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B】牛刀小试 (第1/2页)
一路人少路宽,热浪升腾的柏油路,已经有了晒化的迹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隐隐的焦皮的味道,偶尔货车驶过,轮胎与柏油路摩擦黏连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不久转到了水泥路,路面也窄了许多,但空气更加干燥,两边的树刚栽了没两年,不遮阴,蔫巴巴的垂着头。 终于看到聚鑫的牌子,俩人已是满头大汗,到了厂子门口,门卫拦住了,问干什么的,听是来领蒜的,就指了一下南边一溜房子。 “你好,请问是这里领蒜吗?”李岳在门口敲了一下门框,脸上刚抹掉的汗又像喷泉一样滋滋的冒出来,汇成珠,合成流,顺着下巴颏滴下来。 “哦,在旁边第三个门,销售科,你去填个单子,然后那边人会带你去领蒜,对了,你们是第一次领吧,还要拍照。”从里面走出一个瘦高戴眼镜扎马尾的年轻女孩,抱着一摞文件夹。 “哦,谢谢!”。 “不客气”女孩经过他俩身边,回了一个微笑。 摘下眼镜,撩起衣角擦了一把脸,汗液太滑,眼镜不一会就滑倒鼻翼处,像个老头戴的眼镜,就差镜腿帮跟松紧带了。 “哎呀,我们没有身份证啊,怎么办?”之余突然想起来。 “嗯,是没身份证,既然来了,就试试吧!”路上李岳也想到这个问题了。 “你好,请问是在这里领蒜吗?”李岳站在门口。 “哦,是的,进来吧,第一次领是吧?”里面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男子向李岳他们招了一下手。 “嗯,是第一回领。” “哦,那就先拍个照吧,拿出你们身份证吧” “我们没有身份证,你看我们用一百五十块钱当押金,行不?等我们把蒜扒好送过来,再退我们押金。” “没身份证?那你们是哪个村的?” “石岭子村的”之余有点局促的回答。 “哦,石岭子是哪里?没听说啊?不是这边的吧!” “嗯,不是这边的,离这边五六十里路吧!”李岳接过话头,不想说太远,怕更不给他们蒜了。 “哦,不是这边的,我们这边发不了,不能发,有制度的,对不起啊,小伙子。” “我们就是远了那么一点,我们还有劲,骑自行车来没问题!再说我们是今年刚毕业的学生,我就在咱们这里的四中上学,今年刚高考完,又不会领了蒜不回来,这蒜我们要这么多也卖不了几个钱,自己又吃不了,是吧,我们还都考上大学了,虽说不知道是哪个大学,但肯定考上了,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吧,要么我们交100的押金行不?等我们来交的时候,你们再还我,我们下次带户口本来。” “我们当初发蒜就是因为跟政府有承诺,想给这附近的村一提高点收入,而且公司有规章制度的,这个我做不了住,你们还是回去吧,年纪轻轻的,干啥都能赚点。” “领导,我们大老远的来一趟,又没有要太多,回去我们也会保密的,都是增收,我们两个人家里实在太困难,这又考上大学,一大笔开销呢,也不差我们一个,权当您和公司做善事,给我们一个挣学费的机会啊,若不是真的家庭困难,我们也不至于这么远来领活干啊,你说是不?”李岳着急又憋屈的脸涨的通红。 “没办法,我是根据公司开会的决定来做的,我不能破例,因为我要担责的,要不这样,你们先回去,留个电话,我们回头开个会,我说一下这个事情,如果公司领导同意了,那就给你们电话,可以不?”说完,掐灭烟就准备出门,也许他被这俩人烦透了。 “那好吧,我把电话记哪里?”李岳知道再下去也没有结果。 “就这个地方吧” “能不能留一下您的电话?”李岳快速记下那人说的电话。跟之余鞠了一躬就退出了。 “我说不行吧,唉,算咱们没有挣那几百块的命,走吧,去陈晨家凉快凉快,这大热天的,一阵窜,口干舌燥的。”之余推着自行车往大门口边走边叨叨。 “不行,我觉得我们要等等,那人说了不算,我们就找说了算的,我就不信挣不了这几百块钱。”李岳狠狠地吐了口唾沫。 “你疯啦,找谁我们都不知道,在这太阳底下干等啥?你要烤鱼干还是葡萄干?” “我不管,来都来了,为啥就因为个身份证因为个破规定就拿不到?我们是真心做的,又不是骗子,你等等,我问问看门的大爷。”李岳在厂子门口支起自行车,就跑去问大爷。 不一会回来,跟之余说老板中午出去了,下午应该会回来,然后就强按着之余在自行车棚子旁的树底下坐等老板来,看门大爷倒挺好心,邀请他俩进屋,李岳没去,就给了两纸杯水。之余问为啥不进屋,那屋里起码有风扇啊,李岳说就要在这里,才能显得我们惨和有诚心,这样他们才会同情和相信我们,我们才有机会领到蒜啊。之余一口气灌完一纸杯,又把李岳的那杯喝了,然后冲李岳竖了个大拇指,就拿着杯子去找看门大爷讨水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看门大爷说的老板的车过来,两人渐渐沉不住气了,正在犹豫是否要继续等下去的时候,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