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楔子国殇 (第2/3页)
。 现在,他选好了新的目标。那辆只剩下三匹马的战车,以及战车上疯狂向自己倾泻火力的弓手。这只虫子,可真令人讨厌啊! 凶兽咆哮,老兵也在咆哮;野兽蛮横的冲向敌人,战车则更为蛮横的向敌人。 轰隆一声,凶兽仰面倒下。 画面变得黑白起来,闪烁的像是被抽掉了时间。就像定格动画一样,甲士看着自己飞出,在空中一点点挪移,然后摔入战场。 战车撞在凶兽身上,凶兽仰面倒下,战车撞得粉碎。老马悲鸣,挣脱开缰绳逃离战场;野兽咆哮,无力的在大地上挣扎。最深的那支矛刺破它的心脏,它眼中的猩红逐渐褪去,灵台一片清明。 轰!轰!轰! 在这苍茫的如同混沌初辟的战场上,雄浑的鼓声在天地间升隆,定住了风云变幻。 俄顷天怒! 层层叠叠的云海翻涌起海浪,神龙在云海之中翻滚,掀起万里波涛。怒风在高空哀嚎,卷起云海波涛,自九天垂落,犹如银河之水,飞流直下,汹涌澎湃的拍向大地。 鼓声阵阵,云海涛涛。钢铁和火药铸造的火炮如同巨龙一样对着敌人怒吼,敌人同样以火药和钢铁的怒吼还击;弓弩手张弓搭箭,箭矢如陨石雨般轰炸战场;旌旗蔽空,硬生生在云海和大地间撑出厮杀的空间。 凶兽咆哮,如同雷鸣一样的声音回响战场;战马嘶鸣,马背上的骑手挥舞着大刀冲锋,如同奔赴死亡一样一往无前。 火红的战马高大的不可思议,奔跑在战场上,如果一头太古凶兽一样凶悍。 波涛汹涌的云海被神明所拘束,化作有形的刀气,奔涌向战场。刀气磅礴,从云海中萌发,自地上生根,转瞬间长成参天的山岳,雄峙天地之间,系于一人之手。拖刀的骑手登临战场,有若神明;神威煌煌,席卷风云盖压当世而来,压得众生位同累卵。 霎时间,云气漫天,一刀斩落,乾坤寂静,天地皲裂。 一对铁锤砸断了云气,爆鸣无声,激起的气浪掀翻了赤红的土壤。 骑手驻马,长刀寥落;匹马单骑,屹立于战场之上。 在他的面前,妖魔军的将领傲然立于阵前,凶兽咆哮吐出白气。 一线天光劈开云层,照耀人间。 硝烟弥漫在战场上,风吹过,尸体腐烂和火药燃烧的气味依旧难闻。撕咬的妖兽和奋战的军士停止了搏斗,被这一世间奇景所震撼,忘却了战斗的激烈。 白骨皑皑的战场,硝烟弥漫之中,竟有片刻的宁静,徜徉其中。 甲士从泥土中醒来,扔掉头盔,大口呼吸着战场的空气。空气并不新鲜,火药燃烧和尸体腐败的气味充斥着战场,铁锈生发的血腥气和泥土掀起的芬芳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也让人成瘾。 虽然不好闻,却时时刻刻提醒,他还活着。 趁现在活着,就多呼吸两口吧!他心想。 他记得战车笔直的撞向巨兽,车镰像斧钺一样插入巨兽的身躯。弓手被巨兽一口吞下,老兵的刀插入巨兽的身体,而他笔直的飞出去,像稻草人一样。 战车被撞得粉碎,战马奔逃在战场上,恐怕已经成为妖兽的食物。 躺在地上,他想加装自己已经死了。大口呼吸着空气,从死尸的紧握的手中夺下长枪,还有盾牌,他重新披挂,找寻新的战友。 走了没两步,便让一具尸首绊倒。 他倒在那具尸体上,血液尚且温热,只是它的主人再也感受不到了。 呼! 他不想动了。仰面躺下,看着天空。 天上的云可真低了,就像要把城池压垮一样。 他看着云海翻滚,他猜想一定有一条神龙在云中翱翔,俯视着人间的战火。 他看着那惊世的一刀,从云间垂落,自地上生根,萌发在天地间,骤然劈开了云层。 天光垂落,是神祇对世人的怜悯。冰冷的铁甲刺痛甲士的眼睛,眯着眼,看着天边的残阳。残阳固然如血,温暖的让人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 他扳过绊倒自己的尸体的脑袋,让它和他一起看向天空。 他看清了那具尸体的样子,豹首人身,四肢修长。他惨笑着用道割下透露,然后将豹妖的脑袋对准天空。 他喃喃说:“真好看,不是吗?” 他看着天光云影,忽的有些想家了。 他看见了那只神鹰,神鹰长啸,贯彻整片天地。云气凝聚成巨人,挥刀往青面獠牙的巨人劈头就砍;宛若山岳的重骑兵从他的身边呼啸而过,如山一样压倒对岸的众生;炮弹划过天空,盛开了流星一样的轨迹;箭矢遮天蔽日,大雨磅礴血洗满是烟尘的战场;旌旗飘摇在战场上,张扬怒放又很快凋零。 战鼓阵阵,凡人的厮杀声显得如此渺小;凶兽咆哮,又掩盖住轰鸣在天地间的战鼓声;火炮怒吼,和着厮杀声、战鼓声、咆哮声一起,如同大河汇聚成大海,淹没整片战场。 云层如此的厚,即便劈开了一条裂缝,也没有人能从缝隙看到自己的故乡。 行人匆匆穿过人群,从茶楼外来到这间小屋。 来人点亮一盏油灯,灰黄的灯光撑开昏暗的一角。 小桌的另一头作者一个好人,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这是他这次拜访的对象。 “先生安好。”来人作揖,行礼甚是恭谨。 “来了。”老人示意他坐下,又看向窗外。 窗外,人声鼎沸,灯火通明。茶楼中心有一处戏台,台上端放着一张桌子,桌上有一副云板,云板旁是一块醒木和一张长琴;台前是盈座的宾客,有独身前来的书生,有蹲在角落的力夫,有孩童在母亲怀中哭泣,有儿郎在场地里嬉闹。 “先生。”来人沏茶。 “陪老朽听一会市井之音,如何?”老者问他。 “谨遵先生安排。”他将茶壶落下,跟随老者的目光看向窗外。 掌声蒸腾而起,有人尖锐的打着呼哨,也有人早早就鼓起了掌;幕后之人登场,长衫磊落的说书先生悠然踱步,捧起长琴,洒然端坐在桌子后面,心神一定,便看向台前观众。这醒木一扣,压下了满堂喝彩;琴弦轻抚,按下了宾客喧哗。 来人似是想到了什么,便要说话。 “嘘!”“开始了。”老者按下他的话头。 台上,先生运起丹田之气,便唱道:“离乡去国八千里,归来日新白发旧。几多青史留名者,从来老病北氓丘。” 满堂寂静,连细小的嬉笑声都压了下去。爆竹声传来,烟花在楼外绽放。一轮明月高悬,满城灯火化作天上街市。人间其乐融融,悲欢离合付诸东流。 和着爆竹声,先生清一清嗓子,开头便是:“话说这年四月,太祖领兵北上。时值盛夏,酷暑难当;行军所过,草木青葱,郁郁生机;万物竞发,生机勃勃。确见那天门关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