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一回 风雨惊变夜 (第2/2页)
子莫要悲伤,我们四人定追随公子左右,范大哥老成持重,林二哥武艺不凡,朱四弟聪慧过人,再加上我这个急性子,回头找那皇帝老儿算账。”其余三人齐声应道。谢休道:“各位哥哥恩情义气,休儿此生无以为报。愿与各位哥哥不求同年生,但求同日死。”众人叩拜,闲聊了几句便各自睡去。 这一晚上,谢休噩梦连连,梦境中多有血光,也没有睡好。第二天清晨,天微微亮,谢休就醒了,无精打采,心中忐忑不安,便自己出了庙去。只见此时已风停雨歇,空气清新,他用力呼吸了一口气,依然没法排解心中的烦闷。转了几圈,忒也无趣,他就回到庙里,此时其他人也都醒了。 范天问道:“公子去哪了,我等没见到公子,担心得紧。”谢休道:“我出去转了转,心中还是不安,不知经过一夜,家中情况如何?”林千川道:“公子放心,我骑快马回府中一看便知。”谢休喜道:“太好了,林二哥千万小心。”林千川道:“公子放心,我速去速回。”林千川随即骑乘快马,回往谢府。 三人见谢休等得焦急,便想法子转移他的注意。朱兰亭道:“公子,你可愿学习剑术?”谢休道:“此时无心学剑。”朱兰亭又道:“林二哥一时半刻也回不来,如若公子不弃,不如我教你几招朱家剑法如何?”谢休见朱兰亭话已说出,不好推辞,便道:“请朱四哥赐教。” 朱兰亭一听,便兴致盎然,一边拔剑演示,一边念念有词,“剑法与书法原本有同源之处,朱家剑招来自书法,挑剑式、荡剑式、劈剑式、刺剑式、扫剑式……”只见朱兰亭剑法一招一式如同王羲之书法之一勾一画,行如流水,遒美飘逸。朱兰亭本就身形瘦削,犹如一支笔杆,他练起剑来如同一支毛笔在宣纸上写字,称他为“书剑合一”再贴切不过。朱兰亭生于士人世家,其先人跟随谢朗,故他顺承做了谢晦的家臣。朱兰亭之父颇好书法,以王羲之为最,便为儿子取名兰亭,源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其父继承了朱家剑法,并独创将书法笔势融入剑招,相得益彰,传于朱兰亭。朱兰亭使了二三十招后,范、黄二人高声叫好,谢休也觉精妙,跟着耍起剑招来。 二人耍了一会剑,黄万里也想出出风头,道:“公子不能只学朱四弟的剑招,也应学学俺老黄的刀法。”这黄万里使一口宽刀,长有五尺,厚有三寸,横将劈去,少有人能抵挡。只见黄万里抄起大刀,一顿横砍竖劈,确有万重威力。谢休看了直叫好:“黄三哥威猛,堪比张翼德。”黄万里身形微胖,留着两撇髭须,更加得意,笑起来喜上眉梢,耍个不停。 谢家四大家臣,各有所长,范天问内功深厚,修炼玄天掌,无须依靠兵器,平日只持一把折扇。林千川使一长枪,枪法踔绝,乃是将人之后,家承林家三十二路枪法。黄万里擅使刀,刀法承自洛阳金刀王家,是金刀门弟子的传人,可惜并未得到王家刀法的全部真传,后在王家刀法的基础上自创威猛刀法,独成一路,他自许为“万里独行刀”。朱兰亭擅使剑,融书法于剑法,剑招飘逸,剑式新奇。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静夜中传来马蹄声,正是林千川策马回来了。林千川勒马下来,谢休急上前问道:“林二哥,我家人如何?”只见林千川眉头紧蹙,面色凝重,道:“将军和夫人遭难。”原来那晚谢休五人走后,王华率御林军包围谢府,以兵符示令,命谢晦所率将兵听令投降,归顺朝廷者一律免罪,有七八成士兵缴了械。