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跨过长城者皆斩  (第1/2页)
    明末草头王第二百一十章跨过长城者皆斩屠杀!    这就是屠杀!    赤/裸裸的屠杀!    但这就是这个时代战争的残酷之处!    战败者满是没有活着的资格的。    更别说是这些驱赶平民上战场当炮灰的畜生了!    刘易绝不会放过这其中任何一个人。    这是刘易对所有人的警告,谁他娘的敢用这种手段来恶心老子,老子杀入的时候可不会留情。    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马儿低头哀鸣,舌头舔舐/着失去温度的主人。    血腥味冲鼻!    昭武军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他们将自己袍泽的尸体找寻出来,摆放在一起,还专门有人为战死袍泽整理仪容。    若是能找到侥幸存活的重伤员,则会发出一声声激动兴奋的高呼。    在昭武军这边,不管伤员伤的有多重,都会被妥善医治。    只要伤员还有一口气,就不会被抛弃。    而蒙古人的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尸体会被一个个枭首,准备用来铸京观。    如果有人侥幸未死,下场更惨,求饶也没有用,会被十分果断的补刀枭首。    刘易的脸色沉着,不多时,就有人来向他汇报战果。    “大将军,此战鞑子大汗林丹汗被阵斩,斩首鞑子一万二千余。”    “缴获战马七千匹,拯救百姓五万四千余人,缴获金银钱财,粮食,药草,铁器等,价值共三十万两……”    “我军伤亡三千余,战死一千七百余,受伤一千四百余。”    刘易听完了战果和伤亡,眼睛眯了眯说道。    “除去林丹汗将林丹汗的人头用石灰腌制起来之外,剩下的全部铸京观吧!”    “就铸在长城以外,待会儿京观题词我亲自写!”    林丹汗的人头他另有他用,不过其余人的首级也就无所谓了。    全部铸了京观,正好震慑一下关外的鞑虏。    他倒要看看,此事过后,还有谁敢再轻易入关!    包括建奴在内!    刘易就不相信建奴看到着座一万余鞑虏人头组成的京观,心里能不犯嘀咕!    ……    太原城!    军政府的大堂上,刘老爷一身锦袍,神态悠闲,手中端着一杯香茗,富态的脸上满是悠闲之色。    在刘老爷对面,坐着的是一个一个穿着大明朝官袍的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面容清癯,容貌俊雅脱俗,但神态看起来却是相当的威严。    “本官孙传庭,代表朝廷而来,于汝父子相谈招安之事!”    孙传庭,大明朝的最后以为国之栋梁。    被后世评价为“传庭死而明亡”,其在明末的历史地位可见而知。    孙传庭,山西代州人士,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初授永城知县。    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    没错,孙传庭就是代州人。    在昭武军起兵之前,他一直在代州隐居,知道昭武军骑兵,流寇来袭,他才搬离了代州,入了京城。    此次崇祯皇帝想要先用招安稳住刘易,就将孙传庭这个山西人派做了使者。    刘老爷表情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微微颔首。    现在昭武军有现在如此大的声势,他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大明朝的一个文官而已,不至于叫他失态。    甚至是,刘老爷现在心中对大明朝还有多少的敬畏,那也是一个未知数了!    自己儿子多猛啊!    起兵一年多,打灭了大明朝廷小二十万兵马,整个山西现在都是他刘家的囊中之物,刘老爷现在的心也是野了。    刘老爷微微颔首,嗯了一声,浑不在意的说道。    “不知孙大人来我太原何意?”    孙传庭脸色有点黑,他从眼前这个反贼身上,是一点也感受不到对朝廷的尊敬。    孙传庭收住心中的不满,眉头微蹙的开口说道。    “朝廷念在你刘家心怀忠义,尚且良心未泯,虽起兵叛乱,但也是被逼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