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道义筑阁 (第1/2页)
聊斋狐婿正文卷第173章道义筑阁“今日去东湖,只能观礼,无缘听讲。” “怜云meimei须心知。” “承蒙公主抬爱,小妹自当守礼,不做窥学之事。” 天近二更,月下虚空。 一艘金光楼船卷着香火向临安而行。 船上载着西湖一家神人,君家和王妃在船内叙话,公主与怜云在船头谈此行。 今夜,李怜云换了形貌,不再是脱俗的坤道打扮,换回了小姐之相,装扮清雅不失官女之贵气。 长公主看她说:“meimei今夜端丽冠绝,我看了都有三分赏悦。此去观礼,乃鲜花着锦,那方君子必会喜你前来。” 怜云浅笑道:“只要君子不生厌烦,我便心安了。” 众女笑逐颜开。 三公主接话说:“受美人倾心敬慕,难道不该是高兴?就算刘公子家有妻室,我想他也不会厌烦。” 话中‘妻室’二字,勾起众女好奇。 她们却都不知这位真学有没有妻妾,成没成婚。 “见了相文、相晴问一问,她们应该知晓一些。” “我看公主不用问,刘世才这等大才子,安能无妻妾?” “却不知他妻妾如何,是谁家千金,哪家才女。” 众女不分主仆的欢谈,不知觉船行至东湖水域。 月照之下,东湖万亩起岚烟,朦胧中见灵秀。 李怜云初次见此湖山水全貌,口吐赞美之言。 西湖楼船飘落之时,府内相君有所感应,吩咐八女、六女替他迎接,七郡主、三郡主则不在湖内。 此时,那两位郡主正在刘府书房,观赏刘世才头顶思想文境,以及内中的经阁。 经刘彦一天的构建精修,这座存书经阁已经达到他心目中的‘完善’,有缺可以日后再行修补。 此刻他灵明与经阁相合,心神与经阁相融,祭出文灯,照亮阁楼。 阁楼内在光明大作,观内阁空虚宏伟,虚而待物,空而藏道。 道在何处? 这座经阁,就是他的文道,一梁一柱,一瓦一木,皆是他道义形化之体。 因此,观此阁可知其身学之道义,观阁体可见君子经学之形义。 刘彦精神置身于空大的经阁内细细体会。 与此前小书屋相比,此间就如天子明堂。 他想象着‘自己就是阁内经书’,内心再一次‘明经’! 这次不是点亮文光入真学那等‘明经’,而是真正明悟【经】的含义。 他存宏大阁体入思想,明心正声道: “【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在天上称为【命】,秉赋于人时称为【性】,作为人身的主宰称为【心】。” “心、性、命为一,是为一体,是一个东西。” “【经意道理】通达世间,遍及四海,充塞天地之间,贯通往古来今,无处不存,无处不同,……” “所以【经】是永恒不变之道,是大道之理。” “阐述阴阳盛衰的【经】,是为《易》。” “表明纪纲政事的【经】,是为《书》。” “传达君子性情的【经】,是为《诗》。” “显示体统仪节的【经】,是为《礼》。” “洋溢欣喜和平的【经】,是为《乐》。” “辨别真假邪正的【经】,是为《春秋》。” “孔子删定六经大义,道义总纲在于‘匡扶人间正道’,是为【正义】。” “我愿以正义之志,载六义于身!” “我愿以道义筑阁,载诸般经意。” “我当继承圣贤之学,圣人之道,尊天下经意。” “此为我内之誓言,诸子见证。” 轰—— 随他明经心神发誓,经阁通体振发雷霆轰鸣,如山摇地动,似身骨作响。 本是观想虚物,却显出实体浑厚气。 此时此刻,他才真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