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揭破衣云 (第1/2页)
,聊斋狐婿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众人走后,春香堂内,瑞云反复品味公子赠言。 那边冬园梅堂,衣云在mama引荐下,礼见刘彦、万山、明渊三人,双瞳剪水与君相视。 这一眼目光,让刘彦一发现衣云特别之处。 她眼中藏情,此情非爱慕,而似‘翻山越岭见通途’之喜。 “mama可出去了,我自会招待贵客。” 衣云回眸话赶老鸨蔡氏。 蔡氏依从说声‘好’,笑顾四位公子道:“那就让我女招待四位公子,有何差遣只管叫奴家。” 刘彦轻点头,四顾房内布置,随邀落座茶桌前。 这时衣云摘下面纱,显露妍姿俏丽,见其貌刘彦等人各有目色。 林承平转动心思,开口夸道:“娘子好容色,方才与我交谈,却不曾摘下面纱。为何见了三位兄长,就摘下面纱?” 衣云粉颊晕染微笑说:“妾身遮面,是为掩盖人心之欲,避他人色心。” “这三位君子皆心地光明,心无邪思,我何故掩面攀谈。” 只这一句,万山、明渊就见识到此女子不俗。 杨万山道:“我看娘子意不止如此。你摘下面纱,揭露花容,是想‘才貌并显’,得一人赏识。” “此人非我二人,乃这位仁兄。” 说话,他含笑指点世才。 林承平闻言心神一跳,以为杨兄识破表妹。 其实万山是在学‘刘彦用心’。 他的推断建立在‘衣云通晓相术’上,他认为衣云摘下面纱,乃因看出世才面相之贵,或者推算出君子身份。 衣云浅笑让丫鬟斟酒,谈道:“杨公子说的也不差,妾身确是想得真学君子赏识,遮面而谈,不是礼数。故摘面纱。” 万山见自己言中,抚掌夸赞衣云好相术。 明渊几分惊讶,不料这勾栏之女竟有如此眼力,且还知道儒家真学。 刘彦适时问:“不知娘子尊姓?如何堕入泥淖?” 衣云答道:“妾身姓陈,四天前自投怡红院,算是自入泥淖。” 此言引动万山、明渊好奇。 刘彦余光掠过林承平神色,敛袖持杯说:“娘子可是为了躲灾、避劫才委身勾栏?” 这下惊讶翻转,轮到林承平和表妹。 “君子何以知晓妾身为了避劫来此?” 衣云眼眸有三分显笑,七分求教。 刘彦饮下杯中酒,称赞‘酒温正好’,请三位仁兄同饮,后说起自己推想。 “娘子懂易术,能与人辨谈吉凶,自然也知‘身劫’所在。” “目下自入泥淖,不是避劫就是为等因缘际会。” “此乃‘截天之术’,只有精通《周易》之人才知此术用法,才敢使用。” “小姐胆大心细,聪明善用易学,使人钦佩。” 听他改口称呼衣云‘小姐’,众人心头各有所思。 衣云亦心情变化,暗惊奉义之智,摆低姿态道:“先生也懂得‘截天术’?小女子其实是迫不得已才冒用此术,当不起先生夸赞。” 刘彦敛袖取糕点,笑说:“我并不懂易术,昔日通读四书五经时,唯独《易》书不曾读,只怕智慧不够,理解错了圣贤道理。” “我知此法,是听家中娘子所言。” “她说,《周易》六十四卦运转乾坤,可助君子立身于世道。” “研磨《易》有三用……” “其一,作立身立业之用。” “其二,作审时度势之用。” “其三,作趋吉避害之用。” “易术中趋吉避害,在于‘顺’、‘逆’、‘截’三法。” “这好比江上行舟,路途平坦时‘顺江行’,路遇凶险时‘截江行’,穷困无路时‘逆江行’。” “截天之道,乃指在特定之时、之处提前介入,把前路截断,从一条道路换成另一条道路。” “此外,截术还可截他人之气运。” “比如,算到有人将得财运,便跟去分其财运,也算是‘截’。” “截道定要善用,否则损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