,成仁仍须修炼。 如同养学养气一样,不断的累积提升,方见其真妙。 “看来我此番琢磨,用了不少时辰,不知外面是几时。” 他四顾春园,除了自己不见一人,端香茶饮一口。 不急于起身寻问,而是怀揣明悟后的愉快,坐享这方美景。 在书案上写下一首《春心诗》。 诗境一起,东园神明便有感应。 胥君对王妃、公主笑道:“世才已醒,安排人前去接请,稍后长女待我相送。” “是。” 长公主起身领喏,叫香兰、香草去春心园请刘世才。 刘彦二女口中得知,外界已经天亮,过了辰时。 他这一悟将近六个时辰,东湖君家等不了,卯时回的水府。 香草说:“公子不必担心。相君走时,托我家相送,我家有宝船可以蔽日,保管不伤公子神魂。” “如此多谢君家。” 刘彦答谢一礼。 香兰盯着书案《春心诗》,被柔美诗意侵染,问:“公子这篇佳作可还带回去?” 刘彦看一眼笑道:“这首小诗乃我答谢君家的,胥君可在忙公务?” “没有公事。”香兰喜爱捡起这首写园佳作,道:“君王知公子醒来,命奴婢接请公子去东园相见。” 刘彦点头跟着二女前往东园面君答谢。 考虑到回身太晚,家人担忧。 见胥君后他便告辞,在长公主宝船相送下,半盏茶就到临安家宅。 阿九见公子回来,欠身一礼答谢天上长公主。 等西湖神人驾船离去,她安心去侍奉公子穿衣。 “老夫人可有问起我?” “问了,被我谎话骗过去。” “我说,公子读书到丑时才睡,所以今天起的晚。” 说着,阿九回禀起‘公子交托之事’。 “昨夜我和于成业、书玉子去了潘家……” “果然如公子所料,潘家庶母庶子皆病重在床,性命危在旦夕。” “我从潘母王氏口中问明,他家大公子潘子逑确有害她之心。” “书玉子他俩本欲入梦,教训逆子一顿,被我给拦住。” 昨夜去西湖之前,刘彦想到潘生口中‘病重之母’,吩咐阿九前去查实。 如果真见其母病重,可以用符和避瘟丹相救。 倘若查明潘生有害母之心,先不要有所举动,观其后效,再行处置。 因此,阿九拦住书玉子、于成业不让他们入梦行私刑打人。 只帮王氏母子驱瘟,保他们性命无忧。 刘彦听罢点头:“娘子办事妥当,这两日你多去查问。” “潘子逑如此恶庶母,不会没有其因。与人定罪,需先查明其罪,届时报与官家知晓。” “我等并非官家,贸然插手惩罚,等同伤人害己,非善行。” 阿九‘嗯’声点头,转问公子‘西湖听讲仁义有何所获’。 刘彦一笑告诉她‘收获颇丰’。 一会儿吃完早饭,他要继续参透,趁热去打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