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千年传承庙画师,规矩不能丢  (第1/1页)
    “还问哪里不对劲?”    “这么明显的难道看不出来吗?”    宁帆开口,宝友们又仔细看了一遍,还是摇摇头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铂金包是真的,奢侈品回收的宝友鉴定过了,几个买过奢侈品的宝友也确认过没有问题。    锁头也是真的,直播间的宝友们还是分得清这两种东西的。    可是看宁帆的样子也不像是开玩笑。    纷纷好奇询问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宁帆转动角度,重新给了画面特写,低声开口。    “宝友,这个獬豸,没有角啊!”    众人听着声音仔细看过去,再同网上的图对比后脸色大变。    果然是宁帆说的这样。    网上的獬豸都是头顶伸出一根宛如倒着的犀角的尖角。    可是这个锁头上的獬豸头顶空空,居然空无一物。    “角呢?”    宝友们有些疑惑,可转念又觉得这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可能是雕刻的工匠觉得这是麒麟,雕刻错了也有可能吧?”    “对啊,或许就是这个宝友说的问题呢?”    “宁大师,这个问题不大吧?”    宁帆笑着看向众人。    “宝友,你们没听过,神佛不缺笔,画龙不点睛的规矩么?”    这是什么规矩?    宝友们纷纷摇头表示自己没听过。    天都顽主啧啧舌,盘着油光发亮的脑袋嘀咕起来。    “我好像有点印象,像是在哪听过这句话,可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怪了!”    城隍寻古哥也皱起眉头,同样若有所思。    一时间直播间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屏幕上空荡荡的。    宁帆品着茶,又给面前的少妇倒上一杯。    看众人还没反应,刚要开口,王多鱼却突然出现。    “我知道。”    嗯?    众人看到王多鱼出现全来了兴趣。    这种生僻知识,他们完全不相信王多鱼能回答上来。    直播间内都在等着看王多鱼的笑话。    没想到王多鱼不慌不忙淡定开口。    “宁大师说的这个规矩是庙画师的规矩,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知道了。”    庙画?    宝友们听到这个词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天都顽主和城隍寻古哥却是恍然大悟。    “原来是庙画,懂了!”    除了他们,直播间所有观众一脸懵圈。    “发生什么了?”    “怎么感觉全世界只有我不懂什么是庙画?”    “兄弟,放心,我也不懂。”    “孔子不懂,孟子不懂,老子也不懂啊。”    王多鱼得意道。    “庙画源于魏晋时期,后来分出庙宇壁画及庙宇斗檐画两种庙画流派。”    “严格来说,现在所有的神佛像壁画都是这两种流派的传人。”    “而宁大师说的就是庙画师们口口相传的规矩。”    “不进典籍,不落纸笔!”    这八个字说完,王多鱼昂起头看着屏幕,神色得意。    宝友们全部直呼牛比!    “多鱼宝友厉害!”    “支棱起来了!”    “多鱼宝友这是没少下功夫补课啊?”    看着弹幕,王多鱼轻笑一声。    “我琅琊王家千年传承,这些东西家里面藏书都有记录,平时没事翻着看看就知道了!”    “小意思,小意思!”    话音未落,就听到宁帆的声音。    “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的吧?”    “没错!”    “哎……宁大师你也知道这本书?好巧啊,嘿嘿。”    王多鱼脸上满是装逼被人发现的窘迫感。    “巧么?”    “难道不是因为你看过的记载了庙画规矩的书只有这一本么?”    “而且还是个残篇。”    什么?唐代的书还是残篇?那原文得去什么地方找?    众人完全没脾气了。    宁帆悠悠开口。    “其实多鱼宝友说的不能算错,只是不够全面。”    “庙画师的确是在魏晋时候分成庙宇壁画和斗檐画两种的。”    “其中庙宇壁画专门绘制巨幅神佛画像,包含了各种神佛形象、经变画。”    “斗檐画则是在斗栱上进行作画,主要是成系列的小故事或者梅兰竹菊、芝团福寿纹。”    “两者风格不同,但是最早都是起源于汉代壁画。”    “在魏晋之前,统一称为画师。”    “魏晋时期确认了他们是专门在庙宇作画的画师,才有了庙画师的称呼。”    “不过也只是有称呼而无实际作用,后世依然有拉画师去充当壁画师的事情。”    “比如明代书画大师沈周,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曾经也被阴差阳错拉到了太守府绘制壁画。”    “到了现在,庙画师依然有传承,一旦各地有兴修庙宇道观的时候,还会找庙画师进行绘画。”    宁帆说完,宝友们眼里满是震惊。    他们是真没想到平时常见的庙里面的壁画还有这么多讲究。    屏幕上飘满感谢宁大师的弹幕。    宁帆微微点头表示收到。    “那刚刚两句规矩?”    宝友们还没忘记这茬事情,看到宁帆心情不错连忙问出来。    这下宁帆也说得很痛快。    “庙宇道观,自古以来就多少沾点玄学。”    “对神佛的尊崇不仅体现在他们身上,还要影响周围人。”    “当时认为,神佛画像不能有缺笔错笔,这样就意味着神佛是出错的,不吉利。”    “画龙不点睛就是因为梁代画家张僧繇在石头城安乐寺画龙,点睛即飞,墙塌庙毁。”    “所以你们去寺院和道观看神佛像,绝对不会有缺笔和错笔,一笔一划都规规矩矩,而龙像眼睛都不会全点,只能点一半或者空着处理。”    “所有庙画师都严格遵循这两个规矩,后来所有的木工、石匠也遵循这个规定。”    “也算是和玄学相关的一个特殊的规矩。”    “说回宝友手里这个锁头。”    “能在白金上面雕刻出这样借着光才能看到的画面,一看就知道是名家出品。”    “出现这种小纰漏简直是不能想象的。”    “尤其还是獬豸这种法兽。”    “所以只有一个原因,这是有人故意这么让他雕刻的。”    宁帆说完,微微一笑,重新看向面前的美貌少妇。    “你刚刚说这是朋友送你的。”    “你这个朋友,恐怕手底下有点权力,至少也是负责一些检查审批相关的事情吧?”    “你怎么知……胡说!”    少妇听着话脸色一沉,嗔怒都带着风情。    只是宝友们现在无心欣赏,全都在想刚刚的情况。    少妇明显是已经承认,却突然改口,肯定是想要隐瞒了。    只是,宁大师是怎么猜出来这个朋友的身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