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行天下_第十七章 司寇清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司寇清年 (第2/2页)

息,偌大个酒楼,被一个北齐胡人侮辱自此,尽无一人有还手之力。众人脸上都是愧疚、愤怒之色。

    …………

    这便是郭均延上楼前发生的事情,这有痣公子对这壮汉的诛心之言无可奈何,满腔怒火正无处发泄,此时见一众陈人答不上来,更加得意,嘴里的称呼也都变的轻蔑,南蛮也就脱口而出。

    那壮汉哪受的如此侮辱,以胡子来反击那有痣公子,周围的陈人也都群情激奋,眼看动手在所难免,一触即发。

    郭均延觉得这几个齐人,身在他国,气势上已经赢了,没有必要把矛盾激化,后面的做法有些咄咄逼人了,本着调和双方的态度。

    于是,郭均延挺身而出,走到众人前面。

    “大家听我一言……”郭均延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

    众人吵得兴起,都只是看了他一眼,见他头戴个草帽,还以为是楼下来的卖货郎,也都没理他,继续口水横飞。

    郭均延有点生气,自己好心出来劝和,被众人无视,心中无奈,只得再上前一步,走到那有痣公子和壮汉中间,这个位置是场上的焦点,众人自然都看到他。

    “这个问题……我会解……”郭均延只能说这个来吸引众人的视线。

    众人都是一惊,在场的有许多饱学之士,都无能为力,这个草帽年轻人却说自己能解,会不会是哗众取宠,骗人而已。

    倒是齐人里面那老者眼睛一亮,看着郭均延那淡然的神态,觉得此子不同常人。那有痣公子也是满脸疑惑的看着他,仿佛想透过草帽,看清他的真实用意。

    郭均延看众人都不说话,目光都在自己身上,也就把帽子取了下来,露出他那五官分明的脸庞,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郭均延微一沉吟,脑中飞快计算。这题的题意是,用九百九十九文钱买得梨和果共一千个,梨十一文买九个,果四文买七个。问买梨、果各几个,各付多少钱?

    这题通用办法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或者用奥数巧算的方法也能快速的算出来。

    郭均延前世是被国考、省考、事业考统统教育过一次的四有青年,虽然都名落孙山,但考卷中的各种奥数题也都做了个遍。他思忖十多秒,给出了答案。

    “果三百四十三个,梨六百五十七个,梨价总八百零三文,果价总一百九十六文,这位老者,不知我说的对不对……”郭均延心想,答完了题,有资格发言了吧。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起来,结果对不对,他们也无法判断,只是觉得很快……

    那边的齐人老者,连连摇头,又连连点头,神色复杂,不知是喜是悲,那有痣公子,张大了嘴,连说这怎么可能,莫非他是陈国国子寺的……

    郭均延看众人都不再争执,心下宽慰。

    “我有一句话,这南方人和北方人,哦,也就是陈人和齐人谁更聪明,谁更道德高尚,这种比较本就以偏概全,每个国家都有聪慧的人、有德之人,我们都是华夏子民,炎黄子孙,孰优孰劣又有何意义。再者,聪慧的人一定有好的德行吗,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本性是善良的,他就可以称之为最可爱的人……”郭均延洋洋洒洒,慷慨激昂,沉浸在大中华命运共同体的美丽中国梦中。

    众人面面相觑,都像傻子一样看着他。

    陈国的那壮汉,刚开始对郭均延施以援手,抱有好感,打算结交一番,但听他后面的言论,觉得这家伙太狂了,有点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

    那齐国的有痣公子,也是错愕不已,天下一家的思想该是儒家,但众生平等又是佛家的,这辩才与游说又似是的纵横家的,依律办事是法家的……,刚才施展的一手筹算之术更是出神入化,这人到底是个……什么人,有些看不透。

    那齐人老者更是频频点头,身为国子寺算学博士,自己的筹算在国内已算是出类拔萃,但这个年轻人的算学可以当自己的老师,自己甘拜下风。而后振聋发聩的观点,虽然有点石破天惊,但这天才和疯子本就是一纸之隔。

    对于郭均延这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言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这个年轻人有才学,就是有离经叛道罢了。

    郭均延说的尽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来到这个世上,憋了许久,能理解自己思想的人除了江玉盈,还没遇到第二个知己,精神上的荒芜远比物质上的匮乏更让人萎靡不振,索性开了口,自己就对天演讲一番吧。

    他讲的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停顿了一下,也不管是谁的,拿起身边的茶杯一饮而尽,然后继续滔滔不绝如决堤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那有痣公子有些懊恼的看了他一眼,脸上微有愠色。

    终于演讲完毕,那齐人老者首先开了口。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我叫四有青年”郭均延摆摆手,不好以真名示人,自己目前的身份毕竟还是小小山贼。

    “司寇清年???”众人疑惑不解,看着这个司寇清年。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