剩余的两三成的亲信近卫决意誓死一战,谢晦见大势已去,向王华表示他愿领罪,但请求放手下兵将一条生路,但王华说是奉皇命行事,谢晦一家必须要死,下令围杀,谢晦和近卫拼死抵抗无果被杀。谢晦死后,王华心生一丝感怀,留下谢家几名打杂的家丁,为谢晦一门打理后事。林千川去时正好遇到一个家丁,得知了原由。 谢休听得父母死讯后如遭晴天霹雳,眼前阵阵发黑,站都站不住了,范、朱二人急上前扶住。谢休镇定回神后悔恨不已,哭道:“我怎如此贪生怕死,丢下父亲母亲葬身黄泉。”一边哭一边打自己耳括,众人上前劝慰。谢休含泪问道:“父亲母亲尸身何在?”林千川道:“那狗皇帝总算还有点人性,留下几名家丁葬了将军和夫人,就在府后江边。”谢休道:“我要去祭拜他们。”范天问道:“自当如此,可是现在去难免招人耳目,要等天黑才行。”谢休道:“就听范大哥的。” 天色渐暗,众人开始动身。行了大约一个时辰,来到了长江岸边,江波渺渺,江水如墨,谢休五人来到江边的陵墓,墓碑上写着:“柱国将军谢晦之墓。”旁边是谢晦夫人的坟冢。谢休跪倒大哭:“孩儿不孝!孩儿不孝啊!”其余四人无不动容,眼噙泪水。谢休道:“孩儿定当杀了那个狗皇帝,为父亲母亲报仇。”四人应道:“愿辅佐公子,为将军和夫人报仇。”众人拜别墓冢后,便一路南行,前往会稽。 路上,月朗星疏,风吹草长,谢休对众人道:“休儿立誓向各位哥哥学习武功,待艺成之后再伺机复仇。”众人应允。五人一路颠簸,大约行进了约摸一个时辰后,终于遇到一家客栈,大家又累又饿,便在这家客栈住下来,朱兰亭吩咐店家上些酒菜。 谢休五人沿桌围坐在一起,盏茶工夫酒菜上来了。谢休心中郁结,双手支颐,父母慈爱情形浮于眼前,难抑悲情,便拿起酒盅一饮而尽,虽说他平日很少饮酒,可此时只能借酒消愁了。众人劝他吃点饭菜,谢休也无心理会。林千川道:“公子今后有何打算?即便谢公收留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在人家家里待一辈子吧。” 谢休定了定情绪道:“日后复仇,实非易事。此次南下,我须多结交江湖义士,以备后用。各位大哥,不知道江南武林有何门何派呢?”范天问道:“江南之地,有太湖派、海沙帮、雁荡门等诸多门派,还有越女剑一脉。”谢休道:“越女剑?”范天问道:“没错,越女剑法,浑然天成,可以一当千。”谢休道:“妙极妙极,如若学会此等剑法,可于万人中去皇帝老儿首级。”范天问道:“据传闻越女剑法传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教士兵皆练此剑法,击败了吴王夫差,便传承下来。越地人多有练习,可是已零零散散,有的只是用来耍摆卖艺,有的用来防身,真正登峰造极之人并未听说。”谢休道:“怕是时间太长,精髓剑招已经失传,徒有其名罢了。” 朱兰亭道:“公子,此次南行,我们途径太湖,想必有机会结识太湖派的高手。”谢休听后大感振奋,道:“好,甚合我意。”范天问道:“公子,谢家刚受灭门之灾,消息恐传到朝野江湖,我们不能暴露身份。”谢休沉思道:“范大哥所言极是,不如我们按辈分排开,范大哥叫范大,林二哥叫林二,依次排开,我就唤作谢五了。”黄万里拍手道:“妙极妙极,我就是黄三了。”谢休道:“正是,我们就自称是楚地来的游历之人,一门五第子。”范天问点头道:“如此甚好。”众人闲聊一阵,便各自歇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