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0 武学思考 (第1/1页)
枯荣禅师不言:“贫僧有幸和施主论道,乃贫僧之幸!” “施主,请!” 天龙寺大殿之内,如今,在这大殿之中,原随风枯荣禅师相对而坐。 大殿之中,烛光摇曳,烛香笼罩,枯荣禅师端坐,双目平静的看着原随风:“此番论道结束,如果施主有幸迈出那一步,希望施主能够坚守本心,记住今日和贫僧说的话。” “自然。” 大殿在。 段誉和一众高僧汇聚在天龙殿之外,段誉疑惑的问:“伯父,究竟怎么回事?” “枯荣禅师和那位先生究竟说了什么?” “为什么他们齐齐进入大殿,还不知道我们跟上去?” 段正明答:“那位年轻人想和禅师论道,之前就一直等待时机,如今,在鸠摩智手中救下你后,就没有了拒绝的机会。” “哦,可是论道就论道,为什么还不让我们进去?” 这时候,其中的一位高僧回答:“世子有所不知,那位公子和枯荣大师论道,论的是万物生灭,天地规则之道,习武之人听了,若是境界不够,恐有走火入魔之危险。” “所以,如今枯荣大师不让我们进去,也是为了我等着想。” 段誉点了点头:“哦…原来如此!” “只不过,这位公子真的有这般厉害吗?” 一种高僧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这位公子的实力非同小可!” “如果仅仅以境界来论的话,或许这位公子的实力,还在枯荣大师之上。” “什么?竟然这般厉害?”段誉不由得感叹。 大殿内。 此时的枯荣禅师正开口讲解枯荣禅功。 只听他声音平和,极为温润,其声音中气十足,犹如少年,但同时,又给人一种充满沧桑的感觉。 而且,若是细细听去,原随风甚至觉的,此时的枯荣禅师就连声音也隐隐分为两种。 如其外表,半枯半荣。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 “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 “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如今贫僧逐渐这枯荣禅功,已经有数十年之久,已练至“半枯半荣”之境界,但是怎奈何佛法高深,贫僧也只是管中窥豹,因而,距离如来佛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界,却始终迈不出去。” “所以,施主,接下来贫僧所言,皆是我这些年来的感悟,或许其中还有多多不足,还请不要见怪!” 原随风闻言暗暗心惊:“这枯荣禅师的枯荣禅功,距离如来佛的武学境界也仅仅只有一层之隔,如此想来,恐怕论道之后,当真有极大的机会,迈出那一步!” 因此,当即盘膝而坐,收敛心神,抱元归一。 “枯荣者,花草生灭矣,天地四时流转,万物复苏灭绝,草木之春,草木之秋,草木之生,草木之灭,皆有大造化。” “人如草木,春而生,秋而灭,人体筋脉xue位千百,大xue,**,隐xue诸多,内力流转更迭不止,虽枯虽荣,虽得奇门,不入其法。” 大殿内。 佛经梵语,靡靡作响。 万物生灭流转枯荣禅师周身,或老或少,周身内力运转之脉络不通,但枯荣之意已存。 原随风观之如此,不懂,不知,不识。 凡武林众人,皆有一身的武道修为,而武道境界,更是通过打通xue位阻碍,完成周天运转,才能突破一个又一个武道境界。 可是眼前的枯荣禅师,如今,他讲到真是枯荣意韵已经明显无比,但是其脉络真气却阻塞难通。 仿佛,仿佛…就犹如那行将就木的老人,静脉收缩,气血溃败。 但是原随风知道,枯荣禅师有如此境界实力,绝对不可能如此。 因而,这枯荣的秘密,就在其中。 之后,原随风更加集中精神,想要一探其中奥秘。 “生则生,败则亡。” “有如来观梭罗,四荣四枯,一解枯荣之奥秘…” 枯荣禅师的讲道并没有停止。 只是如今的原随风体内已经,开始有了反应。 “鹏之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其中有什么关系? 似乎没有。 枯和荣有什么关系? 似乎是四时流转,万物天性。 那北冥和南冥呢? 似乎没有太大关系,只因鲲鹏一物相连。 不对。 不是。 原随风摇了摇头,眼前的这个并不是关键。 鲲鹏抟扶摇直上九万里。 怒而飞。 不是。 野马也,尘埃也,万物之以息相吹也。 规律? 还是我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这其中的关联究竟是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