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生子当如李天麟 (第2/2页)
随之而来的画面是张博文的未婚夫——孟春树三周年葬礼,镜头里出现了一群身着黑色衣服的人,背景同样是苍白和悲凉的雪景,不仅将开头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哀伤情绪延续了下去,还顺便交代了故事背景。 “嗯,层层递进,情节设计很用心,邓莉君的这首歌也会是一个不错的卖点。”邵亿夫暗自点评道。 放映室内,三位影坛大佬都聚精会神的观看,越看越是震撼,越看越是感动。 电影很快到了结尾,一群学妹跑来找林清霞,交给她一本《追忆逝水年华》,这是当年男树委托她归还的书。 在学妹的提醒下,林清霞看到借书卡后面自己的素描画像,那正是少年未来得及说出口的告白。 “亲爱的张小姐,因为我很害羞,所以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 在林清霞手足无措的哭泣声里,影片迎来了结局。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终于,邓莉君深情甜美的歌声响起,为这段迟到的爱情画上了一个隽永含蓄的句号。 直到歌曲唱完,邵亿夫才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身旁哭成泪人的方懿华,不由感慨道:“纯净无暇、哀而不伤、欲言又止、意犹未尽......麟仔这部电影必然会成为世界影坛难得的文艺佳片! 坦白讲,我看过这么多部电影,若论清纯爱情片,这部电影排第二,绝没有电影排第一。 电影的拍摄手法,色彩运用,情节把控,无一不是大师级水准。 真是难以想象这样的一部电影,竟然出自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之手,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麟仔远比起当年的布鲁斯李更加出色!” 方懿华用手绢擦了擦眼泪,笑着锤了李天麟胸口一下,“臭小子,真有你的,总算没给我丢人。” 李天麟笑眯眯的说:“邵先生过奖了,都是老师和姑妈教导的好。” “你少拍马屁!没想到,我这个老师还没当几天,你就青出于蓝。单看《情书》这部片子,你在导演上的造诣,已经远超我了!”王天临颇为唏嘘的摇摇头。 李天麟一脸正色道:“老师你千万别这样说,没有你的倾囊相授,我岂能进步的如此之快?没有你在剧组里为我撑腰,我岂能毫无顾忌的放手去干?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我要和你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这番话李天麟并没有夸大,要知道当年王京在邵氏也算根基稳固。 然而,若没有他老豆王天临在片场坐镇,他连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千王斗千霸》都无法顺利开机,仅仅是灯光师和场务都能将他耍得团团转。 王天临见自己的弟子,拍出这样一部佳片脸上竟没有丝毫得色,反而更加谦虚,不忘师恩,不由发自内心的为他骄傲。 他点点头,脸上满是欣慰的神色,“麟仔,你是好样的!” 邵亿夫望着眼前的年轻人,颇有一种“生子当如李天麟”的感慨,“阿华有个好侄子,天临有个好弟子啊! 依我看《情书》虽然是部文艺片,却极有票房潜力,甚至可以与新艺城争一争春节档!” 他顿了顿,忽然目光灼灼的盯着李天麟,意气风发的说:“麟仔,嘉禾的邹汶怀不敢迎战,不知道你有没有胆量陪我会会这七个小丑?” 方懿华闻言心中一惊,出于商人的本性第一时间就想让李天麟拒绝。“新艺城七怪”靠喜剧起家,香江这么多家电影公司,还没人敢在春节档与其一较长短。 但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自家先生的心思。 邵亿夫纵横影坛数十年,即便嘉禾在全盛时期,也是与邵氏胜负各半。 但自从进入80年代,影视圈人才不断涌现,许贯文时常坐上票房冠军的宝座,刚刚崛起的动作明星程龙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石田、黄白鸣、麦加合办的新艺城异军突起,和邵氏、嘉禾三分天下,整个电影市场已经呈现群雄并起的势头。 邵亿夫将主要精力转移到TVB上,虽然是明智之举,但也颇有“逼上梁山”的愤懑。因此,他一直想要打一个翻身仗,老子即便要退出电影圈,也要走得潇洒。 《情书》这部电影,不仅让邵亿夫看到了李天麟的才华,更让他生出了联手对抗新艺城和嘉禾的心思。 如果李天麟同意邵亿夫的提议,他必然能得到邵氏影业的全力支持,获得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